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6559发布日期:2018-11-09 21:07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小损耗线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



背景技术:

线性电源由于简单可靠在一些场合被大量的使用,比如充电器的预充电部分,但是传统的线性电源压降全部损耗在晶体管上,这样容易造成电源损耗大,电路元器件利用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其是通过调整输入电压来实现低电压压差的线性稳压电源,可大幅度减小损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开关直流电源、负载保护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光电耦合器、恒流或恒压的线性电源、集成芯片,开关直流电源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一电容与负载保护电源并联,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串联,第一三极管与第二电阻并联,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串联,恒流或恒压的线性电源与第三电阻串联,光电耦合器的一号引脚与第四电阻相连,第四电阻的二号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与第四电阻串联,集成芯片的一号引脚与光电耦合器的二号引脚相连,集成芯片的二号引脚与第十电阻相连,集成芯片的三号引脚与第五电阻相连,集成芯片的四号引脚与第二二极管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与第二电容串联,第二电容与集成芯片并联,第三电容与第五电阻串联,第八电阻与第十一电阻串联,第十一电阻与第七电阻并联,第七电阻与第十电阻串联,第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九电阻相连,第九电阻与第十二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为电源输出滤波电容。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通过对回路中晶体管上的电压取样,经过负反馈控制(即当此L-端电压过高时,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输入端的电压降低,从而降低晶体管的电压), 从而减小晶体管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包括开关直流电源POWER、负载保护电源LOA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U1、恒流或恒压的线性电源U2、集成芯片U2A,开关直流电源POWER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一电容C1与负载保护电源LOAD并联,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源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栅极相连,恒流或恒压的线性电源U2与第三电阻R3串联,光电耦合器U1的一号引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第四电阻R4的二号引脚与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与第四电阻R4串联,集成芯片U2A的一号引脚与光电耦合器U1的二号引脚相连,集成芯片U2A的二号引脚与第十电阻R10相连,集成芯片U2A的三号引脚与第五电阻R5相连,集成芯片U2A的四号引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与第二电容C2串联,第二电容C2与集成芯片U2A并联,第三电容C3与第五电阻R5串联,第八电阻R8与第十一电阻R11串联,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七电阻R7并联,第七电阻R7与第十电阻R10串联,第十电阻R10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九电阻R9相连,第九电阻R9与第十二电阻R12并联。

第一电容C1为电源输出滤波电容,为开关电源的输出滤波电容。

第二电阻R2为电流取样电阻,用于线性稳压电源的电流控制。

第一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方便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负载接入,第一三极管处于放大区时,第一三极管上的电压(L-)即为开关电源的电压减去输出负载电压,此电压越大,第一三极管损耗越大,为了降低此压降,就要降低开关电源的电压,此电路通过对第一三极管上电压采样,通过第二三极管对开关电源电压反馈做补偿,从而实现控制第一三极管上电压的效果。简易的线性电源减小损耗线路通过对回路中晶体管上的电压取样,经过负反馈控制(即当此L-端电压过高时,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输入端的电压降低,从而降低晶体管的电压), 从而减小晶体管的损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