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2719阅读:2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控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在农村、学校等单位的蓄水池没有安水位控制器的抽水时一般要人守候,不然会出现抽水后忘记关电源带来的苦恼;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位控制器大都是利用水的导电性,将电源探头和线接入池中,水满时关闭电源,水干时探头不接触水而接通电源。从而带动电机抽水,这类产品存在如下不足1、电源接入水中,带电存在安全隐患;2、电源接入水中,形成分流,白白损耗电能,还会导致电机工作不正常,有时会损坏电机;3、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不利于家庭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安全节能且范围广的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外壳、固定架、输入线、输出线、推动管,推动杆,推动管和推动杆连接成一整体,在推动管上开有的控制水位孔为二个孔,推动杆带有推动孔,弹簧位于推动孔内,其二端连在电路联接铜片的绝缘转动卡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水位升降产生浮力控制电源,电源没有接入水中,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能且范围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中,1是进水孔,2是控制水位孔,3是推动管,4是推动杆,5是电路联接铜片,6是输入线,7是输出线,8是绝缘转动卡,9是弹簧,10是固定架,11是外壳,12是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适应控制单向电机,包括有外壳11、固定架10、进水孔1、输入线6、输出线7、推动管3,推动杆4,位于外壳11内的推动管3和推动杆4连接成一整体,在推动管3上开有的控制水位孔2为二个孔,下方的孔没有什么要求,位于推动管3的底部或侧面,上方的孔则由要控制的水位来设置,位于推动管3的侧面,推动杆4带有一个推动孔,弹簧9位于推动孔内,自然伸长长度比二绝缘转动卡8之间的距离长6~30mm,其二端连在电路联接铜片5的绝缘转动卡8上,电源线由螺杆12固定。
从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图1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推动杆上有二个推动孔,可以同时控制三相电的开启和关闭,适应于用三相电机来抽水的水池的水位控制。
工作过程控制器用固定卡钉在水池边,控制电源接到要控制电机上,当池内的水通过进水孔1由控制水位孔2的底下的孔流入推动管3内,当水位达到控制水位孔2上方的孔时形成封闭作用,管内产生空气压力,当水位继续上升,管内空气压力继续增大而推动推动杆4向上运动,推动杆4将弹簧9向上推动过平衡点后,也就是这时水位已经达到控制要求,弹簧9迅速向上方弯曲带动绝缘转动卡8,同时电路联接铜片5也同时转动,这样就断开了电路,抽水电机停止工作;当池内水位下降时,管内空气压力减小而不能支撑推动杆4,推动杆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推动杆4将弹簧9向下推动过平衡点后,弹簧9迅速向下方弯曲带动绝缘转动卡8,同时电路联接铜片5也同时转动,这样就闭合电路,抽水电机开始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包括有外壳(11)、固定架(10)、输入线(6)、输出线(7)、推动管(3),推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管(3)和推动杆(4)连接成一整体,在推动管(3)上开有的控制水位孔(2)为二个孔,推动杆(4)带有推动孔,弹簧(9)位于推动孔内,其二端连在电路联接铜片(5)的绝缘转动卡(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9)的自然伸长长度比二绝缘转动卡(8)之间的距离长6~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一种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器,包括有外壳11、固定架10、输入线6、输出线7、推动管3,推动杆4,推动管3和推动杆4连接成一整体,在推动管3上开有的控制水位孔2为二个孔,推动杆4带有推动孔,弹簧9位于推动孔内、其二端连在电路联接铜片5的绝缘转动卡8上。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水位升降产生浮力控制电源,电源没有接入水中,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能且范围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G05D9/12GK2713523SQ20042003618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2日
发明者张需要 申请人:张需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