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7486发布日期:2018-07-20 11: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验室废水,其通常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因实验室的不同,废水中可能含有化学制剂、动物器官等,这些直接排放至水体,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该集水装置建造在室外,可避免实验废水的异味影响实验室,同时,该集水装置采用外池和内池相结合的方式,外池采用混凝土池,内池采用具有抗腐蚀性的pp池。在建造时,因外池与外池盖之间不可能完全密封,因而在雨天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渗雨问题,故将外池内壁和内池外壁之间保留间隔,使得外池渗入的遇水流入间隔而不会流入pp池,避免雨水和废/污水混合,遇水直接排放,废水留下作后续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包括外池和位于该外池内的内池,外池上设有外池盖,内池上设有内池盖,内池外壁和外池内壁之间具有间隔,外池上设有排水口,内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内池上设有用于连接实验室废水排放管的进液口,

所述的间隔内设有排污管、泵、控制箱,排污管一端连通内池内,另一端连接泵,泵连接排出管,排出管伸出至外池外,

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至设于实验室内的控制中心,并将结果通过控制中心的显示屏显示,

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控制中心将接收的结果传递至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具有控制泵启动/停止的控制按钮,控制中心接收控制按钮传递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泵启动/停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外池为混凝土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内池为pp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远程控制终端为手机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集水装置建造在室外,可避免实验废水的异味影响实验室,同时,该集水装置采用外池和内池相结合的方式,外池采用混凝土池,内池采用具有抗腐蚀性的pp池。在建造时,因外池与外池盖之间不可能完全密封,因而在雨天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渗雨问题,故将外池内壁和内池外壁之间保留间隔,使得外池渗入的遇水流入间隔而不会流入pp池,避免雨水和废/污水混合,遇水直接排放,废水留下作后续处理。

此外,液位传感器适时检测pp池内的液位并将液位数据传递至控制中心、手机端,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在实验室内的控制中心可通过显示屏显示传感器的检测结构,从而可实现监测的同时进行模拟教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包括外池1和位于该外池内的内池3,外池上设有外池盖2,内池上设有内池盖4,内池外壁和外池内壁之间具有间隔,外池上设有排水口11,内池内设有液位计6。

内池上设有用于连接实验室废水排放管的进液口5。

所述的间隔内设有排污管9、泵8、控制箱7,排污管一端连通内池内,另一端连接泵,泵连接排出管10,排出管伸出至外池外以连接后续废水处理设备。

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至设于实验室内的控制中心,并将结果通过控制中心的显示屏显示。

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控制中心将接收的结果传递至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具有控制泵启动/停止的控制按钮,控制中心接收控制按钮传递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泵启动/停止。

外池为混凝土池。

内池为pp池。

远程控制终端为手机端,具体如手机端内置app控制软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集水池的使用效果,可在进液口和排污管之间的内池内部设置过滤网,将内池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区域,可对废水作预先过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控制中心、远程控制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交互信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可远程控制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用智能集水装置,包括外池和内池,内池和外池之间具有间隔,内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间隔内设有排污管、泵、控制箱,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将结果传递至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中心反馈结果至控制箱。集水装置建造在室外,采用外池和内池相结合的方式,外池采用混凝土池,内池采用具有抗腐蚀性的PP池,使得外池渗入的遇水流入间隔而不会流入PP池,避免雨水和废/污水混合,雨水直接排放。此外,液位传感器适时检测PP池内的液位并将液位数据传递至控制中心、手机端,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在实验室内的控制中心可通过显示屏显示传感器的检测结构,从而可实现监测的同时进行模拟教学。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华;曹燕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欣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5
技术公布日:2018.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