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和控制网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1617发布日期:2021-11-29 16:2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和控制网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和控制网络。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以智能家居为主的酒店也逐渐出现,但是酒店的智能家居的控制还是以客房为单位,并且需要顾客进入酒店入住后在客房内进行控制;此外,现有的入住都是需要顾客自己进行操作办理入住,极其不变,不利于提高顾客的入住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酒店内各个客房内智能家居的集成管控,便于酒店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此外,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连接至中央控制器,实现提前入住登记,无需到店进行前台登记,当登记完成后,即可通过移动终端对客房内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方便用户的控制,通过对用户的运动趋势进行分析,实现自动入住登记,提高了用户的入住体验。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设置在各个客房内的各个终端控制器通讯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中央控制器接入互联网;入住登记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电连接,用于通过第一通讯模块获取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对入住登记信息进行认证,以完成用户的入住登记;并将用户的入住登记信息与客房进行绑定,生成顾客信息和智能家居的操作的权限信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顾客信息;权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智能家居的操作的权限信息;中央控制器通过第一通讯模块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智能家居的操作请求时,获取权限管理模块中的权限信息并基于权限信息生成对应的客房的智能家居的控制界面。
5.其中,入住登记模块还执行如下操作:获取酒店客房的预定信息;基于预定信息,确定预定用户及预定时间;基于预定时间,确定判断时间;在判断时间内,每隔一预设的第一时间获取预定用户的位置信息;解析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基于预定信息完成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其中,解析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基于预定信息完成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包括:
当最近的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不与酒店所在位置在同一预设区域时,不进行基于预定信息的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和/或,基于位置信息,确定预定用户的运动趋势,当运动趋势为朝向酒店所在的位置运动时,进行基于预定信息的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否则,不进行。
6.优选的,入住登记模块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之前,还执行如下操作:通过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用户入住登记的目标酒店的位置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其中,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包括: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距离目标酒店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和/或,解析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属于同一预设的区域;当属于同一预设的区域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
7.优选的,入住登记模块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之前,还执行如下操作: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向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发送登记信息查询的请求;登记信息查询的请求包括:确定用户是否已进行过入住登记;当用户未进行过入住登记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
8.优选的,入住登记模块基于位置信息,确定预定用户的运动趋势,包括:计算最近n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与酒店所在位置的距离;对计算出的n个距离进行特征提取,构建第一特征集;获取预设的运动趋势判断库;将第一特征集与运动趋势判断库中第二特征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特征集对应的运动趋势判断结果。
9.优选的,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获取各个客房的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获取各个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安装情况;基于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将酒店的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形成多个控制组;基于控制组,对各个客房内的智能家居进行管控;其中,基于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将酒店的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形成多个控制组,包括:
基于各个客房的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构建各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基于分组标识集,计算酒店内各个客房之间的控制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酒店第个客房与第个客房的控制相似度,为第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中第个数据值;为第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中第个数据值;为分组标识集的数据总数;基于控制相似度,对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同一分组中各个客房之间的控制相似度大于预设的阈值。
10.优选的,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通过设置在各个客房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各个客房内是否存在人员;当客房内存在人员时,获取客房对应的在入住登记模块进行入住登记时同步获取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蓝牙识别码,并将蓝牙识别码发送至客房的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基于蓝牙识别码与第一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第一移动终端为入住登记对应的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一级控制器;当通过蓝牙识别码未能与客房内的可蓝牙连接的设备建立通讯连接时,获取客房内可蓝牙连接的设备的蓝牙标识信息;基于获取的客房内的可蓝牙连接的设备的蓝牙标识信息和预设的蓝牙标识信息登记表,确定设备是否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蓝牙标识信息登记表上登记有所有的工作人员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蓝牙标识信息;当设备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时,判断客房内的智能家居是否存在一级控制器;当存在时,将第二移动终端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二级控制器;当不存在时,将第二移动终端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一级控制器;当设备不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时,接收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申请并将设备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二级控制器;当客房内的智能家居存在一级控制器或二级控制器时,将该客房从控制组中暂时移除。
