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71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onWorks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Lonfforks总线是一种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应用稳定,功能强大,故当前基于Lonfforks总线的产品应用非常广泛,但大多都是基于网络变量的通讯模式应用的,这样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必须使用LonWorks网络调试工具进行网络维护和节点安装,这个软件是按节点收费的,费用较高且使用起来较麻烦;二是节点的网络变量受62个数量的限 制,这种情况限制了控制器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它不再需要网络调试工具即可自动组网,调试使用非常简单,大大提高了现场调试效率,同时由于不受62个网络变量的限制,控制器的功能可以做的更强大,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上面所述的两个问题,工程应用效果非常好。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Al调理电路1、A0调理电路2、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4、A/D转换器5、D/A转换器6、DC/DC电源7、光电隔离电路8、Lon Works接口 9、CPU10、DC/DC隔离电源11、DI光电隔离电路
12,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0扩展电路15和DO光电隔离电路16,Al调理电路I与A/D转换器5连接,D/A转换器6与AO调理电路2连接,A/D转换器5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连接,光电隔离电路8通过SPI接口与D/A转换器6连接,DC/DC电源7分别与A/D转换器5、D/A转换器6和光电隔离电路8连接,CPUlO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相互连接,CPUlO通过SPI接口与液晶扩展电路4连接,CPUlO通过IIC总线与键盘扩展电路3相互连接,CPUlO与Lon Works接口 9相互连接,且CPUlO通过IIC总线分别与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相互连接,DI光电隔离电路12与DI扩展电路13连接,DO扩展电路15与DO光电隔离电路16连接,DC/DC隔离电源11分别与光电隔离电路8、CPU10、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4、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连接。所述的DC/DC电源7和DC/DC隔离电源11均与DC24V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网络调试工具即可自动组网,调试使用非常简单,大大提高了现场调试效率,同时由于不受62个网络变量的限制,控制器的功能可以做的更强大,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上面所述的两个问题,工程应用效果非常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Al调理电路I、AO调理电路2、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4、A/D转换器5、D/A转换器6、DC/DC电源7、光电隔离电路8、Lon Works接口 9、CPU10、DC/DC隔离电源11、DI光电隔离电路12、DI扩展电路
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和DO光电隔离电路16,Al调理电路I与A/D转换器5连接,D/A转换器6与AO调理电路2连接,A/D转换器5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连接,光电隔离电路8通过SPI接口与D/A转换器6连接,DC/DC电源7分别与A/D转换器
5、D/A转换器6和光电隔离电路8连接,CPUlO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相互连接,CPUlO通过SPI接口与液晶扩展电路4连接,CPUlO通过IIC总线与键盘扩展电路3相互连接,CPUlO与Lon Works接口 9相互连接,且CPUlO通过IIC总线分别与DI扩展电路13、时 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相互连接,DI光电隔离电路12与DI扩展电路13连接,DO扩展电路15与DO光电隔离电路16连接,DC/DC隔离电源11分别与光电隔离电路8、CPU 10、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4、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连接。所述的DC/DC电源7和DC/DC隔离电源11均与DC24V电源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为使用LonWorks报文之前首先应通过msg_tag关键字定义一个报文标签。另外,每个LonWorks节点可直接到ROM区查询自身的ID号作为节点唯一的地址标识号,ID号的地址指针为OxfOOO。首先采用报文的回应广播方式向域中其他所有节点查询其ID号,然后保存起来,作为网络通讯的寻址方式,这样就不需节点的逻辑地址,直接采用ID号进行报文寻址,从而完成自动组网。