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调节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3018发布日期:2018-09-08 00:1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在线生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调节器测试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供电电源一般由发电机、整流器、调节器和蓄电池四部分组成。汽车发电机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由汽车发动机带动发出直流电或交流电,提供汽车所需的电能。现代汽车的发电机都是交流发电机,它发出的交流电需经整流器转变成单向脉动电流。

发动机的转速不是恒定的,所以会造成发电机输出电压的不稳定,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随发动机的转速大小而变化,因而整流后的单向脉动电压也随发动机的转速大小而变化,这对汽车上的各类用电电器十分有害。这时就需要一个电子装置去控制发电机,使得汽车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发电机都能输出较稳定的电压,同时为此这个电子装置还需要有逆流截断功能,这个电子装置我们称调节器。

调节器电特性参数测试是调节器成品生产检测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国内汽车电器生产厂商或用手工控制测试或采用进口的性能测试系统进行产品性能检测。手工控制测试操作麻烦,测量时间长,性能检验常常滞后生产加工,造成生产效率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而采用进口的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则价格昂贵,电性能测试装置及系统的功能不能满足特殊的参数检测要求,因此生产厂家和使用厂家迫切需要一种检测调节器质量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调节器测试装置可电压检测、电流检测、矩阵切换控制、激光打标控制、伺服行走控制功能的一种车用调节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调节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其要点是在于其包括:

一矩阵切换控制电路:用于测试被测调节器各种测试参数的测试矩阵切换控制,实现对调节器的连接切换控制;

一探针采集接口电路:用于采集被测调节器的各个信号采集;

一伺服行走控制电路:实现对放料起始位到测试位、打标位之间的精准行走控制;

一夹具气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被测调节器夹具的气动控制;

一气源:提供气缸驱动控制能源;

一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测试调节器的漏电流,电容测试,测出结果与设定合格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合格;

一电压检测电路:调节器的电压测试,测试结果与设定合格的电压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合格;

一电子负载;提供测试调节器部分参数需要的负载;

一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调节器部分参数需要的信号源;

一激光打标控制电路:用于对测试合格的调节器进行激光打标操作控制;

一微处理器:对上述矩阵切换控制电路、探针采集接口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子负载、信号发生器、激光打标控制电路、夹具气动控制电路、伺行走控制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计算、处理,是软件控制的核心部分;

一夹具气动控制电路:控制探针与被测调节器的互通连接;

一上位机:其通过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微处理器的参数进行界面显示、设置和查看;

一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各模块提供所需的直流电。

它按如下线路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矩阵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子负载、信号发生器、激光打标控制电路、伺服行走控制电路、夹具气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连接,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夹具气动控制电路与气源连接,矩阵切换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子负载、信号发生器、探针采集接口电路、电源电路连接。

作为优先,一伺服行走控制电路:对于调节器在放料起始位、测试位、打标位行走进行控制;

作为优先,通讯模块是rs422通讯模块。

作为优先,进行双工位测试,相应的,伺服行走控制与夹具气动控制、探针采集接口为双工位独立,其余控制为共用,实现减少伺服行走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调节器测试分选排列装置主要由机柜、信号装置、电源、专用电流电压测量电路、控制箱、激光打标机、工控机等组成,而本发明是该装置上的测试控制系统,它能实现调节器测试装置频率检测、电压检测、漏电流检测、激光打标控制,即能使调节器测试装置快速自动地对调节器的电性能好坏进行自动测试、识别,在合格的调节器上打印标记,并将测试、判断、比较控制数据保存到上位机通用标准数据库里,同时显示在上位机显示界面上,并根据数据自动生成报表。测出的数据可用来判断调节器的性能、质量指标,并根据测试数据的结果实现对调节器质量测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它为填补车用调节器生产检测设备的空白解决了关键部件,而且造价低,代替进口;能使调节器刷试装置在15秒时间里完成二十余项的参数测试,极大地缩短了测试周期,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控制框图,图2是双工位测试系统位置示意图

图1中:10-电源电路,20-微处理器,30-矩阵切换控制电路,40-探针采集接口电路,50-调节器,60-电子负载,70-信号发生器,80-电压测试电路,90-电流测试电路,100-夹具气动控制电路,110-气源,120-伺服行走控制电路;130-激光打标控制电路,140-rs422通讯模块,150-上位机

