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834发布日期:2019-04-20 03:01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时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控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时控开关一般包括壳体、电源模块、按键设定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控制输出模块,而产品电路架构通常由电源模块、按键模块和时控模块的三块电路板组件及多条连接线组成,一方面导致产品的制造难度高、制造成本高、抗震性差、产品的故障率高,另一方面也导致产品自身抗干扰性不良,而且还会对其周围的电子电气产品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时控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时控开关,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时控模块2和电源模块3,电源模块3包括电源电路板30以及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上的电源输入模块31 和控制输出模块32,时控模块2包括时控电路板20以及设置在时控电路板20 上的显示模块21、微控制器模块22和按键设定模块23电源输入模块31的输出端与时控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并为时控模块2供电,时控模块2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32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在电源模块3的一侧设有多个接线端子6,电源模块3的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32分别通过连接铜件4与接线端子6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板30与时控电路板20层叠设置,电源电路板30倒扣在时控电路板20的背面,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之间通过插接组件5连接。

可选的,在电源模块3的一侧设有多个接线端子6,电源模块3的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32分别通过连接铜件4与接线端子6连接,连接铜件4成L型,其一侧的侧边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与时控电路板20之间与电源电路板30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侧边伸出电源电路板30与时控电路板20之间与接线端子6连接。

可选的,所述述插接组件5包括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正面的长插针51,以及设置在时控电路板20背面的与长插针51插接配合的插座52;在电源模块3 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6,在电源模块3的另一侧设有电池模块33,电池模块33 通过电池导线插接件334与时控电路板20连接,在时控电路板20的背面设有与电池导线插接件334插接配合的电池导线插座335,电池导线插座335与插接组件5的插座52相邻设置。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0和罩壳120,所述的接线端子6包括接线座 61以及与接线座61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62,接线座61设置在罩壳120中靠近底座110的一侧,在底座110上设有容纳接线座61的接线槽610,连接铜件 4一侧的侧边插接到电源电路板30上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侧边的端部插到接线端子6的接线座61中配合并且该侧侧边的中部抵在接线槽610侧壁的边缘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0和罩壳120,所述的接线端子6包括接线座 61以及与接线座61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62,接线座61设置在罩壳120中与底座110间隔设置,在底座110上设有与连接铜件4配合的支撑件40,连接铜件4一侧的侧边与电源电路板30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侧边端部插到接线座61 中配合并且该侧侧边的中部抵在支撑件40上。

可选的,所述底座110外侧的中部设有卡轨槽112,在卡轨槽112的一侧设有止动件130,卡轨槽112与卡轨配合,止动件130能够伸到卡轨槽112中将底座110与卡轨固定。

可选的,包括四组接线端子6和四组连接铜件4,四组接线端子6包括连接在电源与电源输入模块31之间的N极电源端子N1和L极电源端子L1,以及设置在N极电源端子N1和L极电源端子L1一侧并连接在负载与控制输出模块 32之间的N极负载端子N2和L极负载端子L2,N极电源端子N1和L极电源端子L1通过两组连接铜件4分别与电源输入模块31连接,N极负载端子N2和L 极负载端子L2通过两组连接铜件4分别与控制输出模块32连接,N极电源端子N1、L极电源端子L1、N极负载端子N2和L极负载端子L2并排设置并且N 极电源端子N1和N极负载端子N2设置在L极电源端子L1和L极负载端子L2 之间,所述的支撑件40包括设置在两侧分别与用于配合连接L极电源端子L1 和L极负载端子L2的两个连接铜件4的两个第一支撑板41,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41之间的第二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2同时与用于连接N极电源端子N1和N极负载端子N2的两个连接铜件4配合。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0和罩壳120,电源模块3设置在罩壳120 的中部,并且罩壳120的中部向正面凸起以形成容纳显示模块21的腔体,在罩壳120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端子6和电池模块33,罩壳120正面的中部设有与时控模块2配合的显示窗口210、按键伸出孔230和导光柱伸出孔240,显示窗口210与时控模块2的显示模块21配合,按键伸出孔230设置在显示窗口210的下方与时控模块2的按键设定模块23配合,时控模块2的时控电路板20上设有光源,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导光柱24,导光柱伸出孔240设置在按键伸出孔230的下方与导光柱24配合。

