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33080发布日期:2020-01-07 11:4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表的上条方法简单易操作,普通机械表只需转动把的便可实现上条,而自动机械表,通过戴表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运动的作用,就能自动上条。长期以来,国内钟表行业对机械表上条程度的研究都依靠经验判断,不能给出准确的判断依据去指导企业内部研发或客户使用。虽然行业内有统一的标准,但该标准没有根据机心的尺寸或其他特征参数区分机心类型,以至于不能确保一定能使机心上满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无法准确判断机械表满条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量化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

一种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机械表,所述机械表包括机心、上条机构和发条,所述发条和所述把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心,所述把的与所述发条传动连接,所述把的转动时驱动所述储能发条上条储能,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包括:

s1: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c;

s3: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nc_f;

s5:计算发条的第一满条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条机构还包括上条棘轮和自动锤,所述上条棘轮和自动锤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心,所述把的转动时或所述自动锤转动时分别通过所述上条棘轮驱动所述发条上条储能,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还包括:

s2: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把的转动的圈数nc_1;

s4:计算上条棘轮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

s6:获取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r;

s7: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自动锤转动的圈数nr_1;

s8:计算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

s9:计算发条的第二满条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上条机驱动所述自动锤转动实现发条的上条储能,上条机的上条速度为r,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还包括:

s10:获取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上条时间t;

s11:计算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上条总时间

s12:计算发条的第三满条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条机保持均匀的上条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所述步骤s2以及所述步骤s3中,保持把的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并记录把的的转动圈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及所述步骤s7中,保持自动锤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并记录自动锤的转动圈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及所述步骤s7中,对上条棘轮进行标记,当上条棘轮的标记转回到初始位置时上条棘轮转动一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表还包括后盖,在所述步骤s2、所述步骤s4、所述步骤s6、所述步骤s7中,所述后盖透明以允许直接观察机心上相应结构的转动状态,或者将所述后盖取下以直接观察机心上相应结构的转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发条的上条方式包括手动上条,转动把的至有明显的转动阻力时发条处于满条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发条的上条方式包括自动上条,转动把的至细微的咔咔声响发出时发条处于满条状态。

上述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型号及结构的机械表,在不需要拆卸机心零件的前提下,可通过检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得到该机械表满条率的计算公式,进而能够评估机心在不同上条状态下的满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机械表的满条率检测,为便于说明,以下以机械手表为例进行说明。机械手表以齿轮传动作为主要传动形式,以原动系统作为动力来源,用于维持手表的基本走时和走时精度。条轮盒就是手表的原动系统,把具有弹性的发条盘卷在条轮盒内部,外界对手表做功时,发条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存储起来,并转化成机械能为手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条”。机械手表的上条方法简单易操作,普通机械手表,只需转动把的便可实现上条;而自动机械手表,通过戴表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运动的作用,就能自动上发条。

一般来说,在机械机心完全停止的状态下,转动把的40-60圈,可使发条上满。活动量大的人每天佩戴8小时左右可使发条上满(仅针对自动上条的手表)。而行业标准《qb/t1249-2013机械手表》中规定:“自动上条手表在完全放松状态下用上条机上条,具有双向上条机构的手表上条(40±1)min,具有单向上条机构的手表上条(80±1)min。”

机械手表基础机心由原动系(发条盒)、传动系(传动齿轮)、擒纵调速系(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系统)、指针系(时针、分钟、秒针等)和上条拨针系(把的或自动锤)组成。发条盒是存储能量的机构,当原动系获得能量后,能量通过传动系传递给擒纵机构,擒纵机构将能量周期性地补给摆轮游丝系统,使摆轮游丝形成稳定的振动周期,有节奏的控制指针系转动。因此,手表指针是否转动是发条盒动力储存的直接体现,手表延续走时越大,其动力储存能力越大。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机械手表(机心)的尺寸、结构、材质等参数有所区别,其发条盒动力储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普通的机械手表,其动力储存一般能保持36至45小时的延续走时;而有些超长续航的机械手表,动力储存能达72小时或更长时间。在行业标准《qb/t1249-2013机械手表》中规定优等品的标准为:i型(手表机心装配直径大于20mm)延续走时≥45h(手上条),≥42h(自动上条);ii型(手表机心装配直径为16mm-20mm)延续走时≥40h(手上条),≥38h(自动上条)。即使是走时性能最好,走时效果最稳定的优等品手表,其延续走时期间也从38小时到45小时不等。针对一些延续走时较短的手表,其动力储存能力也较小,上条所需的(把的)转动圈数或(自动上条)时间也会相应减少。

