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3115发布日期:2019-01-29 17:0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物联网饮水机。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卫生,我们总是把生水烧开后,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才能饮用。由于有这个冷却过程,想喝水就不是很方便。因此一种能快速冷却开水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实现不用等待就能喝到温度合适的开水。目前也公开了一种有冷却功能的饮水机,但是其冷却效果并不理想,且其体积也比较大,安装使用并不方便。且目前普通饮水机,只具有一般的电器控制功能,没有网络功能,无法形成数据上传,上级主管理部门无法监视饮水机的运行情况及水质情况,基层检查部门也无法把每台饮水机水质检查数据上传到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自来水连接、能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的物联网饮水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开水龙头、热开水龙头、加热罐、热交换器、物联网控制器、电磁阀、水质检测装置、过滤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和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流量检测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的出水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质检测装置的出水口与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电磁阀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的自来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的自来水出口与加热罐的下部进水口连接,加热罐顶部设有两个出水口,加热罐的一个出水口与热开水龙头连接,加热罐的另一个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的开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开水出口与温开水龙头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密封板和双螺旋板,所述双螺旋板安装在密封板上,双螺旋板通过螺旋方式安装在密封板上并构成自来水通道和开水通道,所述密封板包括后密封板和前密封板,双螺旋板位于后密封板和前密封板之间,后密封板和前密封板通过连接螺杆固定连接(夹紧固定),前密封板对应双螺旋板首端焊接有自来水进口和开水出口,前密封板对应双螺旋板末端焊接有自来水出口和开水进口,开水和自来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包括控制板、运行状态显示器和物联网通讯模块,所述的控制板分别与水质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电磁阀、加热罐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双螺旋板为食品级不锈钢,双螺旋板展开长度为10-20米,后密封板和前密封板之间的距离为30-60毫米。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余氯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所述余氯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板连接。

所述加热罐包括罐体、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罐体上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装置均设置于罐体内。

所述饮水机数量为多个,每个饮水机中的物联网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热交换器的双螺旋板通过螺旋方式安装在密封板上并构成自来水通道和开水通道,通过螺旋管可达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且螺旋结构可节约空间。本发明通过物联网控制器和水质检测装置对饮水机进行检测和控制,可通过物联网数据上传功能,让管理或使用人员知道饮水机的运行状态,水质情况等数据。本发明中的饮水机具有物联网通讯功能,物联网饮水机可以把饮水运行数据自动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卫生监督部门把检测的数据自动或人工上传到网络系统,便于卫生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用户等监控管理。本发明能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两种开水。饮水机的水质、运行状态等数据可通过物联网上传到管理平台,方便管理查询。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物联网饮水机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之一种物联网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左视图状态)。

在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温开水龙头,2-热开水龙头,3-加热罐,4-热交换器,5-物联网控制器,6-电磁阀,7-水质检测装置,8-过滤装置,9-流量检测装置,10-进水管,41-后密封板,42-前密封板,43-双螺旋板,44-自来水进口,45-开水出口,46-开水进口,47-自来水出口,48-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包括温开水龙头1、热开水龙头2、加热罐3、热交换器4、物联网控制器5、电磁阀6、水质检测装置7、过滤装置8、流量检测装置9和进水管10。所述温开水龙头1、热开水龙头2、加热罐3、热交换器4、物联网控制器5、电磁阀6、水质检测装置7、过滤装置8、流量检测装置9和进水管10均设置于饮水机壳中。

所述进水管10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10另一端与流量检测装置9的进水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9的出水口与过滤装置8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8的出水口与水质检测装置7的进水口连接,水质检测装置7的出水口与电磁阀6的进水口连接,电磁阀6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出口与加热罐3的下部进水口连接,加热罐3顶部设有两个出水口,加热罐3的一个出水口与热开水龙头2连接,加热罐3的另一个出水口与热交换器4的开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开水出口与温开水龙头1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4包括密封板和双螺旋板43,所述双螺旋板43安装在密封板上,双螺旋板43通过螺旋方式安装在密封板上并构成自来水通道和开水通道,所述密封板包括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双螺旋板43位于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之间,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通过连接螺杆48固定连接(夹紧固定),前密封板42对应双螺旋板首端焊接有自来水进口44和开水出口45,前密封板42对应双螺旋板末端焊接有自来水出口47和开水进口46,自来水进口44和自来水出口47分别与自来水通道相贯通,开水出口45和开水进口46与开水通道相贯通,自来水进口44和开水出口45位于密封板中部,开水和自来水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双螺旋板43为食品级不锈钢,双螺旋板43展开长度为10-20米,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之间的距离为30-60毫米。不锈钢的钢板厚度为0.3-0.8毫米,双螺旋板43的间隔为3-5毫米。

