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674发布日期:2018-08-14 17:5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手表的表带通常铰接于表盘,惯用的铰接方式是于表带和表盘上分设相互适配的连接部,以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然而,如此设置,由于枢接力完全作用于两者的连接处,在长久使用后,两者的连接处容易受力过大变形,以致铰接失效。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手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表带和表盘直接铰接,长久使用后,连接处容易受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手表,包括表盘、至少位于所述表盘一侧的表带以及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位于所述表盘和表带之间,且所述铰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表盘和所述表带。优选地,所述表盘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表带靠近所述表盘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铰接件的两端分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分设有一连接环,所述铰接件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左右两侧的两侧挡部,两所述侧挡部的内侧面各自对应一连接环设有一套接部;两所述套接部分别可拆卸地套设对应的所述连接环的外周。优选地,两所述套接部为分别凹设于两所述侧挡部内侧面的套接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贯穿两所述连接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开口内侧分设有一固定环,两所述套接槽的槽底分别朝对应的所述固定环凸设有连接柱,两所述套接槽分别套设对应的所述连接环的外周,两所述连接柱分别插设对应的所述固定环的内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套筒,两所述侧挡部之间还设有对应所述套筒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可拆卸地插设所述套筒的内孔。优选地,所述插接部为插针结构,所述插针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所述侧挡部。优选地,所述铰接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连接于两所述侧挡部的中部,且所述抵接部具有分别面向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周面设置的抵接面;两所述侧挡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时,两所述抵接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周面。优选地,所述抵接部与一所述侧挡部一体成型设置,并与另一所述侧挡部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铰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表盘和表带之间设置铰接件,该铰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表盘和表带,如此,更好地提高表盘和表带连接处的灵活性,增大表盘和表带的可相对转动角度,在长期使用时,也能更好地避免连接处受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表盘背面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2中表盘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1中智能手表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表盘11外框111框壁111a连接壁112电池腔113分隔壁12显示屏组件13电池14出音部141围壁141a出音口142盒体15第一安装部151连接环152固定环16电信号膜17喇叭组件2表带21第二安装部22导电层3铰接件31侧挡部311套接槽311a连接柱32抵接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手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该智能手表包括表盘1、至少位于表盘1一侧的表带2以及铰接件3,铰接件3位于表盘1和表带2之间,且铰接件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表盘1和表带2。本实施例中,表盘1的两侧均连接有表带2。本实施例中,表盘1包括外框11、显示屏组件12、喇叭组件17以及电池13;外框11的一框壁111外侧设有中空的出音部14,出音部14内设有喇叭组件17;外框11的各框壁111之间围合形成有显示腔以及位于显示腔背面的电池腔112,显示屏组件12设于显示腔内、屏幕朝前设置,电池13满填于电池腔112内。如此,将喇叭组件17从电池腔112内移出,以供电池腔112内安装大容量电池13,提高了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表盘1和表带2之间设置铰接件3,该铰接件3的两端分别铰接表盘1和表带2,如此,更好地提高表盘1和表带2连接处的灵活性,增大表盘1和表带2的可相对转动角度,在长期使用时,也能更好地避免连接处受损。进一步地,电池腔112沿前后方向的深度范围为6mm~7mm。可以理解,电池腔112沿前后方向的深度过大,导致表盘1整体较厚,容易影响智能手表的外观效果以及佩戴的舒适性;而电池腔112沿前后方向的深度过小,不利于安装大容量电池13,以提高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进一步地,电池腔112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矩形,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有效提高电池腔112与现有技术中类长方体状电池13的适配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电池腔112在前后方向的投影也可呈适配圆饼形电池13的圆形,本设计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电池腔112的长度范围为36mm~42mm,宽度范围为29mm~32mm。可以理解,电池腔112的长度和宽度过大,导致表盘1平面尺寸过大,容易影响智能手表的外观效果以及佩戴的舒适性;而电池腔112的长度和宽度过小,不利于安装大容量电池13,以提高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进一步地,外框11各框壁111后端端面的内侧缘呈圆角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用户将电池13沿框壁111后端装入时,圆角对电池13起到导向作用,降低摩擦阻力,并且避免对电池13的磕碰,以提高用户安装电池13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显示腔和电池腔112之间设有分隔壁113,分隔壁113的各侧缘分别连接外框11的各框壁111的内侧面。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能方便显示屏组件12和电池13的间隔安装,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结构上的干扰,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池13安装的稳固程度。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外框11的各框壁111之间呈完全的中空设置。进一步地,电池13与外框11各框壁111后端的内侧面的后端和/或分隔壁113的后表面粘接。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固定电池13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方便用户装拆电池13。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电池13也可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电池腔112内,本设计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外框11的各框壁111包括用以连接智能手表的表带2的连接壁111a,出音部14设于连接壁111a处。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壁111a位于外框11的下部,外框11的左右两框壁111设有若干功能触发按键,以便用户控制、调节智能手表;可以理解,基于现有功能触发按键的最佳安装位置,设置出音部14,增强智能手表整体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音部14也可设于外框11的其他框壁111处。