图2中:双工位测试系统位置示意图,11-左放料位,12-左打标位,13-左测试位,21-右放料位,22-右打标位,23-右测试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图1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它包括:

一矩阵切换控制电路30:用于测试被测调节器50各种测试参数的测试矩阵切换控制,实现对调节器的测试;

一探针采集接口电路40:用于采集被测调节器50的各个信号采集;

一电子负载60;提供测试调节器50部分参数需要的负载;

一信号发生器70:提供测试调节器50部分参数需要的信号源;

一电压检测电路80:调节器50的电压测试,测试结果与设定合格的电压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合格;

一电流检测电路90:用于测试调节器50的漏电流测试,测出结果与设定合格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合格;

一夹具气动控制电路100:控制探针与被测调节器50的互通连接;

一气源110:提供气缸驱动控制能源;

一伺服行走控制电路120,实现调节器50起始放料位到测试位、打标位的精准行走控制;

一微处理器20:对上述矩阵切换控制电路30、探针采集接口电路40、电流检测电路90、电压检测电路80、电子负载60、信号发生器70、激光打标控制电路130、夹具气动控制电路100、伺行走控制电路120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计算、处理,是软件控制的核心部分;

一上位机150:其通过通讯模块140与微处理器20连接,用于对微处理器的参数进行界面显示、设置和查看;

一电源电路10:用于为上述各模块提供所需的直流电;

一激光打标控制电路130:用于对测试合格的调节器50进行激光打标操作控制;

上述各电路中,微处理器20分别与矩阵控制电路30、电流检测电路90、电压检测电路80、电子负载60、信号发生器70、激光打标控制电路130、伺服行走控制电路120、夹具气动控制电路100、电源电路10连接,通讯模块140与上位机150连接,夹具气动控制电路100与气源110连接,矩阵切换控制电路30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90、电压检测电路80、电子负载60、信号发生器70、探针采集接口电路40、电源电路10连接。

图1图2上述实施例应用在调节器测试系统上进行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放置被检测的调节器50于调节器测试系统装置的左放料起始位11上,按测试启动键后,伺服行走控制电路120通过滑杆行走至左测试位13。

第二步:左夹具下压、侧压、电刷气缸动作,探针采集接口电路40与调节器50实现物理连通。

第三步:开始测试,依据上位机测试项目:接触测试、静态消耗、静态消耗、磁场漏电流、相输入电流、切入转速、辅助负载、灯端唤醒电压、灯端饱和压降、计时器、低电压报警、磁场导通电阻、磁场过流保护、负载响应控制、调节电压、高电压响应、自起动、静态热阻等,开启测试工作流程。

第四步:测试项目流程可自由设置:测试设备通过用户创建自己的程序,包含所有的测试项目和适应不同的试验项目先后执行的新组合次序。每个测试项目都通过矩阵切换电路30实现与信号发生器70、电子负载60、电压检测电路80、电流检测电路90不同测试任务进行相应切换控制,实现对上述多功能参数的测试。

第五步:微处理器20通过通讯电路将测试信号送至上位机150显示,并根据需要查询、记录、打印。

第六步:当所有测试项目检测都结束后,一是合格,二是不合格,微处理器20依据测试结果,对伺服行走控制电路120进行控制,对检测合格的行走至左打标位12,对检测不合格的退回到放料起始位。

第七步:对合格的调节器50进行激光打标编号操作,使用激光打标控制电路130对测试合格的调节器在规定的位置打上生产的日期;

第八步:对于打标后的调节器50退回到左放料起始处11,一个测试完成。

开启下一个调节器的测试。

作为优选,如图2,相对于单工位的调节器测试时,伺服行走的前进与后退这两个先占用一部分时间,左测试位在测试时,右放料位可进行调节器上料,并在左测试过程中行走至右测试位,等待测试。双工位测试时可节约伺服行走的时间,加快测试周期与效率。

作为优选,双工位测试分别提供两套夹具气功控制电路与伺服行走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探针采集接口电路,实现对调节器的双工位测试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