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481发布日期:2018-11-02 20: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许多抽油机井需要使用到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例如,集中式油井。

发明人在研究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一些智能油井控制设备存在功能较少、智能化程度低、电路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该智能油井控制设备功能较多、智能化程度高、电路保护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该智能油井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总断路器、多功能电表以及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功能电表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控制器外接后台上位机,向所述后台上位机上传数据;所述总断路器连接所述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

所述控制支路包括:支路断路器、复合开关以及共补电容;其中,所述支路断路器连接所述总断路器,所述复合开关连接所述支路断路器,所述共补电容接入所述复合开关;所述复合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所述复合开关外接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总断路器与所述支路断路器之间的电路上取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断路器为塑壳断路器,所述支路断路器为微型断路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225A,所述支路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63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总断路器、多功能电表以及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功能电表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控制器外接后台上位机,向所述后台上位机上传数据;所述总断路器连接所述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能够拓展连接多台工作电机,实现对多个抽油机井控制,有利于实现多抽油机井集中控制。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通过设置多个所述保护电路,实现了相掉电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不易烧毁工作电机,起到工作电机保护作用。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具有智能化程度高、保护功能强、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电路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该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抽油机井的至少一个工作电机。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1的构造图。如图1中所示意的,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1包括:控制器、总断路器、多功能电表以及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功能电表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控制器外接后台上位机,向所述后台上位机上传数据;所述总断路器连接所述一条或者多条控制支路。

所述控制支路包括:支路断路器、复合开关以及共补电容;其中,所述支路断路器连接所述总断路器,所述复合开关连接所述支路断路器,所述共补电容接入所述复合开关;所述复合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所述复合开关外接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总断路器与所述支路断路器之间的电路上取电。

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复合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还用于从所述多功能电表获取用电量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后台上位机。通过所述后台上位机可以实时监测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1和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工作状况,还可以实时获取用电量等数据,以及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等。

通过所述复合开关进行过零投切、电压缺相保护、电源缺相保护、欠压保护、自诊断故障保护、空载保护、停电保护等,有利于实现对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智能控制以及应急情况下的智能反应。通过所述共补电容实现三相共补,使得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工作电压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断路器为塑壳断路器,所述支路断路器为微型断路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225A,所述支路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63A。

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电路构造图。如图2中所示意的,断路器QF1为总断路器,断路器QF2为支路断路器。

第一火线A从变压器200接出后依次连接计量电流互感器TA3和采样电流互感器TA2,然后接入断路器QF3;第二火线B从变压器200接出后连接计量电流互感器TA4,然后接入断路器QF3;第三火线C从变压器200接出后连接计量电流互感器TA5,然后接入断路器QF3;变压器200外接电抗器L1、电抗器L2以及电抗器L3。

断路器QF1、断路器QF2、复合开关FK1以及共补电容C1依次相连且通过断路器QF1并入第一火线A、第二火线B以及第三火线C。在断路器QF1与断路器QF2之间,第一火线A通过避雷针FS1接地,第二火线B通过避雷针FS2接地,第三火线C通过避雷针FS3接地。在断路器QF1与避雷针FS1之间,第一火线A连接控制器100的第一系统电压端子Us1,中性线N连接控制器100的第二系统电压端子Us2;采样电流互感器TA1连接控制器100的第一短路电流端子Is1和第二短路电流端子Is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计量电流互感器TA3、计量电流互感器TA4以及计量电流互感器TA5的型号为LMZJ1-0.5200/5 0.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避雷针FS1、避雷针FS2以及避雷针FS3的型号为YH1.5W-0.28/1.3。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共补电容C1的型号为BSMJ0.45-10-3。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断路器QF1的型号为CDM3-100S/3300 80A,断路器QF3的型号为CDM3-250S/3300250A。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工作电机为三相异步工作电机。所述控制器100与一台或者多台工作电机的连接参考图2中的控制器100的端子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油井控制设备采用了4个断路器、4个复合开关、4个共补电容组成4个控制支路,所述4个控制支路与第一工作电机、第二工作电机、第三工作电机以及第四工作电机对应。其中,所述复合开关FK1外接第一工作电机。在另外3个保护电路中,复合开关FK2外接第二工作电机,复合开关FK3外接第三工作电机,复合开关FK4外接第四工作电机。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还能通过拓展更多的控制支路以接入更多的工作电机。如果仅仅是改变控制支路和工作电机的数量,应当视为是简单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上述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的说明只是简单的概述,关于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中各元器件的具体连接关系请具体参考图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要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能够拓展连接多台工作电机,实现对多个抽油机井控制,有利于实现多抽油机井集中控制。

2.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通过设置多个所述保护电路,实现了相掉电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不易烧毁工作电机,起到工作电机保护作用。

3.当因瞬间断电或停电,所述控制器100将断开所有设备进入保护状态。当故障消除后又重新恢复供电时,所述控制器100会在10-15秒钟后自动控制设备按照保护前工作状态工作。

4.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复合开关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还用于从所述多功能电表获取用电量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后台上位机。通过所述后台上位机可以实时监测所述智能油井控制设备1和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工作状况,还可以实时获取用电量等数据,以及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等。

5.通过所述复合开关进行过零投切、电压缺相保护、电源缺相保护、欠压保护、自诊断故障保护、空载保护、停电保护等,有利于实现对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智能控制,应急情况下的智能反应。通过所述共补电容配合实现三相共补,使得抽油机井的工作电机的工作电压更加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