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465发布日期:2020-05-20 00:5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涂板车间淋酸的酸密度处于不断地变动中,需手动加酸加水调节,但现场工人作业忙碌,时常不能及时调节,致使淋酸密度监管失控,故需制作一套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淋酸调节槽,所述淋酸调节槽左端设有进水管道和进酸管道,所述淋酸调节槽的液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球形浮圈,所述球形浮圈通过支撑架连接固定橡皮,所述固定橡皮为倒梯台形状,所述固定橡皮与所述球形浮圈呈锥形,所述固定橡皮中间贯穿的固定有一压强计,所述压强计连接压电信号转换器,所述电信号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进酸管道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浮圈下端设有沉底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使用球形浮圈连接支撑压强计,使得压强计测得酸液固定高度的压强,通过压强控制淋酸调节槽内的酸液浓度,结构简单,省去人工实时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使得淋酸槽内酸液密度均匀,为后续的蓄电池涂板工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淋酸调节槽1,所述淋酸调节槽1左端设有进水管道2和进酸管道3,所述淋酸调节槽1的液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球形浮圈4,所述球形浮圈4通过支撑架5连接固定橡皮6,所述固定橡皮6为倒梯台形状,所述固定橡皮6与所述球形浮圈4呈锥形,所述固定橡皮6中间贯穿的固定有一压强计7,所述压强计7连接压电信号转换器9,所述电信号传感器连接控制器10,所述进水管道2与所述进酸管道3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10;所述球形浮圈4下端设有沉底支脚8。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为:,那么,其中,为常数,当值一旦确定后的值,只与成一次线性关系;测量出的值就等同测出了的值,通过现场调节的需求中值和边界值,测定的中值和边界值,最后通过在控制器中设定的边界值以及相应的动作,反向调节的值;如图2、3为所示的逻辑原理图和硬件示意图,根据上述的密度计算公式,可以用压强计测得淋酸调节槽内的压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将压强计固定在淋酸调节槽内,设计至少三个球形浮圈来支撑和固定压强计,使得压强计测得的压强为固定高度,即确定了密度计算公式中的,通过测得的压强,计算该淋酸调节槽内的酸液密度,最后通过电信号转换器和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来补充酸液和水,实现了淋酸调节槽内的酸液浓度自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淋酸调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淋酸调节槽左端设有进水管道和进酸管道,所述淋酸调节槽的液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球形浮圈,所述球形浮圈通过支撑架连接固定橡皮,所述固定橡皮为倒梯台形状,所述固定橡皮与所述球形浮圈呈锥形,所述固定橡皮中间贯穿的固定有一压强计,所述压强计连接压电信号转换器,所述电信号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进酸管道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浮圈下端设有沉底支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板淋酸酸密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淋酸调节槽,所述淋酸调节槽左端设有进水管道和进酸管道,所述淋酸调节槽的液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球形浮圈,所述球形浮圈通过支撑架连接固定橡皮,所述固定橡皮为倒梯台形状,所述固定橡皮与所述球形浮圈呈锥形,所述固定橡皮中间贯穿的固定有一压强计,所述压强计连接压电信号转换器,所述电信号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进酸管道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彻底解决该问题,设计自动调节淋酸密度的淋酸槽,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孟烈;肖林;刘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晶能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