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341发布日期:2019-11-25 22:23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闹钟,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



背景技术:

闹钟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的生活物品。无论是机械式闹钟还是电子式闹钟,常规的闹钟叫醒实现方式为:计时,到规定时间后发出声音,从而达到提醒或叫醒的目的。目前的一些针对闹钟关闭方式的创新产品或专利有:用特定动作来关闭闹钟,如会跑的闹钟,会飞的闹钟,打靶射击闹钟,地毯闹钟、炸弹闹钟等。用回答问题等来关闭闹钟。对于某些类型的人群来说,在被闹钟叫醒后如果不能被强制保持一段清醒时间,很可能会继续睡去,从而造成叫醒失败,这也是针对叫醒方式创新的意义所在。而被叫醒后被强迫做各种夸张的动作或大叫大喊,也是一些人觉得不能接受的,他们更喜欢一些不夸张的动作来完成关闭闹钟,同时还希望相比现在的闹钟更有趣,如闹钟可以悬空或上下移动,发出更大的声音来叫醒。目前还没有相应的闹钟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气吹悬空、分离式开关、共鸣腔声音放大等技术特点的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闹钟主体,所述闹钟主体包括连接有可充电电池的处理器,所述壳体上端连接有共鸣腔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连接处理器的涡扇,所述涡扇连通有喷管,自下而上所述喷管穿过共鸣腔体并伸出,位于共鸣腔体内的喷管外侧面上连通有口哨,在共鸣腔体外套设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放置在壳体上端,在环形支架上放置有内凹的帽斗翼,所述帽斗翼下表面的中心处竖直连接有连杆,环绕连杆外侧面等间距的连接有多个u型叉,所述u型叉的叉口间可转动的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一号顶杆、二号顶杆,所述一号、二号顶杆间形成v形结构,所述一号顶杆上连接有翻板,对应翻板在帽斗翼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翻板面积大于通孔面积,所述环形支架上安装有与闹钟主体通信连接的下感应线圈,所述帽斗翼上连接有上感应线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顶杆连接有弧形弯曲的三号顶杆,所述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三号顶杆的自由端均垂直连接有挡杆,所述三号顶杆贴合翻板的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翻板上表面与帽斗翼内表面可贴合。

作为一种改进,自下而上所述喷管孔径逐渐变小,所述口哨有两个且其均靠近喷管上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闹钟主体还包括显示屏、喇叭以及多个控制键,所述显示屏、喇叭以及多个控制键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嵌入在壳体外表面上,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有电源接线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共鸣腔体和壳体间安装有垫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翻板、u型叉、通孔数量均为三个。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帽斗翼、共鸣腔体、壳体间构成蘑菇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环形支架包括下环形支架、上环形支架,所述下环形支架直径小于上环形支架直径,所述下环形支架、上环形支架间连接有三个等间排布的弧形杆,所述下环形支架、上环形支架的圆心竖直对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感应线圈环绕上环形支架排布,所述上感应线圈环绕帽斗翼边沿排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环形支架、上环形支架的间距为共鸣腔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有益效果:将传统闹钟的静态叫醒方式改变为动态叫醒,将传统闹钟的一维静态工作变更为三维动态工作,充分调动用户的视、听、动作操作,参与感强。利用气吹悬空的分离式开关设计和共鸣腔声音放大,功能新颖,市场价值大;结构简单,使用新颖,唤醒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鸣腔体与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帽斗翼透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翻板、连杆、一号顶杆、二号顶杆间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连杆、一号顶杆、二号顶杆间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为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气吹悬空式闹钟,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闹钟主体,所述闹钟主体包括连接有可充电电池的处理器,壳体1上端连接有共鸣腔体2,壳体1内安装有电连接处理器的涡扇3,涡扇3连通有喷管4,自下而上喷管4穿过共鸣腔体2并伸出,位于共鸣腔体2内的喷管4外侧面上连通有口哨5,在共鸣腔体2外套设有环形支架6,环形支架6放置在壳体1上端,在环形支架6上放置有内凹的帽斗翼7,帽斗翼7下表面的中心处竖直连接有连杆8,环绕连杆8外侧面等间距的连接有多个u型叉9,u型叉9的叉口间可转动的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连接有一号顶杆11、二号顶杆12,所述一号顶杆11、二号顶杆12间形成v形结构,一号顶杆11上连接有翻板13,对应翻板13在帽斗翼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翻板13面积大于通孔14面积,环形支架6上安装有与闹钟主体通信连接的下感应线圈15,帽斗翼7上连接有上感应线圈16;

