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557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加压给水系统,尤其是一种无负压管道直 饮水给水系统。
2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高层建筑的管道直饮水供应给水系统大多采用独立的管道齒:饮 水处理站,需设置独立的直饮水机房及直饮水处理设备,设备占地大,维护操
作麻烦,且初投资费用高;也有部分住宅小区采用集中或区域的管道直饮水供
应给水系统,但由于各建筑物的使用高度及分区情况不尽相同,存在有低区用 户管网承压高或减压能量浪费等现象,同时釆用集中或区域的管道直饮水供应 给水系统的输送管线较长,末端用户的水质较难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占 地小、投资省、操作维护方便、且能直接串接到直饮水供应管网的无负压管道 直饮水给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 系统是由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电磁阀和控制柜组 成,直饮水给水管道依次接倒流防止器、稳流补偿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后 再接用户供水管网,与用户供水管网同程设置有用户回水管网,并将用户回水 管网接到直饮水给水管道的倒流防止器后,同时在用户回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 和止回阀,在稳流补水器上装设有真空押制器和进水压力传感器,在水泵后的 用户供水管网上设有供水压力传感器,真空抑制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电磁阀、进水压力传感器和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接线到控制柜。
真空抑制器及稳流补偿器实现水泵与直饮水给水管道的直接串接而不产^
负压,水泵加压时不需设置中间水箱,不但能利用直饮水给水管道上的可资压
力,节省能耗,而且避免了中间水箱的污染环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稳流补偿器及真空抑制实现水泵与直饮水
给水管道直接串接加压的同时,与用户供水管网同程设置有用户回水管网,有
效地保证了直饮水在用户供水管网的新鲜、卫生,且系统简单,设置灵活,占
地少,投资省,运行节能,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饮水给水管道,2、倒流防止器,3、稳流补偿器,4、进水压 力传感器,5、真空抑制器,6、紫外线杀菌器,7、水泵,8、供水压力传感器, 9、用户供水管网,10、用户回水管网,11、电磁阀,12、止回阀,13、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是由稳流补偿器 (3)、真空抑制器(5)、紫外线杀菌器(6)、水泵(7)、电磁阀(11)和控制柜(13) 组成,直饮水给水管道(1)依次接倒流防止器(2)、稳流补偿器(3)、紫外线杀菌 器(6)、水泵(7)后再接用户供水管网(9),与用户供水管网(9)同程设置有用户 回水管网(10),并将用户回水管网(IO)接到直饮水给水管道(I)的倒流防止器(2) 后,同时在用户回水管网(10)上设有电磁阀(11)和止回阀(12),在稳流补水器 (3)上装设有真空抑制器(5)和进水压力传感器(4),在水泵(7)后的用户供水管 网(9)上设有供水压力传感器(8),真空抑制器(5)、紫外线杀菌器(6)、水泵(7)、电磁阀(ll)、进水压力传感器(4)和供水压力传感器(8)分别接线到控制柜。
权利要求1、一种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是由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电磁阀和控制柜组成,其特征是直饮水给水管道依次接倒流防止器、稳流补偿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后再接用户供水管网,与用户供水管网同程设置有用户回水管网,并将用户回水管网接到直饮水给水管道的倒流防止器后,同时在用户回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和止回阀。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其特征是在稳流补水器上装设有真空抑制器和进水压力传感器,在水泵后的用户供水管网上设有供水压力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其特征是Jt.空抑制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电磁阔、进水压力传感器和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接线到控制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负压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是由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电磁阀和控制柜组成,直饮水给水管道依次接倒流防止器、稳流补偿器、紫外线杀菌器、水泵后再接用户供水管网,与用户供水管网同程设置有用户回水管网,并将用户回水管网接到直饮水给水管道的倒流防止器后,同时在用户回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和止回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稳流补偿器及真空抑制实现水泵与直饮水给水管道直接串接加压的同时,与用户供水管网同程设置有用户回水管网,有效地保证了直饮水在用户供水管网的新鲜、卫生,且系统简单,设置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节能,安装维护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需加压的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
文档编号G05D16/20GK201326194SQ20082020747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夏伟光, 张明亮, 王学成 申请人:张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