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452发布日期:2019-02-12 23: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自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楼宇和工厂的安全保障主要靠监控设备和保安人员人工巡逻来实现,监控设备为固定的安装位置,其监控往往存在死角,保安人员人工巡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来不及发出警报,只能起到震慑作用,在夜间巡逻时通常不如红外热像探测头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保机器人,能够起到监控设备与远程流动巡逻的双重效果。

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和车体,所述车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车体外套有防撞圈,所述车体内安装有红外热像探测头、扬声器、储存卡、gps定位器、电子探测狗、sim卡槽、遥控装置、小型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内存卡内安装有电子设备识别标记系统。

优选的,所述防撞圈为双层韧性橡胶套圈。

优选的,所述车体顶部安装有外置天线。

优选的,所述车体顶盖上安装有弹性复位器,所述弹性复位器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器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器靠近车体外边缘的一端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车体内的齿轮轴上安装有齿轮轴弹簧,所述弹性复位器靠近车体中心的一端通挂载于车体内的挂钩上,受到齿轮轴弹簧弹力作用,弹性复位器挂载时处于绷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前端安装有车头灯。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标识系统中,安保机器人之间通过预先的标识,可完成联机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既有监控设备的远程监控能力,同时具备人工巡逻的流动性,安保人员远程监控操作方便,人员安全系数高,同时设置有sim卡槽的车体方便安插sim卡,通过网络对安保机器人进行远距离遥控,突破了遥控距离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体1、外置天线2、防撞圈3、红外热像探测头4、扬声器5、弹性复位器6、车头灯7、摄像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包括:遥控器和车体1,所述车体1为圆盘状结构,车体1外套有防撞圈3,所述车体1内安装有红外热像探测头4、扬声器5、储存卡、gps定位器、sim卡槽、遥控装置、电子探测狗、小型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内存卡内安装有电子设备识别标记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撞圈3为双层韧性橡胶套圈;所述车体1顶部安装有外置天线2;所述车体顶盖上安装有弹性复位器6,所述弹性复位器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车体1内安装有摄像头8和车头灯7。

实施例1

白天巡逻时,开启摄像头和电子探测狗,将电子探测狗所探测到的已知电子设备通过电子设备标记系统进行标记,区分已识别设备和未识别设备;

夜间巡逻时,根据需求开启红外热像探测头4或车头灯7与电子探测狗,通过红外热与电子探测狗双重的探测方式巡逻,对于闯入者进行识别与驱逐。

实施例2

将多台安保机器人进行相互标识,巡逻时将多台安保机器人的覆盖领域进行叠加,扩大覆盖领域的同时安保机器人之间相互联机,巡逻区域不会相互覆盖。

实施例3

车体背部的弹性复位器一端通过带弹簧的齿轮轴固定于车体,另一端通过挂钩勾紧车体,车体翻车时,释放挂钩弹性复位器受到弹簧弹力作用将车体弹起翻面,完成自我翻转功能。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发明,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发明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发明,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自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自动巡逻安保机器人,包括:遥控器和车体,所述车体为圆盘状结构,车体外套有防撞圈,所述车体内安装有红外热像探测头、扬声器、储存卡、GPS定位器、SIM卡槽、遥控装置、电子探测狗、小型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内存卡内安装有电子设备识别标记系统,既有监控设备的远程监控能力,同时具备人工巡逻的流动性,安保人员远程监控操作方便,人员安全系数高,同时设置有SIM卡槽的车体方便安插SIM卡,通过网络对安保机器人进行远距离遥控,突破了遥控距离的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姜长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风行者健康速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1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