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217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培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控箱。

背景技术:
在果蔬培植时,如果需要在冬季生产出反季节的果蔬,则必须要人工供暖以达到果蔬生长的适宜温度。现在通常用大棚生产来进行反季节的果蔬生产。然而现在的大棚供暖器大多为固定结构,不方便移动。且现在的大棚供暖器多是按照大棚的棚架来设置的,不具有通用性,且这样整个大棚内的温度都比较统一,无法合理利用大棚,在一个大棚内种植不同温度需求的植物。此外,现在的大棚内的供暖装置大多只能在某几个温度值内进行温度调节,无法对温度进行连续区间范围内的调节,无法满足不同植物的不同温度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温控箱,以解决现有的大棚供暖器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本方案中的温控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蒸汽箱、水箱和控制箱;所述蒸汽箱与所述水箱之间设有中间开有通孔的第一隔板;所述水箱与所述控制箱之间设有隔绝水箱和控制箱的第二隔板;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可对水箱进行加热的温控电路;所述蒸汽箱的顶面上设有加水口和可盖住加水口的箱盖;所述蒸汽箱的侧壁上连通有用来输出水蒸气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蒸汽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包括设有外螺纹的插入端和设有内螺纹的插接端,所述插入端可与另一根喷管的插接端螺纹连接;所述喷管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温控电路包括与市电提供的交流源连接的开关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所述第二次级线圈连接有桥式整流二极管,桥式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第五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的第一支路,时基集成电路形成的第二支路,以及热敏电阻、第二可调电阻和第二电阻形成的第三支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阈值电压端连接第二可调电阻的可调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触发端连接有第一可调电阻,时基集成电路的触发端与第一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且时基集成电路的触发端通过第一可调电阻与热敏电阻连接;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耦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之间,且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有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设置在第二隔板上。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工作时,打开箱盖,通过加水口将水加入水箱中,关闭箱盖。启动控制箱,使控制箱内的温控电路对水箱进行加热,使带有热度的水蒸气上升到蒸汽箱内,水蒸气通过输出管输送到与输出管连接的喷管中,并通过喷管上的喷嘴喷出,使被喷管包围的果蔬植物接收喷嘴喷出的水蒸气使其周围的温度上升到适宜生长的温度。因为喷管可以根据需要将多根喷管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喷管可以根据大棚内不同面积的果蔬种植物包围起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通用性,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连接不同长度的喷管。因为喷嘴设置在喷管之上,包围在喷管之内的的果蔬种植物能够升高温度,而远离喷管的地方则影响较小,这样在同一个大棚内也能做到针对性地提升温度,使在一个大棚内可以培育出不同温度需求的植物。闭合开关,触发端的电压低于电源端电压的三分之一,使时基集成电路被置位,其输出端第三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使加热电阻连通开始工作,使温度上升。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被点亮,用来指示加热电阻处于工作状态。当温度达到上限时,使时基集成电路的阈值电压端的输入电压大于电源端电压的三分之二,且时基集成电路的触发端的电压必然大于电源端电压的三分之一,故时基集成电路翻转。输出端变成低电平,继电器释放,常开触点切断与之连接的加热电阻,停止加热。这时温度缓缓下降,同时第一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达到温度下限时,触发端电压又为电源端电压的三分之一,电路重新翻转,使加热电阻重新接通。如此工作下去,使温度被控制在所需区间。当把第一可调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设置在同一温度下的对应阻值时,便实现了恒温控制。调节第一可调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可以使温控箱输出的温度在区间内进行连续调节。进一步,所述输出管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上。方便通过四个不同方向的输出管将水蒸气输送向不同的方向。进一步,所述喷嘴外设有可盖住喷嘴的喷嘴盖。方便根据需要,将喷管上的一些喷嘴用喷嘴盖盖住,调节水蒸气喷射的密度,以调节喷管包围区域内的温度高低。进一步,所述控制箱的底端设有脚轮。方便移动整个温控箱。进一步,所述脚轮为万向轮。方便温控箱能够进行各个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所述控制箱的外表面设有用来调节温度的调节按钮。通过调节调节按钮,可以将水蒸气的温度调节到适于果蔬植物的生长温度。进一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连接有指示灯。当开关闭合时,指示灯点亮,通过指示灯可以查看温控箱是够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控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1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蒸汽箱1、水箱2、控制箱3、箱盖4、仪表盘5、调节按钮6、脚轮7、输出管8、喷管9、喷嘴10、喷嘴盖11。