本发明创造的时控开关,通过只在时控开关内设置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 2两个电路板模块,将显示模块21、微控制器模块22、按键设定模块23、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32五个主要的电路合理分配在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两个电路板模块上各自一体化,具有电路分配合理、抗电磁干扰性强、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此外,通过将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两个电路板模块层叠相对设置,使电源模块3倒扣在时控模块2的背面,并通过插接组件5 连接在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2之间,能够合理地利用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 2之间的空间,以紧凑时控开关的结构,降低装配的难度和制造的成本。进一步,电源输入模块31的输入端和输出模块32的输出端均通过一侧的连接铜件 4与接线端子6连接,连接铜件4设置在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2之间,不仅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的特点,而且可靠性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时控开关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罩壳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罩壳的背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时控开关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创造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时控开关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创造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罩壳的正面视图;

图7是本发明创造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罩壳的背面视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时控开关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创造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时控开关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创造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时控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时控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5、9所示,本发明创造的时控开关包括时控模块2和电源模块3,时控模块2包括一体化的时控电路板20以及设置在时控电路板20上的显示模块21、微控制器模块22和按键设定模块23,电源模块3包括一体化的电源电路板30以及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上的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32,电源输入模块31为时控模块2提供电源,显示模块21和按键设定模块23分别与微控制器模块22连接,按键设定模块23将数据输入至微控制器模块22,即当前时间、动作时间及各参数的设定,微控制器模块22用于处理数据,即数据计算和存储、当前时间的计时,微控制器模块22通过控制输出模块32驱动外部负载动作,显示模块21用于显示微控制器模块22的数据,本发明创造的时控开关不需要分别设置用于电源处理的模块、用于按键输入的模块和用于控制的模块,而是将用于按键输入的模块和用于控制的模块一体化为时控模块2,通过只在时控开关内设置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两个电路板模块,将显示模块21、微控制器模块22、按键设定模块23、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 32五个主要的电路合理分配在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两个电路板模块上,具有电路分配合理、抗电磁干扰性强、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

进一步的,所述时控模块2和电源模块3层叠设置,时控模块2的电子元件均设置在时控电路板20的正面,电源模块3的电子元件也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的正面,电源模块3倒扣在时控模块2的背面,时控模块2的背面设有连接螺钉25,连接螺钉25穿过时控模块2的时控电路板20将时控模块2与壳体固定连接,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之间通过插接组件5连接。通过将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两个电路板模块层叠相对设置,使电源模块3倒扣在时控模块2的上方,并通过插接组件5连接在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2之间,能够合理地利用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2之间的空间,以紧凑时控开关的结构,降低装配的难度和制造的成本,而且电源模块3和时控模块2可以在时空开关的壳体外预先装配一体,然后再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到壳体内,具有降低装配难度的特点。

更进一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31和控制输出模块32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铜件4与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端子6和用于连接负载的接线端子6连接,电源输入模块31另一端的输出端和控制输出模块32另一端的输入端分别与时控模块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入模块31的输入端和输出模块32的输出端均通过一侧的连接铜件4与接线端子6连接,连接铜件4设置在电源模块3 与时控模块2之间,不仅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的特点,而且可靠性也更高。

再进一步,在电源模块3相对于连接铜件4的另一侧设有电池模块33,电池模块33包括在壳体内两个相对设置的导电片331,以及平行于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配合导电片331的电池导线插接件334,导电片331与电池332配合,两个导电片331相对设置在电池332的两端,两个导电片331的一端分别与电池332配合,另一端与电池导线插接件334的一端连接,电池导线插接件 334的另一端与时控模块2连接,在时控模块2上设有与电池导线插接件334 插接配合的电池导线插座335。优选的,所述插接组件5包括设置在电源电路板30正面的长插针51,以及设置在时控电路板20背面的与长插针51插接配合的插座52,插座52和电池导线插座335相邻设置,具有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的特点。