进一步地,出音部14包括与连接壁111a间隔设置且两端与连接壁111a连接的围壁141、以及位于连接壁111a和围壁141之间的盒体142,盒体142具有朝前的敞口,围壁141盖合盒体142的敞口,以形成一出音腔,喇叭组件17设于出音腔内,围壁141上设有出音口141a。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方便、快捷地组成一可装拆的出音部14,以提高用户维修或更换喇叭组件17的便捷程度。本实施例中,围壁141上并排设有多个呈椭圆形的出音口141a,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音口141a也可具体呈其他形状并按照其他方式排布,本设计不限于此。进一步地,围壁141的前侧缘与连接壁111a连接,且围壁141在自前向后的方向上、朝远离连接壁111a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围壁141的下端呈圆滑过渡;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围壁141与外界发生磕碰,从而更好地保护出音部14,防止其磕碰受损,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表盘1和表带2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围壁141也可具体沿其他方向延伸。另外,本实施例中,围壁141相对水平方向的倾角为0°~30°。可以理解,围壁141相对水平方向的倾角过大,出音腔的空间过于扁平,不利于喇叭组件17的容置、安装。进一步地,喇叭组件17粘接于盒体142的内表面和/或围壁141的内表面。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固定喇叭组件17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方便用户装拆喇叭组件17。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喇叭组件17也可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出音腔内,本设计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围壁141与外框11为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利于简化表盘1的整体结构,并提高表盘1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表盘1的生产造价,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提高围壁141处的结构强度,以有效保护出音部14内的喇叭组件17。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围壁141与外框11也可通过螺钉锁附连接或卡扣连接。进一步地,出音部14处设有第一安装部15,表带2靠近出音部14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21;铰接件3的两端分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安装部15可拆卸枢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二安装部21可拆卸枢接于第二连接部。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保证铰接件3可相对表盘1和表带2进行装拆,提高用户维修或更换铰接件3(或表盘1、表带2)的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5为可转动地固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二安装为可转动地固接于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5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分设有一连接环151,铰接件3包括分设于第一安装部15左右两侧的两侧挡部31,两侧挡部31的内侧面各自对应一连接环151设有一套接部;两套接部分别可拆卸地套设对应的连接环151的外周。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套接的方式,方便、简捷地实现第一安装部15和第一连接部的枢接;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5和第一连接部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枢接。本实施例中,两套接部为分别凹设于两侧挡部31内侧面的套接槽311,该套接槽311为适配连接环151的圆槽,可以理解,凹槽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降低铰接件3的生产成本;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两套接部也可分别为凸设于侧挡部31上的环筋,本设计不限于此。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5具有贯穿两连接环151的通孔,通孔的两开口内侧分设有一固定环152,两套接槽311的槽底分别朝对应的固定环152凸设有连接柱311a,两套接槽311分别套设对应的连接环151的外周,两连接柱311a分别插设对应的固定环152的内孔。本实施例中,该铰接件3和固定环15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还被用作智能手机的天线,智能手机的外框11内覆设有电信号膜16,该电信号膜16连接于智能手机的控制器,且延伸至第一安装部15通孔的内壁,如此,铰接件3通过连接柱311a和固定环152的连接,同时实现天线和控制器的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铰接件3和电信号膜16还可通过其他方式电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电信号膜16为ODS膜,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电信号膜16还可具体为其他类型,本设计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部21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套筒,两侧挡部31之间还设有对应套筒的插接部;插接部可拆卸地插设套筒的内孔。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插接的方式,方便、简捷地实现第二安装部21和第二连接部的枢接,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1和第二连接部还可通过具体其他方式实现枢接。进一步地,插接部为插针结构,插针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侧挡部31。本实施例中,表带2包括设于套筒内侧的导电层22,插针结构为金属探针,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实现了铰接件3与表带2的电连接,以便智能手表对表带2的功能进行调节,如控制表带2测温、测心率等。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两侧挡部31的内侧面分设有对应套筒的两筒口的插接柱。进一步地,铰接件3还包括抵接部32,抵接部32连接于两侧挡部31的中部,且抵接部32具有分别面向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1的周面设置的抵接面;两侧挡部31连接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1时,两抵接面分别抵接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1的周面。本实施例中,抵接面分别为两背离凹设的凹弧面,以更好地适配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21的周面,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更好地保证表盘1和表带2与铰接件3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进一步地,抵接部32与一侧挡部31一体成型设置,并与另一侧挡部31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将铰接件3设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以方便铰接件3的第一安装部15、第二安装部21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装拆。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铰接件3为一体成型件,表带2的套筒周面设有弹性缺口,以实现套筒和插接部的可拆卸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