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174发布日期:2021-05-25 12:3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具体用于主变压器油面温控器的检测。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中,电力变压器是主要的设备之一,其中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及油面是否正常,是关系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是保证这一参数的关键器材,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快速检定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测试设备自动测试技术方面,国内外一些温控器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计量专业的测试设备已经实现全自动检测技术。但作为温度指针式的油面温控器的检测方面,在行业内至今没有实现全自动检测功能。现目前,温度指针式的仪表检定工作属于半自动式的人工检测,厂商尚未开发出取代人眼读数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并且实验报告还需要人工填写。另外检测过程,不能完全自动化,且不能自动上传数据。读数时需要通过人眼读数来操作完成,这种存在的弊端,容易造成读数误差。

但作为自动化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电力行业日益增长的高标准作业和工作质量要求,测试设备全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早已是一种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散热片、导热板、主控制器、油槽、磁油浮组件、散热风扇、半导体制热制冷片,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信号口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的温包置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恒温油槽内,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通过usb接口还连接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连接有可对温控器的温度表进行拍照的摄像组件。

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集成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内。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主控制器采用arm控制器进行智能pid控制。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主控制器采用可控硅进行pwm驱动输出进行功率控制。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还设有外置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恒温油槽够集成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内,也可单独使用。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内置八回路的电流量通断指示器

优选的,所述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还配备有平板电脑和4g天线,能够实现无线发射传输数据。

优选的,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还配备有用于提供位置信息的gps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集恒温油槽和主变温控器智能检测装置于一身,增设摄像组件,开发图像转换软件,摄像组件自动获取指针仪表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形数据后传输给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实现自动控温并自动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判断。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端口,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运用arm控制器进行智能pid控制,智能pid具有控制精确性,pwm驱动输出的可控硅进行功率控制,精确控制温场温度,可设置升降温速率,已适应不同的检定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油槽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集成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内联合使用,联合使用时设定目标温度值,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的自动检定系统自动完成全部检定流程。

5.本实用新型还配备有用于提供位置信息的gps模块,可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算判断接线原理图。

图1—2中,1—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2—信号口,3—温控器,4—温控器的温包,5—恒温油槽,6—usb接口,7—图像处理装置,8—摄像组件,9—4g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散热片、导热板、主控制器、油槽、磁油浮组件、散热风扇、半导体制热制冷片,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通过信号口2与温控器3连接,温控器的温包4置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的恒温油槽5内,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通过usb接口6还连接图像处理装置7,图像处理装置7连接有可对温控器3的温度表进行拍照的摄像组件8。

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的主控制器采用arm控制器进行智能pid控制,同时采用可控硅进行pwm驱动输出进行功率控制,加热端口,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运用arm控制器进行智能pid控制,智能pid具有控制精确性,pwm驱动输出的可控硅进行功率控制,精确控制恒温油槽5的温场温度,可设置升降温速率,已适应不同的检定需求。此外,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的恒温油槽5够集成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内,也可单独使用;集成使用时设定目标温度值,自动检定系统自动完成全部检定流程。通过标准温度计传输的数据与温控器3触点切换得到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判定温控器3的合格与否。温控器3接点检测用来检测接点动作的温度值,同时检测温度传感器(三线pt100)和温度变送器(4-20ma)。

使用时,先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将温控器的温包4置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的恒温油槽5内,接入ac220v10a的电源,启动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摄像组件8先进行首次仪表采集,摄像组件8拍摄仪表成像后,传输至图像处理装置7,图像处理装置7的内置系统自动将仪表成像处理为灰度图,用户可以设置仪表刻度范围,模板设置与保存,表盘区域设置及保存,然后发检测指令;当用户已经设置好模板及表盘刻度区域后,程序一启动,会自动加载最新设置保存好的模板,用户可以直接发检测指令,进行仪表检测;当然用户也可以先选择加载已有模板,再进行发检测指令。拍摄组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指针信息,进行拍照留档,留档软件主要由信息采集区、设置区、选择模板区以及参数信息显示区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像处理装置7可集成设置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内,也可作为单独装置与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连接。最后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自动生成检测结果,并进行存储记录、处理,自动生成报表。由于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还配备有平板电脑和4g天线9,因此用户可选择是否无线发射传输校验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的检测原理为:由于温控器3内的pt100和温度变送器主要用于传温,检测这两个元器件时,如图2所示,采用两个高精度的数变模块,将pt100输出的电阻信号和温度变送器输出的0-5v直流电压信号分别转换成相应的4-20ma直流电流信号。再将4-20ma直流电流信号输送给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将接收到的实时4-20ma电流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一方面转换成相应的温度值;另一方面跟标准电流比对计算其误差,并根据温控器3的准确度等级判断是否超差或合格。单片机的运算处理结果通过配备的平板电脑进行实时动态显示。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设有k1-k4节点开关用于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和高温报警及跳闸信号。通过节点开关可置入温度非电量保护定值。定值置入的正确性须靠整定节点开关的切换差和通断状态来体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八回路的电流量通断指示器用于整定k1-k4节点开关。当节点开关接通时,指示器对应的led指示灯亮,否则为暗。以检测30℃点为例,pt100输出信号接至“数变模块1”,数变模块1将电阻信号转化成4-20ma范围内的电流信号i1(如7ma)。然后7ma这个电流信号送至单片机被采集,跟30℃对应的标准电流ib(7.2ma)相减,差值为ic(-0.2ma)。最后-0.2ma经过代数运算换算成对应的误差温度d1(-1.875℃),误差温度的绝对值记为d<3℃,判断为“合格”或“正常”,否则为“不合格”或“异常”。计算公式为:ic=i1—ib。

需要说明的是,温控器3中现场指针式表和后台数显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互相构成参照。两者指示的油面温度不一致时,却无法做出判断。当引入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后,增加了一个参照物,形成3个标准。可以根据“2+1”模式迅速找出其中一个有问题的元件。也就是说3个参照物中,其中一个跟另外两个不一致,即可认为是存在问题。而对于这3个彼此独立的参照物,温度指针表和平板电脑的数显同时全部出现问题的概率是极其低的。那么3个参照物同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几乎为零。此外,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还设有外置温度传感器,外置的传感器可以放置到与被检品更接近的测量位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管理,该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还配备有用于提供位置信息的gps模块,通过增设gps模块可对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进行定位,授权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离开监控区,检测设备自动识别,未授权的主变温控器自动检测装置1离开监控区,检测设备进行报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