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报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4469发布日期:2019-09-24 21:57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钟表报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钟表报时机构,其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音锤的机构,所述至少一个音锤包括第一击打区域,该第一击打区域设置成:当所述至少一个音锤从回撤位置(recoiledposition)移动到第一撞击位置时,在第一行进方向上在第一击打表面上击打第一谐振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报时机构的钟表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钟表,尤其是手表,其包括这种钟表机构和/或这种报时机构。

本发明涉及钟表发声机构领域,例如报时或闹钟机构、音乐盒等。



背景技术:

钟表报时或闹钟机构通常包括音锤,该音锤击打音簧或类似物。

音锤在音簧上的回弹会产生不必要的噪音,特别是如果音锤在其返回行程中击打固定元件(例如机板)。因此,由报时或闹钟机构产生的声音既不优雅也不受控制。

stange名下的法国专利fr326530a公开了一种用于闹钟的音乐擒纵机构,其中该擒纵机构仅在闹钟铃响之后工作并且借助于固定在闹钟安装轴上的凸轮盘来得到,并且在其最后的向后旋转中致动杆,所述杆继而作用于控制音乐机构的掣子杆。

haller名下的法国专利fr349486a公开了一种报时表或闹钟,其包括振荡钟装置,该振动钟装置设置在其振荡轴线之外,具有接合在控制轮的上紧沟槽中的心轴,控制轮的旋转决定钟摆。

hamburgamerikanischeuhrenfabrik名下的法国专利fr380459a公开了具有一个或多个声学激励器的闹钟的应用,该声学激励器由具有膜的声音喇叭组成并且被一个或多个音锤击打。这种新型音簧的其中一种类型具有单个声学激励器,因此声音喇叭向前旋转并且音锤的摆动平面垂直于膜,因此音锤借助于钩从闹钟擒纵叉的轴线开始被启动,其中所述钩进入固定在音锤轴上的环。另一种类型的音簧具有若干个声学激励器,因此两对激励器的膜与音锤的前表面相对放置,以获得一系列的快速声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通过用在单个音簧或两个音簧上的双次击打替代单次击打来消除与音锤回弹相关的不期望的噪声,其中所述两个音簧可以被调谐到相同的频率或不同的频率。

为此,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报时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报时机构的钟表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钟表,尤其是手表,其包括这种钟表机构和/或这种报时机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出来,其中: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可选方案的报时机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表示图1的机构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3以与图1类似的方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可选方案的报时机构。

-图4以与图1类似的方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可选方案的报时机构。

-图5是表示钟表、特别是手表的方框图,其包括具有这种报时机构的钟表机构,这种报时机构由钟表机芯控制和/或由设置为用户操作的致动器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避免音锤在音簧上反弹的有害影响,第一种可选方案在于形成在两个运动方向上击打音簧的音锤。这种音锤可以例如横跨音簧。在第一逆时针方向上,音锤经由音锤的第一击打区域如传统结构那样击打音簧。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音锤也击打同一个音簧,但是经由音锤的第二击打区域,该第二击打区域不同于第一击打区域并且与第一击打区域相对。

第二种可选方案在于将主音簧的另一个元件,例如第二分支,放置成使得在音锤的两个旋转方向上都发生击打。

第二种变型在于设置两个击打工作音簧,在音锤的每一侧各一个。每个音簧由音锤的不同方向触发。如果希望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当选择两个在声学上不同的音簧时,此解决方案是有利的。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钟表报时机构100,其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音锤1的机构。

从广义上讲,“报时机构(strikingmechanism)”是指发出声音的任何钟表机构:报时或闹钟机构、音乐盒等。

该至少一个音锤1具有第一击打区域2,该第一击打区域2被布置成当该至少一个音锤1从回撤位置移动到第一撞击位置时,在第一行进方向上在第一谐振部件3的第一击打表面30上击打第一谐振部件3。

该至少一个音锤1包括与第一击打区域2相对的第二击打区域5,该第二击打区域5布置成当该至少一个音锤1从第一撞击区域回撤至回撤位置时,在与第一行进方向相反的第二行进方向上击打第二击打表面40,在第一变型中,该第二击打表面40包括在第一谐振部件3中,或者在第二变型中,该第二击打表面40包括在区别于第一谐振部件3的第二谐振部件4中。

第一谐振部件3或第二谐振部件4在图中以非限制性方式以通常的音簧形式示出。它也可以包括圆盘锣(discgong)、钟、音梳(comb)或其它结构。更具体地,该第一谐振部件3和/或该第二谐振部件4是音簧或圆盘锣或钟或音梳,其分别在第一连接点处或第二连接点处以悬臂形式固定到包括在报时机构100中的固定结构8。

更具体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轮副10,该控制轮副10布置成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音锤1的运动。

在第一变型中,第一谐振部件3包括第二击打表面40。

在该第一变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击打表面40紧邻第一击打表面30,第一击打表面30与第二击打表面40被第一谐振部件3的厚度分开,如图1至图3所示。

在该第一变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和第二击打表面40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的同一个第一连接点和第一击打表面30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一可选方案,如图1和2所示,音锤1包括第一音叉6,第一音叉6布置成跨骑第一谐振部件3,并且包括在第一谐振部件3的两侧上的第一击打区域2和第二击打区域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音锤1包括基本上环形的元件,该元件布置成围绕第一谐振部件3并且包括在第一谐振部件3的两侧上的第一击打区域2和第二击打区域5。

根据第二可选方案,第一谐振部件3包括第二音叉60,第二音叉60布置成跨越音锤1的第二端7,第二端7包括第二击打区域5,并且第二音叉60包括在第二端7的两侧上的第一击打表面30和第二击打表面40。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音锤1形成u形,u形的每个分支包括一个击打区域。

根据第二变型,报时机构100包括第二谐振部件4,其包括第二击打表面40。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重合。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是不同的。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点和第二击打表面40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一击打表面30之间的距离。

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点和第二击打表面4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连接点和第一击打表面30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第二谐振部件4具有与第一谐振部件3不同的基本谐振频率。

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二谐振部件4具有与第一谐振部件3相同的基本谐振频率。

更具体地,控制轮副10设置成控制至少一个掣子杆(palletlever)11的运动,掣子杆11又设置成控制至少一个音锤1从其回撤位置到其撞击位置的运动。根据一个特定的特征,控制轮副10包括轮14,并且该至少一个掣子杆11包括多个喙状部12,每个喙状部12设置成与轮14中包含的其中一个齿13配合。更具体地,该至少一个掣子杆11包括与轮14交替啮合的两个喙状部12。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锚固件11至少可枢转地连接到至少一个音锤1,以相对于固定结构8(例如机板、桥夹板等)枢转。更特别地,所述至少一个掣子杆11与至少一个音锤1集成在一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报时机构100的报时机构2000。更具体地,该机构2000包括能够由用户操作以驱动控制轮副10的致动器200,和/或包括能够驱动控制轮副10的钟表机芯100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报时机构2000和/或这种报时机构100的钟表3000。更具体地,该钟表3000是手表。

本发明避免了音锤弹回时的能量损失;在音锤改变旋转方向后能量被恢复,从而增加了报时机构的声音等级。

不同的结构变型保护音锤和机板免受彼此的任何撞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