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164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手动开关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爆型、可靠性高的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动执行机构所采用的人机交互电路多使用干簧管作为开关器件,而干簧管为玻璃材料,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碰撞或震动导致干簧管破碎等,容易导致其工作失效,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包括执行机构的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接触式霍尔开关电路、 功率驱动电路及其接口电路,所述霍尔开关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入电路和电源整流稳压电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的霍尔开关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1脚统一接端口 Pi的1脚正电源,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2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霍尔元件Kl的3脚接端口 Pl 的3脚,霍尔元件K2的3脚接端口 Pl的5脚,霍尔元件K3的3脚接端口 Pl的7脚,霍尔元件K4的3脚接端口 Pl的9脚,霍尔元件K5的3脚接端口 Pl的11脚,霍尔元件K6的3 脚接端口 Pl的13脚;所述的驱动电路连接为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入端1脚、2脚、3脚、 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2脚、4脚、6脚、8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入端1脚、2脚、3脚、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10脚、12脚、14脚、16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l和IC2的9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达林顿管芯片ICl和达林顿管芯片IC2的8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l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5脚接继电器Q2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 ICl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3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4的2 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5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5 脚接继电器Q5的4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6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6的4脚,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1 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3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1脚、2脚、3脚、4脚,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4脚统一接端口 P2的7脚,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1脚、3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5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5脚、6脚,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6脚统一接输出端口 P2的8脚。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该电路采用的是贴片式霍尔元件,同样为非接触式磁性开关,霍尔元件耐用,不易损坏,可靠性高,同时还减小了体积,提高了执行器开关的工作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霍尔开关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达林顿管驱动芯片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口 Pl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输出端口 P2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驱动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霍尔开关元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所示,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包括执行机构的主控制电路,还包括非接触式霍尔开关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及其接口电路,所述霍尔开关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入电路和电源整流稳压电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出电路连接。霍尔开关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1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5V 电源,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2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霍尔元件Kl的3脚接端口 Pl的3脚,霍尔元件K2的3脚接端口 Pl的5脚,霍尔元件K3的3脚接端口 Pl的7脚,霍尔元件K4的3脚接端口 Pl的9脚,霍尔元件K5的3脚接端口 Pl的11脚,霍尔元件K6的 3脚接端口 Pl的13脚;所述的六个霍尔元件ΚΡ··Κ6均为0H44EW,端口 Pl为Header 8X2H。驱动电路连接为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入端1脚、2脚、3脚、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2脚、4脚、6脚、8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入端1脚、2脚、3脚、 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10脚、12脚、14脚、16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l 和IC2的9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脚正5V电源,达林顿管芯片ICl和达林顿管芯片IC2的 8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l的2脚, 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5脚接继电器Q2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3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4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 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5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5脚接继电器Q5的4脚, 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6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6的4脚,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1脚统一接端口 P1的1脚正5V电源,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3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1脚、 2脚、3脚、4脚,继电器Q1、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4脚统一接端口 P2的7脚, 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1脚、3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5V电源,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 5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5脚、6脚,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6脚统一接输出端口 P2的8 脚。ICl 和 IC2 为 ULN2003,继电器 Q1...Q4 为 JZC-49FA,继电器 Q5、Q6 为 G6BK-1114P-US, 输出端口 P2为Header8。工作原理[0017]电源整流稳压电路由端口 Pl的1脚和15脚为开关电路板提供正5V电源,六个霍尔开关元件在正5V电源下正常工作,霍尔元件在无磁场作用时,其输出端为Vffl (+5V)高电平,当其所加磁场强度大于Bw时,其输出端即跳变为VtJ接近为0V)低电平,当磁场强度小于Bkp时,输出端信号再恢复为Vra (+5V)高电平,从而将信号变化经接口电路传输到主控制电路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如图7所示)。当主控制板输出信号经端口 Pl的2、4··· 16脚传输到开关板时,经限流电阻传入 ICl和IC2的输入端后,经达林顿管对信号的放大从而驱动输出端对应的六个继电器线圈, 使继电器动作,达到继电器的吸合及断开等动作,最终达到驱动大电流负载的作用。
权利要求1. 一种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包括执行机构的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接触式霍尔开关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及其接口电路,所述霍尔开关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入电路和电源整流稳压电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的霍尔开关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1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六个霍尔开关元件的2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霍尔元件Kl的3脚接端口 Pl的3脚,霍尔元件K2的3脚接端口 Pl的5脚,霍尔元件 K3的3脚接端口 Pl的7脚,霍尔元件K4的3脚接端口 Pl的9脚,霍尔元件K5的3脚接端口 Pl的11脚,霍尔元件K6的3脚接端口 Pl的13脚;所述的驱动电路连接为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入端1脚、2脚、3脚、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2脚、4脚、6脚、 8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入端1脚、2脚、3脚、4脚分别串接一个限流电阻后与端口 Pl的10脚、12脚、14脚、16脚连接,达林顿管芯片ICl和IC2的9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达林顿管芯片ICl和达林顿管芯片IC2的8脚同时接端口 Pl的15脚电源地,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l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5脚接继电器Q2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3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l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4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6脚接继电器Q5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5脚接继电器Q5的4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4脚接继电器Q6的2脚,达林顿管芯片IC2的输出端13脚接继电器Q6的4脚,继电器Ql、继电器 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1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继电器Ql、继电器Q2、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3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1脚、2脚、3脚、4脚,继电器Q1、继电器Q2、 继电器Q3、继电器Q4的4脚统一接端口 P2的7脚,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1脚、3脚统一接端口 Pl的1脚正电源,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5脚分别接输出端口 P2的5脚、6脚,继电器Q5、继电器Q6的6脚统一接输出端口 P2的8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靠性高的执行机构专用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电路,包括执行机构的主控制电路,还包括非接触式霍尔开关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及其接口电路,霍尔开关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入电路和电源整流稳压电路连接,功率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主控制电路的开关量输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该电路采用的是贴片式霍尔元件,同样为非接触式磁性开关,霍尔元件耐用,不易损坏,可靠性高,同时还减小了体积,提高了执行器开关的工作可靠性。
文档编号G05B19/04GK202257115SQ2011203262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刘素艳, 张世炎, 牟进勇, 苑晓蕾, 金雷, 陈俊 申请人: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