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624发布日期:2019-01-18 19:0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追求越来越强烈,运动人士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马拉松比赛场次及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报名和参赛人数的不断刷新,人们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已不仅仅只是追求跑完整个比赛,而是追求更加健康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和比赛时的体力分配,希望以更好的状态、更健康的方式参加运动。

随着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和光学心率测量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使用者在不断增多。目前市面上智能手表多采用定位与心率带的配置,虽然提高了定位于心率检测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出汗后佩戴不舒适、心率测量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

另外学校、体育赛事等公共场所,时常因学生、运动员、及参赛者运动过度或运动安排不适宜导致的猝死或伤害等意外发生,并且管理者缺少及时有效的定位、检测等监控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汗后佩戴不舒适、心率测量不准确、以及缺少及时有效的定位、检测等监控措施而发生非正常运动导致的意外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部;主体模块,设于所述容纳部中,其包括:地理位置定位电路、心率检测电路、无线通讯电路、及处理器;所述地理位置定位电路、所述心率检测电路、及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性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表盖;所述表盖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所述处理器电性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心率检测电路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及光敏传感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容纳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供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出光、及所述光敏传感器进光。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透镜单元,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透镜单元至少一侧设有非透光区,用于减少杂光干扰和不同区域间光的串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带包括:左侧表带、及右侧表带;所述左侧表带、及所述右侧表带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部固定装置的相对两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者铰链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带为弹性材质,以及/或者,所述表带设有透气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近场通讯电路、蓝牙通讯电路、及RFID射频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表,通过地理位置定位电路、心率检测电路、及无线通讯电路与处理器电性相连,触控屏与处理器电性相连,心率检测电路组合透镜单元,以及表带设有透气孔。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提高了出汗后佩戴时的舒适感、以及心率测量的准确度,增强了无线通讯与人机交互功能,不仅能及时准确的检测佩戴者健康状况与定位信息,更便于学校、体育赛事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及时监控学生、运动员、及参赛者的健康状况与定位信息,能够及早避免运动过度或运动安排不适宜导致的猝死或伤害等意外发生,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的主体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主体模块

101 处理器

102 地理位置定位电路

103 心率检测电路

104 无线通讯电路

201 壳体

202 盖体

203 触控屏

204 主体模块

205 开口

206 透镜单元

207 左侧表带

208 右侧表带

209 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的主体模块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如图2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包括:容纳部;主体模块100,设于所述容纳部中,其包括:地理位置定位电路102、心率检测电路103、无线通讯电路104、及处理器101;所述地理位置定位电路102、所述心率检测电路103、及所述无线通讯电路104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01电性相连。

所述主体模块100一体封装置于壳体201容纳部内,以减少水或湿气的侵蚀。

所述地理位置定位电路102获取地理位置信息通过IP地址、GPS、Wifi、GSM、CDMA 中一种多种组合方式进行定位,所述地理位置定位电路102可实时获取智能手表所在位置,以及运动轨迹。

所述处理器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如图2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1包括:表盖;所述表盖设有触控屏203;所述触控屏203与所述处理器101电性相连。

所述触控屏203(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控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所述触控屏203可由显示屏与触屏按键,或显示屏或触屏按钮组合形式替代。

所述触屏按键与所述显示屏组合时,二者没有按键间细微缝隙,为一体化设计,所述触摸按键与所述显示屏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触摸按键下有相应触机关,透过按下或触摸触屏按键以实现操作;所述触摸按钮与所述显示屏组合时,二者之间有细微缝隙,所述触摸按钮对比于显示屏平面有突起,所述触摸按钮下有相应触机关,透过按下或触摸触屏按键以实现操作。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心率检测电路103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及光敏传感器。

所述生理参数检测电路103,用于检测人体心率和/或血压。

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测量心率原理为:在心脏跳动时,血液流量增多,光的吸收量会随之变大,处于心脏跳动的间隙时血流会减少,吸收的光也会随之降低,基于此,根据血液的吸光率就能测算出心率。

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通过LED灯发光,当LED光射向皮肤,透过皮肤组织反射回的光被光敏传感器接受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根据血液的吸光率就能测算出心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1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容纳部的开口205,所述开口205对应供所述光学心率传感器出光、及所述光敏传感器进光。

所述开口205位置优选地设于方便光学心率传感器出光、及所述光敏传感器进光。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透镜单元206,嵌设于所述开口205;所述透镜单元至少一侧设有非透光区,用于减少杂光干扰和不同区域间光的串扰。

所述非透光区,采用双色注塑或喷涂方式设于所述透镜单元206至少一侧,用于减少杂光干扰和不同区域间光的串扰。

所述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所述透镜单元206设置非透光区,可增强光学心率传感器出光、及光敏传感器进光的透光性,保证光学心率检测的准确性。

所述透镜单元206,可为单一透镜,也可为多个透镜叠加组合;

所述透镜单元206、盖体202、壳体201共同组成封闭的环境,将主体模块204封在容纳部内,既保证其位置,又保证其免受水或湿气的侵蚀。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1还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与壳体201可拆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带包括:左侧表带207、及右侧表带208;所述左侧表带207、及所述右侧表带208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部固定装置的相对两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者铰链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带为弹性材质,以及/或者,所述表带设有透气孔209。

所述表带可选用弹性材质,因其具有弹性,故与壳体201的连接可为卡扣形式;

所述表带设有多个通气孔,在出汗时可及时透气排汗,减少不舒适感。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电路104包括:近场通讯电路、蓝牙通讯电路、及RFID射频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NFC技术的设备(比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