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491发布日期:2020-05-20 00: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象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脉象浮中沉的压力采集多为机械加压和气路加压方式,气路加压方式需要依靠气路系统的密封性,对密封性要求非常高,且对于抖动的抗干扰性能较差,机械加压方式难以实现精确控制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感应装置、传感器、控制器、壳体,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铁芯、导电线圈,所述铁芯设置于导电线圈内,所述铁芯、导电线圈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铁芯下表面且其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上的导电线和导电线圈上的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底托,所述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内壳,所述外壳内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和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套设在弹簧外部,所述底托为微弧形且其中间设置有孔,所述底托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外壳覆盖在底托上,所述若干个定位柱分别与若干个弹簧对应,所述定位柱插入与其对应的弹簧中且与弹簧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与外壳的侧面均设置有侧开口,且内壳的侧开口与外壳的侧开口对应。

所述底托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两个固定孔均固定连接有腕带。

所述导电线圈与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

所述传感器与导电线电性连接。

所述铁芯、导电线圈设置于内壳内部且固定连接在内壳的顶部,所述导电线圈的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从内壳和外壳的侧开口伸出。

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设置于内壳内,所述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设置于底托中间的孔中,所述导电线从内壳和外壳的侧开口伸出。

所述底托中间设置有环形磁铁,所述环形磁铁的孔与底托中间的孔对应。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紧急制动开关,所述紧急制动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使用电磁加压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加压和气路加压方式,导电线圈通电后其中的铁芯产生磁力,并通过控制器调节导电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进而调节磁力大小实现压力的控制,具有无级调压且抗干扰性能强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内部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内部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中,1、电磁感应装置;2、传感器;3、壳体;4、铁芯;5、导电线圈;6、外壳;7、底托;8、内壳;9、弹簧;10、定位筒;11、定位柱;12、固定孔;13、信号采集端;14、环形磁铁;15、腕带;16、导电线;17、正极接线端;18、负极接线端;19、紧急制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感应装置1、传感器2、控制器、壳体3。

所述壳体3包括外壳6、底托7,所述外壳6内部中间设置有内壳8,所述外壳6内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9和定位筒10,所述定位筒10套设在弹簧9外部。所述底托7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11,所述外壳6覆盖在底托7上,所述若干个定位柱11分别与若干个弹簧9对应,所述定位柱11插入与其对应的弹簧9中且与弹簧9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8与外壳6的侧面均设置有侧开口,且内壳8的侧开口与外壳6的侧开口对应。

所述底托7为微弧形且其中间设置有孔,所述底托7中间设置有环形磁铁14,所述环形磁铁14的孔与底托7中间的孔对应。

所述底托7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12,所述两个固定孔12均固定连接有腕带15。

所述电磁感应装置1包括铁芯4、导电线圈5,所述铁芯4设置于导电线圈5内,所述铁芯4、导电线圈5设置于内壳8内部且固定连接在内壳8的顶部,所述导电线圈5的正极接线端17、负极接线端18从内壳8和外壳6的侧开口伸出。

所述传感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铁芯4下表面且设置于内壳8内部;所述传感器2的信号采集端13设置于底托7中间的孔中,所述传感器2的导电线16从内壳8和外壳6的侧开口伸出。

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紧急制动开关19。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源、导电线圈5上的正极接线端17和负极接线端18、传感器2上的导电线、紧急制动开关19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圈5与正极接线端17、负极接线端18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2与导电线1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腕带15系在患者手腕处,底托7中间的孔放置在患者的脉搏处。接通电源,导电线圈5通电,导电线圈5与铁芯4之间电磁感应,铁芯4产生磁力且与环形磁铁14相吸,铁芯4向下压迫传感器2,使传感器2的信号采集端13与患者的脉搏跳动处接触。随后传感器2的信号采集端13将患者的脉搏跳动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调整通过导电线圈5的电流,进而调整铁芯4的磁力,铁芯4向下压迫传感器2的力改变,进一步检测患者脉搏信息。传感器2多次将脉搏跳动信号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多次调整压迫传感器2的力,从而实现脉象信息采集。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如加压过载,可按下紧急制动开关19,控制器接受到紧急制动开关19信号后切断通过导电线圈5的电流,使装置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对患者的脉象信息进行采集,具有无级调压且抗干扰性能强的优势。且传感器2可多次将脉象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调整通过导电线圈5的电流大小,进而调整传感器2的压迫力,实现脉象信息采集。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感应装置(1)、传感器(2)、控制器、壳体(3),所述电磁感应装置(1)包括铁芯(4)、导电线圈(5),所述铁芯(4)设置于导电线圈(5)内,所述铁芯(4)、导电线圈(5)固定连接在壳体(3)内部;所述传感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铁芯(4)下表面且设置于壳体(3)内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2)上的导电线(16)和导电线圈(5)上的正极接线端(17)、负极接线端(1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外壳(6)、底托(7),所述外壳(6)内部中间设置有内壳(8),所述外壳(6)内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9)和定位筒(10),所述定位筒(10)套设在弹簧(9)外部,所述底托(7)为微弧形且其中间设置有孔,所述底托(7)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11),所述外壳(6)覆盖在底托(7)上,所述若干个定位柱(11)分别与若干个弹簧(9)对应,所述定位柱(11)插入与其对应的弹簧(9)中且与弹簧(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8)与外壳(6)的侧面均设置有侧开口,且内壳(8)的侧开口与外壳(6)的侧开口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7)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12),所述两个固定孔(12)均固定连接有腕带(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圈(5)与正极接线端(17)、负极接线端(18)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与导电线(1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导电线圈(5)设置于内壳(8)内部且固定连接在内壳(8)的顶部,所述正极接线端(17)、负极接线端(18)从内壳(8)和外壳(6)的侧开口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的一端设置于内壳(8)内,所述传感器(2)的信号采集端(13)设置于底托(7)中间的孔中,所述导电线(16)从内壳(8)和外壳(6)的侧开口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7)中间设置有环形磁铁(14),所述环形磁铁(14)的孔与底托(7)中间的孔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紧急制动开关(19),所述紧急制动开关(19)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感应装置、传感器、控制器、壳体,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铁芯、导电线圈,所述铁芯设置于导电线圈内,所述铁芯、导电线圈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铁芯下表面且其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控制器与导电线圈上的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和传感器上的导电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电磁加压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加压和气路加压方式,导电线圈通电后其中的铁芯产生磁力,并通过控制器调节导电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进而调节磁力大小实现压力的控制,具有无级调压且抗干扰性能强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张轶坤;杨成;刘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