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73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HS)和报警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稳压管(VT1)、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所述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同时,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接地,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2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蜂鸣器(B)、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稳压管(VT1)的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蜂鸣器(B)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蜂鸣器(B)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处理器的引脚11和引脚9均与稳压管(VT1)的引脚1 连接,处理器的引脚2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0连接,第三电容(C3)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8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处理器的引脚14与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连接,同时处理器的引脚14、第七电阻(R7)、第十电容(C10)和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依次连接,所述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与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容(C11)之间的线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8、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容(C11)、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依次连接,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连接在第九电阻(R9)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的线路上,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3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C2)与处理器的引脚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三电阻(R3)、第八电容(C8)、处理器的引脚13依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依次连接,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6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5连接,第六电容(C6)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3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2连接,第六电阻(R6)并联在第六电容(C6)两端,第八电阻(R8)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0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