图2-5和图6-9分别示出了时控开关的两种实施方式,时控开关包括底座 110和罩壳120组成的壳体,底座110上设有与罩壳120连接的卡扣111,在罩壳120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扣111卡接配合的卡槽121,电源模块3设置在罩壳120的中部,并且罩壳120的中部向正面凸起以形成容纳显示模块21的腔体,在罩壳120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端子6和电池模块33,电池模块33 与显示模块21连接以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为时控模块2供电,在罩壳120 正面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电池模块33配合的电池盖板333,接线端子6包括接线座61以及与接线座61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62,在罩壳120正面的另一侧设有与接线螺钉62配合的操作孔620,在罩壳120正面的中部设有与时控模块2配合的显示窗口210、按键伸出孔230和导光柱伸出孔240,显示窗口210与时控模块2的显示模块21配合,按键伸出孔230设置在显示窗口210的下方与时控模块2的按键设定模块23配合,时控模块2的时控电路板20上设有光源 (如LED指示灯),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导光柱24,导光柱伸出孔240设置在按键伸出孔230的下方与导光柱24配合。

如图2-5示出时控开关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线端子6设置在显示模块 21的上方,电池模块33设置在显示模块21的下方,电源模块3层叠设置在时控模块2的背面,电源模块3的顶部伸出时控模块2的顶侧并通过连接铜件4 与接线端子6连接。

参阅图4-5,所述接线端子6的接线座61设置在罩壳120中靠近底座110 的一侧,在底座110上设有容纳接线座61的接线槽610,连接铜件4成L型,其一侧侧边的端部插接到电源模块3的电源电路板30上固定连接,另一侧侧边的端部插到接线端子6的接线座61中配合并且该侧侧边的中部抵在接线槽 610侧壁的边缘上,通过接线槽610的侧壁对连接铜件4进行支撑和限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如图6-9示出时控开关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线端子6设置在显示模块21的下方,电池模块33设置在显示模块21的上方,电源模块3与时控模块2的底部对应并层叠设置,电源模块3的底侧通过连接铜件4与接线端子6 连接。

参阅图8-9,所述底座110上设有止动件130,接线端子6在壳体的中部与底座110间隔设置,在底座110上设有与连接铜件4配合的支撑件40,连接铜件4成L型,其一侧侧边的端部插接到电源模块3的电源电路板30上固定连接,另一侧侧边的端部插到接线端子6的接线座61中配合并且该侧侧边的中部抵在支撑件40上,通过支撑件40对连接铜件4支撑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40沿时控开关壳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成梯形,支撑件40与底座110固定连接的一端的厚度大于与连接铜件4相抵配合的另一端的厚度,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如图10示出图9的局部放大图,所述支撑件40优选为与底座110一体注塑成型,的中部设有成V型的支撑开口400,支撑开口400不仅能够在不增加塑件壁厚的情况下,加强支撑件40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支撑件40翘曲变形,而且可以降低重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结合图6所示,共包括四组接线端子6和四组连接铜件4,四组接线端子 6包括连接在电源与电源输入模块31之间的N极电源端子N1和L极电源端子 L1,以及设置在N极电源端子N1和L极电源端子L1一侧并连接在负载与控制输出模块32之间的N极负载端子N2和L极负载端子L2,N极电源端子N1和L 极电源端子L1通过两组连接铜件4分别与电源输入模块31连接,N极负载端子N2和L极负载端子L2通过两组连接铜件4分别与控制输出模块32连接,N 极电源端子N1、L极电源端子L1、N极负载端子N2和L极负载端子L2并排设置,N极电源端子N1设置在L极电源端子L1靠近L极负载端子L2的一侧,N 极负载端子N2设置在L极负载端子L2靠近L极电源端子L1的一侧,即N极电源端子N1和N极负载端子N2设置在L极电源端子L1和L极负载端子L2之间,所述的支撑件40包括设置在两侧分别与用于配合连接L极电源端子L1和 L极负载端子L2的两个连接铜件4的两个第一支撑板41,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41之间的第二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2同时与用于连接N极电源端子N1和N极负载端子N2的两个连接铜件4配合。

具体的,所述底座110外侧的中部设有与卡轨(图中未示出)配合的卡轨槽112,止动件130设置在卡轨槽112的一侧并将端部伸到卡轨槽112中,将卡轨槽112套在导轨上后,将止动件130的端部插入到卡轨槽112中使壳体通过底座110固定到卡轨上,具有便于安装的特点,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将壳体安装到工作场所。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