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872发布日期:2020-10-28 11:5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醒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计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时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式,另一种是电子式;其中,机械式计时器通常采用类似于手表的发条式机械机芯来设定时间,使用前需要通过旋转罩旋转一圈以带动机械机芯的发条杆转动,进而上紧机械机芯的发条,否则容易导致铃声太短;而电子式计时器通常采用的是按键结构来设定时间,一般为三个按键,也有多达十几个按键的产品,设定时间的操作较不方便。

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01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编码器的定时器,其实质为一种计时器,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显示屏、编码器、电池模块,所述电路板包括主控ic、功能开关、指示灯、发声模块,所述显示屏与编码器均连接主控ic。该定时器利用带有弹性触动开关机构的编码器将机械运动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主控ic进行判断处理实现计时和响铃功能,不仅能够解决机械式定时器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铃声太短的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电子式定时器设定时间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然而,由于其直接采用编码器代替机械机芯,旋转手感相对较差,且旋转之后缺少反馈,使用者难以了解其是否开始工作,用户体验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智能计时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因操作不当导致铃声太短、设定时间操作方便且旋转手感相对较好的智能计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计时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机械机芯以及套设在所述机械机芯上并与所述机械机芯传动连接的旋转罩,所述机械机芯具有用于在计时完成之后被拨动的拨叉,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电容、音响ic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具有与所述电源的第一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音响ic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拨叉配合的活动接线端,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接线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音响ic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机械机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活动接线端和所述第一接线端电连接,所述机械机芯停止工作时所述活动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接线端和所述电源之间还电连接有与所述电容并联的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环槽,所述旋转罩的周缘嵌入所述环槽,且所述旋转罩的周缘和所述环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环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旋转罩上开设有在机械机芯停止工作时与所述穿孔对应布置的缺槽,所述切换开关设置在与所述穿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拨叉为一端连接在所述切换开关上的弹片,所述切换开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片配合的开关触点,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穿插在所述穿孔中的球头,所述机械机芯停止工作时所述球头同时穿插在所述缺槽内,所述机械机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弹片抵顶在所述开关触点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源、电容、音响ic和切换开关取代传统机械式计时器的机械闹铃,同时保留有机械机芯,不仅能够解决机械式计时器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铃声太短的问题,而且能够保留机械式计时器设定时间的操作方便以及旋转手感相对较好等优点。

2、通过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控制响铃时长,无需使用控制芯片,极大简化了控制电路,成本相对较低,且电路故障率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计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计时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计时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计时器的电路示意图。

上图省略部分零部件,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壳体;11-环槽;

12-穿孔;20-机械机芯;

21-发条杆;22-拨叉;

30-旋转罩;31-缺槽;

41-电源;42-电容;

43-音响ic;44-切换开关;

45-指示灯;51-第一接线端;

52-第二接线端;53-活动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计时器,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上的机械机芯20以及套设在机械机芯20上并与机械机芯20的发条杆21传动连接的旋转罩30,其中,机械机芯20具有用于在计时完成之后被拨动的拨叉22,这类具有拨叉22的发条杆21的机械机芯20为常规的机芯,广泛应用与各类机械式计时器中,该机械机芯20和壳体10以及旋转罩30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也与传动的机械式计时器结构相同,这些都不是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壳体10为回转体,机械机芯20位于壳体10的中部位置,壳体10的上端开设有环绕机械机芯20的环槽11,且壳体10设置有环绕环槽11布置的时间刻度线。旋转罩30罩设在机械机芯20上,其内腔中部位置与与机械机芯20的发条杆21通过插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旋转罩30的周缘嵌入环槽11,且旋转罩30的周缘和环槽11的槽底之间形成有间隙,这样有助于隐藏旋转罩30和壳体10之间的间隙,使得外观更具美感。此外,旋转罩30上设置有与时间刻度线配合的指针或箭头。

壳体10上还设置有相互连接形成电路的电源41、电容42、音响ic43和切换开关44,其中,切换开关44具有与电源41的第一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51、与音响ic43的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52以及用于与拨叉22配合的活动接线端53,这类具有三个接线端的切换开关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电容42的一端与活动接线端53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41的第二极电连接,音响ic43的两个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41的两极一对一电连接,以便为音响ic43进行供电。此外,活动接线端53和电源51的第二极之间还电连接有与电容42并联的指示灯45,以便使用者获知电源41是否有电。

在初始状态下,机械机芯20处于停止工作的装置,其发条未储能,电容42不带电,指针或箭头指向时间刻度线的零刻度线,此时拨叉22处于未被拨动的位置,切换开关44的活动接线端53和第二接线端52电连接,由于电容42不带电,音响ic43的控制端不会收到电信号,不会发出声响。使用时,转动旋转罩30使得指针或箭头指向与使用者想要设定的时长对应的刻度线上,在这个过程中,机械机芯20的发条杆21被拧动,机械机芯20蓄能,同时拨叉22被拨动并触发切换开关44,切换开关44的活动接线端53切换到和第一接线端51电连接的位置,电源41为电容42充电,停止转动旋转罩30后,机械机芯20处于工作状态,开始释能以进行计时,此时拨叉22仍保持被拨动状态;在计时过程中,机械机芯20的发条逐渐释放储能,旋转罩30在发条杆21的带动下缓慢旋转,以改变指针或箭头的指向,当机械机芯20的发条储能完全被释放之后,指针或箭头指向时间刻度线的零刻度线,机械机芯20停止工作,拨叉22复位,进而使得切换开关44的活动接线端53重新和第二接线端52电连接,此时由于电容42已被充电,音响ic43的控制端会收到电信号并发出声响,而声响的时长则由电容42的电量决定,当电容42的电量耗尽之后,音响ic43停止发出声响,完成定时提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拨叉22和切换开关44之间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环槽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穿孔12,旋转罩30上开设有在在机械机芯停止工作时(即初始状态下)与穿孔12对应布置的缺槽31,切换开关44设置在与穿孔12对应的位置处,其与缺槽31分别位于穿孔12的两侧。拨叉22为一端连接在切换开关44上的弹片,切换开关44上还设置有与弹片配合的开关触点,弹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穿插在穿孔12中的球头,这类具有弹片和开关触点的切换开关44也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在初始状态下,机械机芯20停止工作,球头同时穿插在缺槽31内,而机械机芯20处于工作状态时,由于此时旋转罩30已被转动,缺槽31的位置不再与穿孔12的位置对应,球头被迫从缺槽31中脱出,使得弹片受压被拨动,进而导致弹片抵顶在开关触点上,触发切换开关44执行切换动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例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音响ic43变更为喇叭等其他电发声元件,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