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孵化器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0769阅读:18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孵化器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孵化器有原始意义上的层面,也有引申意义上的层面。本义上是指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又名孵化机、孵化设备。现有技术中,孵化设备的种类繁多,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孵化器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电池、开关、电容、第一电位器至第四电位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加热管、加湿器、热敏电阻、湿敏电阻和六非门集成芯片组成,电池的正极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湿敏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的第二端同时与电容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六非门集成芯片中第四非门的输出端和第六非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非门的输出端与第六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非门的输入端与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第五非门的输入端与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湿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第一非门和第三非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的输入端与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与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联在加热管的交流电源回路中,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联在加湿器的交流电源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孵化器自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六非门集成芯片和三极管进行控制,其控制精确,灵敏度高,能够设定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范围,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池E、开关S、电容C、第一电位器RP1至第四电位器RP4、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加热管JR、加湿器JS、热敏电阻RT、湿敏电阻RS和六非门集成芯片A1-A6组成,电池E的正极与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电池E的负极同时与电容C的第一端、第二继电器J2的第一端、湿敏电阻RS的第一端、第一继电器J1的第一端和热敏电阻RT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的第二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第四电位器RP4的第一端、第三电位器RP3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J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同时与六非门集成芯片中第四非门A4的输出端和第六非门A6的输出端连接,第五非门A5的输出端与第六非门A6的输入端连接,第四非门A4的输入端与第三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连接,第五非门A5的输入端与第四电位器RP4的滑动端连接,第三电位器RP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位器RP4的第二端和湿敏电阻RS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J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同时与第一非门A1和第三非门A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A2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A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A1的输入端与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第二非门A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和热敏电阻RT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开关J1-1串联在加热管JR的交流电源回路中,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开关J2-1串联在加湿器JS的交流电源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路中由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热敏电阻RT、第一三极管VT1、第一继电器J1和加热管JR组成温度自动控制电路,当热敏电阻RT检测到孵化器的孵化室内温度过低时,通过第一非门A1至第三非门A3的电平升高,触发第一三极管VT1导通,第一继电器J1动作,加热管JR通电加热,第一电位器RP1设定温度上限,第二电位器RP2设定温度下限,由第三电位器RP3、第四电位器RP4、湿敏电阻RS、第二三极管VT2、第二继电器J2和加湿器JS组成湿度控制电路,湿度控制电路的原理与温度控制电路的原理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