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6626发布日期:2020-02-25 10:3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理测绘用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然而现有的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操作难度大,无法实现航线的自动设定和定位以及定高飞行测绘,其次单一的采用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测绘信息单一,并且缺少图像处理功能,采集的信息数据较大,传输存储不便,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包括:无人机、设置在无人机底部的外部搭载箱和地面终端;

所述无人机和外部搭载箱通过通讯线缆相连接,所述无人机和外部搭载箱与地面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无人机内部设置有定高模块、定位模块、自稳控制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

所述外部搭载箱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地面终端;

所述地面终端由图像处理模块、信息接收模块、航线设定模块和人机交互单元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数据压缩、恢复图像、信息提取和影像增强,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可对图像信息数据进行压缩,以便于更好地存储与传输,有利于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利用该技术可对成像、传输、记录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错误、噪声及畸变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主要包括几何校正与辐射校正,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可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识别、分类整合,借助图像处理莫模块的反差增强、边缘增强、密度分割将某些图像信息数据的特征凸显出来,以提升影响目视质量,让使用者获得针对性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航线设定模块用于设置无人机的航线,将设定的信息传输到飞行控制模块,飞行控制模块控制无人机飞行航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机、电量采集模块;

所述摄像机用于采集航拍图像,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无人机的位置,并且定位信息传输到地面终端,所述电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无人机的存储电量,并实时传输到地面终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遥感测绘模块;

所述遥感测绘模块利用红、绿、红外以及微波段光谱四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其中,绿光主要是用来探测地下水,红光可用于探测水污染、植物生产变化等,红外则用来探测矿产、土地等资源,微波段光谱对气象云层或海底地形进行探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模块与人机交互单元无线连接,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发送命令给定位模块,定位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对无人机实现指定位置悬停,便于进行图像采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高模块与人机交互单元无线连接,通过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定高模块设置数据,定高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可以对无人机实现指定高度飞行,便于进行图像采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自稳控制模块用于保证无人机的工作时在不同飞行环境下飞行姿态的正常稳定。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可以通过摄像头和遥感测绘模块可以进行高原地区的图像采集和用于探测水污染、植物生产变化、矿产、土地等资源,以及对气象云层进行探测,功能齐全,配合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压缩、恢复图像、信息提取和影像增强,便于更好地存储与传输,有利于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实现信息的统计分析、自动识别、分类整合和提升影响目视质量,让使用者获得针对性信息。

(2):该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实现了航行的自动设定,无人机可实现自动飞行测绘,降低其操作难度,并且可以实现定高飞行测绘和定位悬停,便于进行图像采集,配合设置有自稳控制模块,可用于保证无人机的工作时在不同飞行环境下飞行姿态的正常稳定,从而保证了无人机飞行稳定性和测绘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无人机的程序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外部搭载箱的程序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地面处理终端的程序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信息采集模块的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地理测绘用飞行器,包括:无人机1、设置在无人机1底部的外部搭载箱2和地面终端3;

无人机1和外部搭载箱2通过通讯线缆相连接,无人机1和外部搭载箱2与地面终端3无线连接;

无人机1内部设置有定高模块、定位模块、自稳控制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

外部搭载箱2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地面终端3;

地面终端3由图像处理模块、信息接收模块、航线设定模块和人机交互单元组成。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数据压缩、恢复图像、信息提取和影像增强,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可对图像信息数据进行压缩,以便于更好地存储与传输,有利于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利用该技术可对成像、传输、记录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错误、噪声及畸变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主要包括几何校正与辐射校正,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可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识别、分类整合,借助图像处理莫模块的反差增强、边缘增强、密度分割将某些图像信息数据的特征凸显出来,以提升影响目视质量,让使用者获得针对性信息。

航线设定模块用于设置无人机1的航线,将设定的信息传输到飞行控制模块,飞行控制模块控制无人机1飞行航拍。

信息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机、电量采集模块;

摄像机用于采集航拍图像,gp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无人机1的位置,并且定位信息传输到地面终端3,电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无人机1的存储电量,并实时传输到地面终端3上的人机交互界面。

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遥感测绘模块;

遥感测绘模块利用红、绿、红外以及微波段光谱四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其中,绿光主要是用来探测地下水,红光可用于探测水污染、植物生产变化,红外则用来探测矿产、土地等资源,微波段光谱对气象云层或海底地形进行探测。

定位模块与人机交互单元无线连接,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发送命令给定位模块,定位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对无人机1实现指定位置悬停,便于进行图像采集。

定高模块与人机交互单元无线连接,通过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定高模块设置数据,定高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可以对无人机1实现指定高度飞行,便于进行图像采集。

自稳控制模块用于保证无人机1的工作时在不同飞行环境下飞行姿态的正常稳定。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单元预先对无人机1上的航线设定模块设置测绘航线,再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发生测绘命令,进行测绘任务,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上的摄像机和遥感测绘模块采集图像信息,摄像头采集图像,遥感测绘模块利用红、绿、红外以及微波段光谱四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其中,绿光主要是用来探测地下水,红光可用于探测水污染、植物生产变化等,红外则用来探测矿产、土地等资源,微波段光谱对气象云层或海底地形进行探测,然后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地面终端上的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数据压缩、恢复图像、信息提取和影像增强处理,同时gps定位模块实时采集无人机的位置信息,然后传输到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便于使用者实时连接无人机的地理位置,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发送命令给定位模块,定位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对无人机1实现指定位置悬停,便于进行图像采集,通过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定高模块设置数据,定高模块通过飞行控制模块可以对无人机1实现指定高度飞行,便于进行图像采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