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428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急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应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门,包括门框和在门框中开合的门面,在门框中还设置有在门面打开时呈展开状的应急装置,应急装置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现有的房屋建筑和公共汽车上安装该应急门可以在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战争等)下,方便人们撤离房屋或交通工具,提高了安全性和撤离成功率。
【专利说明】一种应急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应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屋建筑、交通工具日益增多。目前在房屋或交通工具内,如果出现火灾、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或毒气泄漏等情况时,总是无法快速安全地逃生撤离,其原因主要是在慌乱中,门窗无法快速打开;因此在房屋建筑、交通工具中如果发生火灾、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或毒气泄漏等情况时,人民的生命财产会受到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或公共交通工具上,威胁就更为明显;在现有的公共汽车上,窗子基本都是不能打开的,需要用应急锤将安全玻璃锤开,这不但浪费时间,同时撤离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门,以解决现有的房屋或交通工具内,出现火灾、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或毒气泄漏等情况时,门窗无法快速打开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急门,包括门框和在门框中开合的门面,在门框中还设置有在门面打开时呈展开状的应急装置,应急装置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0005]进一步地,应急装置是在门面闭合时呈折叠状放置在门框的空间内的应急装置。
[0006]优选地,应急装置是滑梯,滑梯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
[0007]进一步地,滑梯是充气滑梯。
[0008]优选地,应急装置是软梯,软梯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
[0009]优选地,应急装置是定速下滑机构,定速下滑机构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
[0010]优选地,应急装置是绳索,绳索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
[0011]进一步地,门框和/或门面是防水防燃的门框和/或门面。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应急门一体设置的且控制应急门的控制装置。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应急门分开设置的且控制应急门的控制装置。
[0014]在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中,由于在应急门中采用应急装置,当需要时,可以快速把门打开,并从应急装置上安全快速地撤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带通讯模块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门,一种应急门,包括门框和在门框中开合的门面,在门框中还设置有在门面打开时呈展开状的应急装置,应急装置的一端与门框和/或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0023]由于在应急门中采用应急装置,当需要时,可以快速把门打开,并从应急装置上安全快速地撤离。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打开和关闭状态示意图,该应急门包括门框3和在所述门框3中开合的门面1,门面I可以通过合页或枢轴等连接机构与门框3连接,随着合页或枢轴等连接机构的位置不同,门面I的打开方向就不同,例如可以从左右打开或从上下打开,这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而定。
[0026]在门框3中还设置有在门面I打开时呈展开状的应急装置,应急装置在应急门打开时展开是为了方便应急装置的使用,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建筑的高层上,应急装置可以是滑翔服、滑翔伞、降落伞、氦气球、氢气球等装置,在降落伞中可以带弹出机构,这样就可以让降落时不被建筑挂住,增加撤离的成功率;由于氢气易燃,显然氦气球比氢气球要安全,应急门打开后将氢气球或氦气球绑在撤离者身上即可撤离;对于受过滑翔服、滑翔伞、降落伞训练的人,在高层建筑以飞翔的方式撤离无疑是最快的。滑翔服可以挂在应急门的门面I内,打开应急门之前穿好,就可以打开当应急门撤离了 ;滑翔伞可以在应急门打开时展开;而氦气球或氢气球需要在门打开时充气展开;所以各种应急装置可以有不同的展开方式,这些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0027]应急装置的一端与门框3和/或门面I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这个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应急装置方案,所以一端固定在门框3和/或门面I上;当然,在有些情况比如在交通工具上门面I可能会设计成与门框3完全脱离,这时应急装置就只能固定在门框3上了 ;应急装置的另一端向外展开,成为自由端,这样就可以把撤离方向转向安全的方向,这对于各种灾害现场(如火灾、地震等)的地形复杂度可以有一定的设计修正,当然自由端也可以是固定方向向外延伸,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28]应急装置是在门面I闭合时呈折叠状放置在门框3的空间内的应急装置,显然把应急装置折叠放在应急门的门框3内,平时不占用其他空间,使用时也方便;使用时,把门面I打开,然后将应急装置向外抛出即可;把应急装置折叠放置在应急门门框3内的另一好处是生产容易标准化。
[0029]在图1、图2中,应急装置是滑梯2,滑梯2的一端与门框3通过铰链4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对于交通工具和建筑低层都可以采用滑梯2作为应急装置,特别是建筑的低层采用滑梯2更为简单实用,滑梯2的自由端可以直接延伸到地面,也可以延伸到急救平台上。这样只要下滑动作就可快速撤离,对于在公共汽车或建筑的低层在火灾、地震、战争等情况时的撤离,正是本设计具有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因为现实楼房起火的情况除了等待救援,根本就没有什么主动撤离的手段;而现实的公共汽车起火时,由于车窗都是封闭的,逃生要用锤子锤开安全玻璃,如果把应急门安装在公共汽车两侧,则可以快速逃离。
[0030]在图1中,滑梯2是充气滑梯,采用充气滑梯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确保撤离受伤的概率减小,同时也可以给撤离者以心理上的鼓励,避免其紧张。
[0031]如图3、图4所示,应急装置可以是软梯7,软梯7的一端与门框3和/或门面I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在建筑的高层或低层,都可以采用软梯7,软梯7的好处是成本低,且较为方便实用;其缺点是撤离速度慢。
[0032]应急装置可以是定速下滑机构,定速下滑机构的一端与门框3和/或门面I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定速下滑机构可以是机械或电动葫芦、卷扬机等设备,在下滑的绳子上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安全带扣,这样就可以多个撤离者串行撤离,这可以提高撤离效率,且安全性亦较好。
[0033]应急装置可以是绳索,绳索的一端与门框3和/或门面I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自由端;采用绳索对于年轻人来说撤离较为快速,对于妇女或老人的撤离则有些不便,加装安全带扣可以增加安全性。
[0034]除了上述应急装置,应急装置还可以是带滑轨的下滑机构、液压式下滑机构、机械式下滑机构、槽式下滑机构、滑杆式下滑机构、滑梯机构等等构成的应急装置。
[0035]应急门的门框3和/或门面I是防水防燃的门框3和/或门面I ;显然,采用防水放燃材料有利于达到建筑构件的使用安全标准,对于安装在恶劣环境中的应急门还可以采用防腐材料;当然为了节约成本,可以仅将门面外侧6用防水材料,这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0036]上面的方案表述都可以是基于手动打开应急门,但实际应用中加装控制装置能使应急门更为智能化,使用更加方便。
[0037]应急门可以包括与应急门一体设置的且控制应急门的控制装置,采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烟雾浓度等参数来控制应急门的打开以及应急装置的展开,比如在图2和图4中的锁扣机构5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其动作,当锁扣机构5动作后门面I打开,同时将应急装置抛出,对于需要充气的设备可以启动充气泵对其充气,控制装置与应急门设计成一体,可以方便应急门的生产标准化。