机械手表分为手动上条手表和自动上条手表。手动上条手表的上条方式为转动把的,满条的判断方式是继续转动把的,感觉到有阻力时上满。手动上条手表无自动机构,通过转动把的方式实现上条。转动把的上弦时,把的带动条轴转动,发条卷紧。由于弹性作用,当发条卷紧后,自然弹开,迫使条盒轮转动。条盒轮的轮齿就会驱使和它相啮合的齿轴转动从而带动其他传动轮系和擒纵调速系统,使整个机构工作。继续转动把的,当感觉到有阻力时,说明已经上满了,此时应停止上条,避免机心里的零件由于过载而受到损坏。自动上条手表的上条方式包括转动把的和自动锤摆动两种方式。自动上条手表满条的判断方式是继续上条,发条盒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响。

自动上条手表保留了手动上条机构,还增加了一部分机械装置,即自动机构。通过戴表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运动的作用,实现自动上发条。只要手腕摆动,自动锤就可灵活转动,进而带动自动机构相互啮合不断上条。在活动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手动上条。由于自动上条手表附加了摩擦装置防止形成过载而损坏零件,所以当满条后,继续上条不会感到有明显阻力。继续上条,发条打滑,机心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响。由于自动上条手表设置了自动装置,当发条达到满弦状态后,为了保证发条能够正常工作,会利用副发条实现打滑,使手表满条时也不会感觉有明显阻力。一方面可以保证发条处于满弦状态,另一方面不会因自动装置继续工作而使发条损坏或发条力矩过大。

由于各类型手表设计不同,其动力储存能力也相应不同。有些ii型机械手表转动把的20圈便已满条(动力储存能力弱,延续走时短),但有些i型机械手表需转动把的40圈才到达满条状态(动力储存能力弱,延续走时长)。若使用上条机的话,可以推出ii型机械手表满条所需的时间相应地小于i型机械手表。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可直观地体现机械机心的上条程度,适用于手动上条和自动上条的机械手表。该检测方法可针对不同机械手表进行分析,检测并计算出手表在不同上条状态下的满条率,方法灵活且具有较高准确性,同时节约研发成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机械表,所述机械表包括机心、上条机构和发条,所述发条和所述把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心,所述把的与所述发条传动连接,所述把的转动时驱动所述储能发条上条储能,如图1所示,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包括:s1: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c;s3: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nc_f;s5:计算发条的第一满条率

上述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型号及结构的机械表,在不需要拆卸机心零件的前提下,可通过检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得到该机械表满条率的计算公式,进而能够评估机心在不同上条状态下的满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手动上条手表和自动上条手表的满条率。在机械手表的佩戴过程中,自动上条手表凭借其自动上条的优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受到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自动上条手表的自动上条过程。所述上条机构还包括上条棘轮和自动锤,所述上条棘轮和自动锤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心,所述把的转动时或所述自动锤转动时分别通过所述上条棘轮驱动所述发条上条储能,如图2所示,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包括:s1: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c;s2: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把的转动的圈数nc_1;s3: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nc_f;s4:计算上条棘轮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s6:获取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r;s7: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自动锤转动的圈数nr_1;s8:计算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s9:计算发条的第二满条率

