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498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水机控制电路,特别是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



背景技术:

冷水机是目前市场比较常见常用的冷冻设备,生产制造厂家也层出不穷,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情况也良莠不齐。而体现冷水机的质量,除了从做工品质,材料品质参考之外,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参考冷水机的制冷效率情况。目前冷水机的制冷效率的测定计算,都依赖于品检人员等专业人员人工测量。这种方式,测量效率低,反馈周期长,不利于设备的及时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通过设置数据采集的方式自动获取设备运行状况,缩短反馈周期,提高设备的监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包括水泵、风机、压缩机、加热组件和警报器、旁通阀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触摸屏显示模块,并通过485通讯模块与外部上位机及下位机信号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开关量输出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有驱动接触器,所述驱动接触器用于触发冷水机的水泵输出、风机输出、压缩机输出、加热组件输出、报警器输出或旁通阀输出。

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DC24V开关电源,所述DC24V开关电源通过带隔离稳压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

上述结构中,所述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相序电源检测模块、水泵故障检测模块、风机故障检测模块、压缩机故障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水位检测模块、水流检测模块、远程控制输入模块或加热故障模块接入所述中央处理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上述结构中,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的触摸屏显示模块,所述触摸屏显示模块包括设定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设定单元用于温度设定、故障信息设定并将设定的信息传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温度、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或控制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通过设置数据采集的方式自动获取设备运行状况,缩短反馈周期,提高设备的监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自动计算制冷效率的冷水机,包括水泵、风机、压缩机、加热组件和警报器、旁通阀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触摸屏显示模块,并通过485通讯模块与外部上位机及下位机信号相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开关量输出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有驱动接触器,驱动接触器用于触发冷水机的水泵输出、风机输出、压缩机输出、加热组件输出、报警器输出或旁通阀输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DC24V开关电源,DC24V开关电源通过带隔离稳压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相序电源检测模块、水泵故障检测模块、风机故障检测模块、压缩机故障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水位检测模块、水流检测模块、远程控制输入模块或加热故障模块接入中央处理器。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冷水机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触摸屏显示模块,触摸屏显示模块包括设定单元和显示单元,设定单元用于温度设定、故障信息设定并将设定的信息传送至中央处理器;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温度、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或控制状态。

带隔离稳压电路通过连接外部DC24开关电源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电源;中央处理器通过485通讯电路与外部上位机及下位机实现MODBUS-RTU通讯,这样,冷水机的控制电路可做从站也可做主站;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电路,检测冷水机各部位的运行状态,可设置常开和常闭,当输入信号发生电平改变时(设置常开为低电平正常、高电平异常,设置常闭相反),判断为相应的故障发生,把信号映射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程序逻辑,做出相应的处理及输出;开关量输出信号处理电路为控制输出,通过驱动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来控制相应的压缩机、水泵、风机等输出以及指示输出;温度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值,通过模数转换成中央处理器可识别的数字值,用作程序的逻辑运算条件;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