[0038]应急门还可以包括与应急门分开设置的且控制应急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应急门分开设计,有利于对各种情况进行适应性改造。
[0039]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控制模块,用于对检测到环境参数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输出执行信号;执行模块,用于对执行信号进行响应;电源,用于对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模块进行供电;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执行模块电连接;电源分别与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模块电连接;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检测,然后在控制模块中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环境参数超过预设值的限定时,控制模块向执行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执行模块(如锁扣机构5)动作;当然,也可以在紧急情况(如战争、地震等自然灾害)由人工手动打开执行模块(如锁扣机构5),以方便人员迅速撤离;电源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也可以是蓄电池与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相结合,也就是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有电时,用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对控制系统供电,当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无电时,由蓄电池供电,当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恢复有电时,由市电或交通工具上的电源向系统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供电方案如太阳能、风能、热能等供电,这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单片机或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具有电子控制功能的部件,也可以是商用或工业用计算机,这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而定。
[0040]如图6所示,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将环境参数信息和/或执行模块的状态信息向外发送,通讯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和电源电连接;采用通讯模块可以将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息向外传递,如应急中心、抢险指挥部等;当然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接受外部信息,如战争或地震等时,由空袭监控中心或地震监控中心向控制装置发送信息,使应急门迅速打开,供人们撤离;又如在原子弹袭击时,战争指挥中心可以使应急门迅速关闭以减少核辐射伤害,在冲击波过后,战争指挥中心向控制装置发送信息再使其打开,供人们撤离。
[0041]检测模块可以是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在火灾时,当气温升高到一定值时,控制模块向应急门发出打开指令,打开应急门,以方便人们逃离;当然还可以安装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与温度传感器共同感应环境参数,综合判断,以减少误动作。
[0042]检测模块还可以是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传感器,在某些工厂、仓库、煤气站等地方,当检测到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快速打开应急门,供人们撤离。
[0043]检测模块还可以是检测毒气的传感器,在某些化工厂、实验室等地方,当检测到有毒气泄漏时,快速打开应急门,供人们撤离。
[0044]应急门可以用电动或气动或液压或螺杆或弹簧或电磁等方式来打开或关闭,这并不是自动门的穷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45]通讯模块可以是通过有线网络与外部交换信息的通讯模块,其可以向外发送信息,当然也可以接收网络向控制装置发送的信息;在基础网络设施发达的城市,可以采用有线网络使控制装置与指挥中心或监控中心实现信息互联。
[0046]通讯模块也可以是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交换信息的通讯模块,其可以向外发送信息,当然也可以接收网络向控制装置发送的信息;在基础网络设施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可以采用无线线网络使控制装置与指挥中心或监控中心实现信息互联;当然在城市也可以采用无线网络使控制装置与指挥中心或监控中心实现信息互联,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案可以提高通讯的可靠性。
[0047]在实际使用中,将本发明的应急门作为部件安装在墙体上,平时不用打开,紧急情况时(如火灾、地震、战争等)才打开,所以,为了防止误动作(如小孩玩耍等),需要设置手动加密设施;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各种传感器及其他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免传感器或其他部件失灵而产生误动作;显然,在现有的房屋建筑和公共汽车上安装本发明的应急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战争等),方便人们撤离房屋或交通工具,提高了安全性和撤离成功率。
[0048]为了应急门更为可靠,在上述控制系统中还可以设置故障自检模块、报警模块,当故障自检模块检测到应急门有故障时,就驱动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在有紧急情况时也可以驱动报警;显然,应急门自身的故障报警和紧急情况报警的声音可以不同,以方便人们辨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恐慌。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急门,包括门框和在所述门框中开合的门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框中还设置有在所述门面打开时呈展开状的应急装置,所述应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和/或所述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是在所述门面闭合时呈折叠状放置在所述门框的空间内的应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是滑梯,所述滑梯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和/或所述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所述自由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是充气滑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是软梯,所述软梯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和/或所述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所述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是定速下滑机构,所述定速下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和/或所述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所述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是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和/或所述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展开后为向下延伸的所述自由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和/或门面是防水防燃的门框和/或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应急门一体设置的且控制所述应急门的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应急门分开设置的且控制所述应急门的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3867103SQ20141011411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徐伟青 申请人:徐伟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