上述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型号及结构的机械表,在不需要拆卸机心零件的前提下(必要时,需拆开手表后盖进行观察),可通过检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得到该机械表满条率的计算公式,进而能够评估机心在不同上条状态下的满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在实际的生产及检测过程中,自动上条手表通过上条机实现自动上条是必要的检测方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上条机驱动所述自动锤转动实现发条的上条储能,上条机的上条速度为r,所述发条满条率检测方法包括:s1: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c;s2: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把的转动的圈数nc_1;s3:获取把的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nc_f;s4:计算上条棘轮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s6:获取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转动圈数nr;s7:获取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自动锤转动的圈数nr_1;s8:计算自动锤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转动圈数s10:获取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上条时间t;s11:计算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满条状态的上条总时间s12:计算发条的第三满条率

上述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型号及结构的机械表,在不需要拆卸机心零件的前提下(必要时,需拆开手表后盖进行观察),可通过检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得到该机械表满条率的计算公式,进而能够评估机心在不同上条状态下的满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分别给出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为了进一步保证上述实施例中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更加准确的判断机械表的满条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在所述步骤s1、所述步骤s2以及所述步骤s3中,保持把的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并记录把的的转动圈数。保持把的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不仅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平稳进行,还能够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发条的上条方式包括手动上条,转动把的至有明显的转动阻力时发条处于满条状态。或者,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发条的上条方式包括自动上条,转动把的至细微的咔咔声响发出时发条处于满条状态。

在一些实际工况中,所述机械表还包括后盖,在所述步骤s2、所述步骤s4、所述步骤s6、所述步骤s7中,所述后盖透明以允许直接观察机心上相应结构的转动状态,或者将所述后盖取下以直接观察机心上相应结构的转动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无需对机心进形拆卸,只需能够观察机心即可。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及所述步骤s7中,对上条棘轮进行标记,当上条棘轮的标记转回到初始位置时上条棘轮转动一圈,以便于准确的记录上条棘轮转动一圈时把的转动的圈数nc_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及所述步骤s7中,保持自动锤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并记录自动锤的转动圈数。保持自动锤在较低且均匀的转速下转动,不仅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平稳进行,还能够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中,上条机保持均匀的上条速度,进而保证机械表在上条机的带动下均匀上条。

以下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检测机械手表的四个具体的实施例。

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试验对象:某国产手动上条机械手表a;准备条件:在室温下静置手表a,至发条完全放松;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缓慢转动把的,记录把的转动圈数nc;继续转动把的,感觉到有阻力时停止上条;记录此时把的转了60圈,即nc_f=60;由此可得,该机械手表的满条率为其中,nc为任意时刻把的转动的圈数。

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试验对象:某国产自动上条机械手表b,后盖透明,可观察到上条棘轮和自动机构;准备条件:在室温下静置手表b,至发条完全放松;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拆开手表后盖,对上条棘轮进行标记;缓慢转动把的并记录把的的转动圈数nc;上条棘轮转动,观察上条棘轮标记;当标记转到初始位置时,上条棘轮转了1圈,此时把的转了7圈,即nc_1=7;继续转动把的直到发条打滑,发出“咔咔”声响。记录此时把的转了56圈,即nc_f=56;满条时,上条棘轮的旋转圈数该机心满条时,把的需转动56圈。由此可得,该机械手表的满条率其中,nc为任意时刻把的转动的圈数。

在第三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试验对象:与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相同,即自动上条机械手表b;准备条件:完成实施例二后,在室温下静置手表b,至发条完全放松;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机械表满条率的检测方法,确认上条棘轮的初始位置,确认标记的初始位置,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机心,使用手套或工具缓慢拨动自动锤,观察上条棘轮;当标记再次转到初始位置时,上条棘轮转了1圈,此时自动锤转了150圈,即nr_1=150;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计算得出,该机心满条时,发条需转动8圈,即则该机心满条时,自动锤需转动圈;由此可得,该机械手表的满条率其中nr为任意时刻自动锤上条转动的圈数。

在第四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试验对象:与第二个、第三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相同,即自动上条机械手表b;准备条件:完成在第三个具体的实施例后,在室温下静置手表b,至发条完全放松;使用上条机对机心手表进行上条(摆动频率约为每分钟18次,即r=18),记录从发条零储能状态至检测时的上条时间t;在第三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计算得出nr_f=1200,则该机心满条时,自动上条时间由此可得,该机械手表的满条率其中t为任意时刻上条机的上条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