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612发布日期:2018-12-18 21:0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手表。

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地加剧,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等问题随之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健康监控问题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老人的增多,子女因工作及家庭等原因,很可能并不能时时刻刻在老人身边照料,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老人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进行救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故急需一种携带方便的手表,以供老人佩戴,随时能够有效记录老人行程及健康状况等。特别是测量血压,血压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临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目前有很多对进行人体参数监测便携式监测设备,但是其用于采集人体参数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均设置在表本体上,比如专利号为专利号为201620474304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将用于采集使用者心率数据的心率传感器设置在表壳体内,具体的,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表壳的后盖凸起处。但是人一般带手表时,为了舒适美观以及查看时间,均将表本体放置在手腕正面,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是,在手腕处是通过桡动脉采集人体参数信息的,而桡动脉是位于手腕反面,具体延伸至拇指根部,这个位置也是传统医生进行切脉时的切脉点,即使使用传感器进行检测,但是也只能在桡动脉处进行脉搏、心率等等的监测,而在手腕的其他位置很难采集到使用的相关人体特征参数。因此,目前的便携式人体参数采集装置并不能真正的,随时随地、准确地采集到使用者的相关特征参数。

同时,该手表的表盘显示屏直接暴露在外部,没有进行保护,导致显示屏易碎,且该表带佩戴易出汗,影响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采集不可靠、LCD显示屏易碎和表带佩戴易出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包括表带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交互式连接;

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贴合手臂的一侧均设有多个排汗槽,且相邻两个排汗槽之间设有圆弧凸起平滑过渡;

所述LCD显示屏的外侧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橡胶气囊;

所述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上设有用于采集脉搏信号的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本体、置于本体内腔的PWTT测量单元,该PWTT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本体与表带连接。

进一步地,与所述监测装置相对的另一表带上设有用于平衡手表的配重组件,该配重组件包括安装架、固设在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与表带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表带的两端设有与连接槽卡合的连接凸起,用以将表带和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槽的内腔设置有固定连接凸起的固定磁铁。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由柔软吸汗透气材质制备而成的壳体垫;

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壳体垫之间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将壳体底部与壳体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排汗槽平行布置在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上。

进一步地,上述排汗槽沿垂直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表带上沿着第一表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内的表带扣件;

所述表带扣件包括固定在第二表带上的表带扣件固定盘,所述表带扣件固定盘上设置固定穿过第二表带的插柱,插柱末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插柱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表带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带的端部的表带插孔,所述表带插孔为垂直于第二表带长度方向的腰形孔。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凸起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凸起分别安装在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靠近壳体的一端;

所述连接凸起上靠近固定磁铁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磁铁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磁铁分别安装在连接槽和连接凸起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表的表带贴合手臂的一侧设有多个排汗槽,且相邻两个排汗槽之间设有圆弧凸起平滑过渡,使用者佩戴不易出汗,舒适性增强;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采集人体参数数据的监测装置设置在表带对应于腕部动脉处,同时手表更适合佩戴,且测量的脉搏数据和心电数据更可靠准确。

2. 本实用新型的手表在LCD显示屏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气囊,能够起保护LCD显示屏的作用,避免LCD显示屏易碎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表壳体两端设置连接槽,在表带的两端设置与连接槽卡合的连接凸起,用以将表带和壳体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进拆装,同时设计在卡槽和表带上的固定磁铁便于表带的固定,避免表带固定安装后容易松动的问题,同时也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更换,使用方便;

4.佩戴本实用新型的手表可以通过PWTT测量单元连续测量人体的血压,并记录血压值,实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为了使腕表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在未设置检测装置的另一表带上的相应位置设置配重块,用于使手表在佩戴是保持平衡。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手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第二表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第一表带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手表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中:1、表带;2、壳体;3、控制按钮;4、LCD显示屏;5、连接槽;6、连接凸起;7、橡胶气囊;8、固定磁铁;9、排汗槽;10、圆弧凸起;11、第一表带;111、配重组件;12、第二表带;121、监测装置;13、表带扣孔;14、表带扣件;15、表带插孔;21、壳体垫;2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 “宽度”、 “上”、 “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 “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CD显示屏易碎和表带佩戴易出汗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具有LCD显示屏不易碎、佩戴舒适、表带与壳体易拆装等优点。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该基于PWTT原理的手表,包括表带1和壳体2,壳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3,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LCD显示屏4。LCD显示屏4的外侧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橡胶气囊7,能够起保护LCD显示屏的作用,避免LCD显示屏易碎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橡胶气囊7沿LCD显示屏4的外圈设置,橡胶气囊7的高度应高于LCD显示屏,在不影响使用者读取LCD显示屏上信息的前提下,又能对LCD显示屏4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壳体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与表带1连接的连接槽5,表带1的两端设有与连接槽5卡合的连接凸起6,用以将表带1和壳体2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进拆装。连接槽5的内腔设置有固定连接凸起6的固定磁铁8,便于表带的固定,避免表带固定安装后容易松动的问题,同时也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更换,使用方便。

表带1包括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贴合手臂的一侧均设有多个排汗槽9,且相邻两个排汗槽9之间设有圆弧凸起10平滑过渡。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汗作用,佩戴舒适。