所述的物联网控制器5通过导线分别与水质检测装置7、流量检测装置9、电磁阀6和加热罐3连接;物联网控制器5包括控制板、运行状态显示器和物联网通讯模块,所述运行状态显示器可显示开水温度,流量,联网等参数,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可上传数据到服务器和下载服务器上的数据,所述控制板为cpu或者单片机类控制系统,所述运行状态显示器为输入输出显示屏,所述的控制板分别与水质检测装置7、流量检测装置9、电磁阀6、加热罐3接。所述水质检测装置7包括余氯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所述余氯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水质检测装置7和流量检测装置9可为现有的水质检测装置和流量检测装置。物联网控制器可控制与其连接的设备的工作,并保存各个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物联网控制器可为nb-iot物联网通信模块。物联网控制器设有控制部分、信号输入输出部分、显示部分和数据上传部分,水质检测装置设有检测电极和信号输出,流量检测装置设有传感器和信号输出。通过网络信号将信息进行传递。所述饮水机数量为多个,每个饮水机中的物联网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管理部门的电脑也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加热罐3包括罐体、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超温保护装置、超压保护装置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罐体上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超温保护装置、超压保护装置和水位检测装置均设置于罐体内,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超温保护装置、超压保护装置和水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板连接。所述加热罐3可为现有的加热罐。所述过滤装置8可为现有的滤芯。滤芯是饮水机的重要耗材,有额定用水吨位限制,通过流量计传感器计算出使用了多少吨数水,从而达到监控目的。通过设置各种传感器可使得饮水机水质检测很多参数,如余氯、ph值、浑浊度等等,这些可以自动检测,能自动检测的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把数据送到物联网控制器,再传到服务器存储。不能自动检测的参数,通过客服端口(卫生监督部门电脑)传入服务器中心存储。

工作过程:连接好水电,接通饮水机电源。物联网控制器给进水电磁阀通电,电磁阀打开。自来水经过流量检测装置、过滤装置、水质检测装置、电磁阀和热交换器进入加热罐,打开热开水龙头或温开水龙头,当有水从龙头流出,则表示加热罐已经充满自来水。当进水电磁阀通电时间达到设定值(或者当加热罐中的水位检测装置将数据传送给物联网控制器时,物联网控制器再控制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停止通电,电磁阀关闭,加热罐与外部自来水管路断开,物联网控制器控制加热罐中的加热管通电,加热管通电后,对自来水加热。当加热罐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达到100℃时,物联网控制器控制加热管断电,并显示可以饮用的提示。打开热开水龙头,物联网控制器收到龙头打开信号,给进水电磁阀通电,自来水通过热交换器进入加热罐,把热开水从龙头压出。如果打开温开水龙头,物联网控制器收到龙头打开信号,给进水电磁阀通电,自来水通过热交换器被加热,进入加热罐,热开水经过热交换器被冷却,从温开水龙头流出。由于热开水与自来水在热交换器内部被双螺旋板隔开,热开水与自来水不会混合,保证温开水的卫生。由于双螺旋板为螺旋结构,故可使热水达到很好的冷却效果。又由于不锈钢板的传热作用,热开水被冷却,自来水被加热。实现立即饮用,节能降耗的功能。当开水不断流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低于95℃时,物联网控制器控制进水电磁阀断电。加热罐与外部自来水管路断开,全部龙头没有开水流出。同时加热管通电,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达到100℃时,物联网控制器给加热管断电,不断自动工作。物联网控制器检测到的温度,水质,运行状态等参数,可通过网络上传到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