其关键程序代码及代码说明如下msg_tag bind_info (nonbind) addr; // 定义报文标签Il查询域中其他节点ID号的广播方式报文发送{msg_out. tag=addr; //报文标签id_struct. domain=0; //域 0msg_out. code=0x67; // 设置成读地址方式id_rq. selector=SELECTED; //设置读数结构的各项参数......memcpy (msg_out. data, &id_rq, sizeof (id_rq)) ; // 报文缓冲区赋值msg_out. service=REQUEST; //要求对方回应报文msg_out. dest_addr. no_address=BROADCAST; // 米用广播方式msg_out. dest_addr. nrnid. type=BROADCAST;// 针对所有节点msg_send() ; //报文发送}//对方回应报文的接收when (resp_arrives (addr)) //接收到报文内部事件产生,说明已接收到回应报文{memcpy (number, resp_in. data, sizeof (id_rq)) ; // 从报文缓冲区取 ID 号}[0033]获得各节点的ID号之后,就可根据ID号与各节点进行点对点的报文通信了,为了降低网络流量,报文采用对方不需确认的域内广播方式,仅有被寻址的ID号才回应报文帧。为了更通用和易用,数据域的数据帧格式借鉴了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工程师都非常熟悉的工业标准协议M0DBUS/RTU,其帧结构为地址功能代码数据数量数据I
数据nCRC低字节CRC高字节,由于LonWorks通信本身具有校验功能,故省略了MODBUS/RTU帧的CRC校验域。其关键程序代码及代码说明如下msg_tag TagMaster; // 定义报文标签Il报文发送,采用对方不需确认的域内广播方式{msg_out. tag=TagMaster; //报文标签msg_out. Code=I;//报文代码,可用于标识报文类型memcpy (msg_out. data, bufferin, 4) ; // 数据域按 M0DBUS/RUT 协议巾贞格式赋值msg_out. service = UNACKD; //服务方式为对方不需确认msg_out. dest_addr. beast. type=BROADCAST; //域内广播方式msg_out. dest_addr. beast, domain=。; // 域值为 0......msg_send() ;//报文发送}Il报文接收when (msg_arrives) //接收报文事件有效,说明接收到报文{memcpy (buffer, msg_in. data, 4) ; //从报文缓冲区数据域取数据Il可进一步按M0DBUS/RUT协议帧格式解析和处理数据......}本具体实施方式
不再需要网络调试工具即可自动组网,调试使用非常简单,大大提高了现场调试效率,同时由于不受62个网络变量的限制,控制器的功能可以做的更强大,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上面所述的两个问题,工程应用效果非常好。
权利要求1.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Al调理电路(1)、A0调理电路(2)、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⑷、A/D转换器(5)、D/A转换器(6)、DC/DC电源(7)、光电隔离电路(8)、Lon Works接口(9)、CPU (10)、DC/DC隔离电源(11)、DI光电隔离电路(12)、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和DO光电隔离电路(16),Al调理电路⑴与A/D转换器(5)连接,D/A转换器(6)与AO调理电路⑵连接,A/D转换器(5)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⑶连接,光电隔离电路⑶通过SPI接口与D/A转换器(6)连接,DC/DC电源(7)分别与A/D转换器(5)、D/A转换器(6)和光电隔离电路(8)连接,CPU(IO)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相互连接,CPU(IO)通过SPI接口与液晶扩展电路⑷连接,CPU(IO)通过IIC总线与键盘扩展电路(3)相互连接,CPU(IO)与Lon Works接口 (9)相互连接,且CPU(10)通过IIC总线分别与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相互连接,DI光电隔离电路(12)与DI扩展电路(13)连接,DO扩展电路(15)与DO光电隔离电路(16)连接,DC/DC隔离电源(11)分别与光电隔离电路(8)、CPU(10)、键盘扩展电路(3)、液晶扩展电路(4)、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 (14)、DO扩展电路(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DC电源(7)和DC/DC隔离电源(11)均与DC24V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基于报文传输的智能控制器,它涉及智能控制器技术领域。它的CPU(10)通过SPI接口与光电隔离电路(8)相互连接,CPU(10)通过SPI接口与液晶扩展电路(4)连接,CPU(10)通过IIC总线与键盘扩展电路(3)相互连接,CPU(10)与LonWorks接口(9)相互连接,且CPU(10)通过IIC总线分别与DI扩展电路(13)、时钟扩展电路(14)、DO扩展电路(15)相互连接,DI光电隔离电路(12)与DI扩展电路(13)连接,DO扩展电路(15)与DO光电隔离电路(16)连接。它调试使用非常简单,大大提高了现场调试效率,控制器的功能可以做的更强大,工程应用效果非常好。
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2486612SQ2012201273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王 忠 申请人:上海源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