优选地,多个排汗槽9平行布置在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上,排汗效果好,且外观整洁大方。排汗槽9沿垂直于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的长度方向设置,相比排汗槽沿平行于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的长度方向设置,排汗效果好。

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由柔软吸汗透气材质制备而成的壳体垫21,壳体垫的材质为真皮、 PU皮、植绒、布料或硅胶,佩戴舒适。壳体2的底部与壳体垫21之间设置有魔术贴22,魔术贴22将壳体2底部与壳体垫21固定连接,方便更换壳体垫。

为了能够进行连续测量血压,本实施例的手表基于PWTT原理测量人体的血压。在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在第一表带11或第二表带12上设置有监测装置121,该监测装置121包括本体、置于本体内腔的PWTT测量单元。PWTT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讯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交互式连接,电路框图参照图5。达到了能够连续测量人体血压并记录血压值的目的,且使用方便。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在表带上设置监测装置121的目的,主要是便于采集使用者的脉搏信息,众所周知,将PWTT测量单元接触人体脉搏跳动的部位,才能获取脉搏跳动信息,本实施例的监测装置121设置在表带上,且位于人体动脉的位置。PWTT测量单元与微处理器的通讯方式,可以是线连接、蓝牙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所有连接方式。

监测装置121固定在表带上的方式,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720387162.4的传感器架固定方式,也可以在本体上设置通槽,第一表带11或第二表带12穿过通槽,并实现与表带的固定连接。鉴于监测装置121与表带的连接方式为已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为了更方便的理解方案,本实施例还阐述以下内容:监测装置121可以设置在第一表带1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表带12上,当然,为了达到精准检测,可以在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上同时设置监测装置121。

当仅在第一表带11或第二表带12上设置监测装置121,整个手表有可能无法保持平衡,佩戴者的手腕随意晃动后,可能会存在监测装置121无法与脉搏接触的情形。为了使监测装置121随时随地与脉搏接触,表带不至于绕佩戴者的手腕产生转动,本实施例还在第一表带11或第二表带12上设置配重组件111,该配重组件111包括安装架、固设在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体。需指出,安装架与第一表带11或第二表带12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监测装置121的固定方式相同。本实施例的配重体个数不做任何限制,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只要能实现配重组件111与监测装置121的平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表带上设置监测装置121,在第二表带上设置配重组件;或者,也可以在第一表带上设置配重组件,在第二表带上设置监测装置121。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手表还具有养生效果,佩戴者佩戴手表的同时还能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本实施例的配重体可以选用玉石、砭石、黑濯石等等。玉石、砭石、黑濯石嵌入安装架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一种现有技术。可以理解的是,配重体能够按摩手腕穴位,则需要配重体的一部分与手腕接触,即配重体的嵌设在安装支架上。

需指出,设置在壳体2内的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不能与表芯产生干涉,这样才能使得机械手表既具有常规手表的功能,也可以对使用者的脉搏进行监测。本实施例的PWTT测量单元主要采集脉搏波信号,PWTT测量单元还用于向微处理器发送脉搏波信号,微处理器接收到PWTT测量单元发送的脉搏波信号后,对该脉搏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使用者的血压信息。具体地,PWTT测量单元主要检测的是脉搏波由动脉的一特定位置沿管壁传播至另一特定的位置的速率,并且,大量已公开的文献可以证明,通过脉搏波传导时间可以得到血压参数,此处不再列举脉搏波传导时间得到血压参数的具体过程。

本实施例的PWTT测量单元可以选用压力型脉波传感器,优选压力型脉波传感器的型号为HK2000A,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需将PWTT测量单元接触人体脉搏跳动的部位,从而获取脉搏跳动信息。微处理器可以选用单片机,该单片机的型号为W79E825A或W79E824A。本实施例的微处理器的型号可以选用AT89S51、AT89S52、AT89C51、AT89C52、STC89C51、STC89C52,作为优选,本实施例选用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型号为STC89C52的微控制器。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监测装置121内还嵌设有脉博监控器,该脉博监控器选用ADI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精准的读取心率变化,脉博监控器还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储存PWTT测量单元检测到的脉搏波信号,本实施例的数据存储模块优选24C02。

为了使手表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本实施例的外壳内还设有用于计时的指针机芯和指针,指针与指针机芯连接,使得指针可以绕着指针机芯转动,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时间信息。由于指针、指针机芯的结构、工作原理、设置位置等等属于成熟的技术,有大量的文献可供查阅,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一表带11上沿着第一表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13,第二表带12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13内的表带扣件14。表带扣件14包括固定在第二表带12上的表带扣件固定盘,表带扣件固定盘上设置固定穿过第二表带的插柱,插柱末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插柱的径向尺寸。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通过表带扣件14扣接,佩戴舒适且更加便捷。

第二表带12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带11的端部的表带插孔15,表带插孔15为垂直于第二表带12长度方向的腰形孔。设计表带插孔结构,是为了使得扣接完成后的第一表带的端部插入表带插孔,没有张口现象,进一步提高佩戴效果。

第一表带52和第二表带53由柔性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或者由硅胶材质制备,这样选材是为了使制备工艺简单化,降低生产成本。

连接凸起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凸起6分别安装在第一表带11和第二表带12靠近壳体2的一端。连接凸起6上靠近固定磁铁8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相应地,固定磁铁8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磁铁8分别安装在连接槽5和连接凸起6的内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