说明书附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变压器T、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第二电容C2、开关S、时基集成电路NE555、继电器K、常开触点K-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稳压管VD1、指示灯EL、加热电阻RL。如图1所示:温控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蒸汽箱1、水箱2和控制箱3;蒸汽箱1的顶面上开有用来加水的加水口,蒸汽箱1的顶面上铰接有可可盖住加水口的箱盖4;蒸汽箱1与水箱2之间焊接有中间开有通孔的第一隔板;通孔的大小与加水口的大小相匹配。使水箱2内的水在不影响加水的情况下,尽可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加热,使水能够快速变成水蒸气。水箱2与控制箱3之间设有隔绝水箱2和控制箱3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金属板。蒸汽箱1的四个侧壁上连通有四个不同方向的用来输出水蒸气的输出管8;输出管8远离蒸汽箱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管9;喷管9包括设有外螺纹的插入端和设有内螺纹的插接端,插入端可与另一根喷管9的插接端螺纹连接;喷管9上设有多个喷嘴10。喷嘴10外的喷管9上连接有可盖住喷嘴10的喷嘴10盖11。方便根据需要,将喷管9上的一些喷嘴10用喷嘴10盖11盖住,调节水蒸气喷射的密度,以调节喷管9包围区域内的温度高低。控制箱3的底端安装有脚轮7。其中,脚轮7为万向轮。方便温控箱能够进行各个方向的移动。控制箱3的外表面设有用来调节温度的调节按钮6。调节按钮6的上方安装有可用来显示指示灯和温度的仪表盘5通过调节调节按钮6,可以将水蒸气的温度调节到适于果蔬植物的生长温度。控制箱3内安装有可对水箱2进行加热的温控电路。如图2所示,温控电路中,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通过开关S连接由市电提供的交流源。加热电阻RL与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通过开关S串联在交流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连通有用来指示开关S闭合的指示灯EL。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连接有桥式整流二极管BUR。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形成的第一串联支路;第五电阻R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电阻R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形成的第二串联支路;时基集成电路NE555形成的第三串联支路;热敏电阻RT、第二可调电阻RP2和第二电阻R2形成的第四串联支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均可正向导通,且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为红色,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第四脚和第八脚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正极输出端,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第一脚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负极输出端,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第五脚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至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负极输出端。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输出端第三脚耦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一电阻R1之间且连接稳压管VD1的阴极和继电器K的一端,稳压管VD1的另一端和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至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负极输出端。热敏电阻RT和第二可调电阻RP2之间耦接有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可调电阻RP1的一端,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BUR的负极输出端。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触发端第二脚,第二可调电阻RP2的可调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阈值电压端第六脚。220V市电经过变压器T降压、桥式整流二极管BUR整流、第二电容滤波后为整个温控电路供电。闭合开关S,M点的电位低于三分之一的电源电压,触发端第二脚的电压低于电源端第八脚电压的三分之一,使时基集成电路NE555被置位,输出端第三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吸合,常开触点K-1闭合,使加热电阻RL连通开始工作,使温度上升。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被点亮,用来指示加热电阻RL处于工作状态。当温度达到上限时,N点的电位必然上升,使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阈值电压端第六脚的输入电压大于电源端第八脚电压的三分之二,且时基集成电路NE555的触发端第二脚的电压必然大于电源端第八脚电压的三分之一,故时基集成电路NE555翻转。输出端第三脚变成低电平,继电器K释放,常开触点K-1切断与之连接的加热电阻RL,停止加热。这时温度缓缓下降,同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开始发光。达到温度下限时,M点的电位又为电源端电压的三分之一,电路重新翻转,使加热电阻RL重新接通。如此工作下去,使温度被控制在所需区间。当把第一可调电阻RP1和第二可调电阻RP2设置在同一温度下的对应阻值时,便实现了恒温控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