本实用新型帽斗翼7和翻板13优选采用气凝胶材料,可有效减轻自重,更易于实现升空和滞空动作,同时因其为透明材料,有利于进行功能扩展,涡扇3内置于壳体1内部,喷管4与涡扇3出气口相连,口哨5安装于喷管4顶部左右两侧并与喷管连通,当处理器控制涡扇3转动,气流通过喷管4加速后,一方面向上喷出,另外也会通过口哨5相连的小孔喷出,带动口哨5响起,声波和气流可以使共鸣腔体2有效共振发声,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共鸣腔体2的共振对声音有变化作用,同时因其具有物体体积,在视觉上更具有特征性,在外延功能上具有拓展性,这些通过常规的喇叭是无法取代的,一号顶杆11、二号顶杆12通过转轴10转动,一号顶杆11、二号顶杆12的自由端受帽斗翼7下表面限位,由于一号顶杆11上连接有翻板13,对应翻板13在帽斗翼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当闹钟主体的设定的时间到了时,处理器控制涡扇3快速转动,口哨5响起,同时翻板13在风力的作用下朝向通孔14移动,翻板13移动时带动一号顶杆11往上转动,当喷管4中喷出的气流升力大于翻板13的平衡重量时,翻板13会贴合通孔14以使其闭合不漏气,当气流的升力进一步增大,使得气流升力大于帽斗翼7自重时,帽斗翼7飞起,当帽斗翼7上升到一定高度,气流的作用力降低到小于翻板13的重量时,翻板13会往下移动,翻板13往下转动时会带动一号顶杆11发生转动,在转轴10作用下二号顶杆12与一号顶杆11联动,此时气流从帽斗翼顶部流失,气流升力小于帽斗翼7自重时,帽斗翼7下降,从而实现帽斗翼7在空中上下移动,具有视觉和听觉效果结合,反复循环,环形支架6上安装有与闹钟主体通信连接的下感应线圈15,帽斗翼7上连接有上感应线圈16,当帽斗翼7升空后,用户关闭闹钟时,需要将帽斗翼7拿住,下压到环形支架6,使得上下感应线圈15、上感应线圈16接触产生一个电信号,完成关闭闹钟,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闹钟的静态叫醒方式改变为动态叫醒,将传统闹钟的一维静态工作变更为三维动态工作,充分调动用户的视、听、动作操作,参与感强。利用气吹悬空的分离式开关设计和共鸣腔声音放大,功能新颖,市场价值大;结构简单,使用新颖,唤醒效果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一号顶杆11连接有弧形弯曲的三号顶杆17,一号顶杆11、二号顶杆12、三号顶杆17的自由端均垂直连接有挡杆18,三号顶杆18贴合翻板13的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翻板13上表面与帽斗翼7内表面可贴合,三号顶杆17和挡杆18的作用使得翻板13连接稳固,二号顶杆12自由端的挡杆18,使得二号顶杆12顶住帽斗翼7进行限位时,接触面积大,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自下而上所述喷管4孔径逐渐变小,口哨5有两个且其均靠近喷管4上端,涡扇3吹出的气体可以经过喷管4加速,喷管4上端的气流最大,口哨5发出的声音最大,效果最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闹钟主体还包括显示屏19、喇叭20以及多个控制键21,所述显示屏19、喇叭20以及多个控制键21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显示屏19嵌入在壳体1外表面上,处理器电连接有电源接线头22,可直接通过设置于底座壳体1上的显示屏19、控制键21操作闹钟的设置与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与手机端app的数据连接和交换,实现手机端对涡扇3输出模式的控制,实现输出风量的调整,进而控制帽斗翼7的升降方式和滞空姿态,通过外接电源接线头22进行主供电,通过内接的电池进行应急辅助供电,喇叭20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闹铃失效,当用户不采用规定动作关闭闹钟(比如直接拔电源)时,闹钟内置的充电电池将为处理器提供电力,控制喇叭20发声。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共鸣腔体2和壳体1间安装有垫圈23,垫圈采用发泡材料,其作用是减少共振传导,共鸣腔体2置于其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翻板13、u型叉9、通孔14数量均为三个,结构优美,稳定性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帽斗翼7、共鸣腔体2、壳体1间构成蘑菇形,造型优美,视觉效果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环形支架6包括下环形支架61、上环形支架62,下环形支架61直径小于上环形支架62直径,下环形支架61、上环形支架62间连接有三个等间排布的弧形杆,下环形支架61、上环形支架62的圆心竖直对齐,由于下环形支架61直径小于上环形支架62直径,使得上环形支架62上可以放置较大的帽斗翼7,便于喷管4喷出的气流在帽斗翼7中留住,同时帽斗翼7可以完全遮挡共鸣腔体2,防灰尘。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下感应线圈15环绕上环形支架62排布,上感应线圈16环绕帽斗翼7边沿排布,使得只有下感应线圈15与上感应线圈16完全贴合时,才可以关闭闹钟,唤醒效果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下环形支架61、上环形支架62的间距为共鸣腔体2高度的二分之一,使得喷管4与帽斗翼7间距小,便于快速启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