11.优选的,当客房内的智能家居存在一级控制器和二级控制器时,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当终端控制器通过二级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同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一级控制器并接收一级控制器对控制指令的反馈信息;当接收到反馈信息时基于反馈信息,生成调整指令;将调整指令发送至终端控制器。
12.优选的,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还包括:拓展模块,用于接收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的从属控制请求,并将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作为从属控制器进行控制。
13.优选的,中央控制器还执行如下操作:获取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获取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其中入住人员数量可以由用户在登记时输入;入住人员生理参数中的温度可以在酒店大厅设置红外测温设备进行测温获得;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可以在酒店大厅设置摄像头拍摄图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获得;入住人员生理参数中的年龄可以由图像识别技术从大厅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获得;基于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构建调取标识集;基于调取标识集从预设的控制库中调取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其中,控制库可以存储在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其中,客房状态参数包括:面向方位、有无窗户、通风情况、面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情况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包括体温和年龄;基于调取标识集从预设的控制库中调取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包括:计算调取标识集与控制库中每个控制参数集对应关联的参数标识集的相似度;调取相似度最大的参数标识集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将控制参数集下发至终端控制器。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网络,包括以太网;以太网接入上述任一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以太网用于连接第一通讯模块与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各个客房内设置的终端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
15.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入住登记模块的逻辑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央控制器的逻辑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控制器1,分别与设置在各个客房内的各个终端控制器2通讯连接;
第一通讯模块3,与中央控制器1电连接,用于将中央控制器1接入互联网;入住登记模块4,与第一通讯模块3电连接,用于通过第一通讯模块3获取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对入住登记信息进行认证,以完成用户的入住登记;并将用户的入住登记信息与客房进行绑定,生成顾客信息和智能家居的操作的权限信息;数据存储模块5,用于存储顾客信息;权限管理模块6,用于管理智能家居的操作的权限信息;中央控制器1通过第一通讯模块3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智能家居的操作请求时,获取权限管理模块6中的权限信息并基于权限信息生成对应的客房的智能家居的控制界面。
20.其中,如图2所示,入住登记模块4还执行如下操作:步骤s1:获取酒店客房的预定信息;步骤s2:基于预定信息,确定预定用户及预定时间;步骤s3:基于预定时间,确定判断时间;例如:预定时间为9号中午12点,那么对应的判断时间可以从9号早上8点至晚上20点之间。可以事先将预定时间与判断时间进行对应制成对应表;入住登记模块4直接通过预定时间查询对应表,获得判断时间。
21.步骤s4:在判断时间内,每隔一预设的第一时间(例如10分钟)获取预定用户的位置信息;步骤s5:解析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基于预定信息完成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其中,基于预定信息完成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即通过预留的信息完成自动的入住登记,实现更加便捷的入住登记,提高用户的入住体验。
22.其中,解析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基于预定信息完成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包括:当最近的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不与酒店所在位置在同一预设区域时,不进行基于预定信息的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即用户未到达酒店所在的区域时,不进行入住登记,例如酒店在上海,当用户当前未到达上海时,不进行自动的入住登记。
23.和/或,基于位置信息,确定预定用户的运动趋势,当运动趋势为朝向酒店所在的位置运动时,进行基于预定信息的预定用户的入住登记;否则,不进行。通过对预定用户的运动趋势进行判断,实现对用户是否入住酒店进行意图判定,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
2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终端控制器2设置在各个客房内,终端控制器2用于向客房内的各个智能家居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统一管理。中央控制器1为终端控制器2的上级控制,其为主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第一通讯模块3连接到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用户通过第一移动终端连接至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的入住登记模块4进行入住登记,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用户未到酒店就完成登记,登记完成后直接可以入住,当酒店的客房采用二维码扫描识别开门时,登记完成后直接发送二维码至用户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直接通过二维码就可入住客房。当不是二维码开门的方式时,在酒店大厅设置有房卡收集发放装置,用户在手机发放装置上点击取房卡,输入取卡码或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取出客房的房卡。此外,入住登记模块4还生成智能家居的操作的权限信息;即赋予用户以客房内智能家居的控制权限;在入住登记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中央控制器1发送对入住的客房内的智能家
居的操作请求,中央控制器1基于操作请求进行响应,获取权限管理模块6中的权限信息并基于权限信息生成对应的客房的智能家居的控制界面;用户只需在控制界面进行控制操作即可,实现了即使用户还未到客房,就能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使智能家居在用户入住前按照用户的意愿工作,使用户入住客房时的客房内的环境达到用户的要求。智能家居包括:智能窗帘、智能冰箱、智能空调、自动窗户等;例如:在用户入住客房前,用户可以控制智能窗帘打开接收光照,自动窗户打开进行通风等操作。
25.本发明的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1实现酒店内各个客房内智能家居的集成管控,便于酒店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此外,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连接至中央控制器1,实现提前入住登记,无需到店进行前台登记,当登记完成后,即可通过移动终端对客房内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方便用户的控制。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入住登记模块4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之前,还执行如下操作:通过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用户的定位信息;获取用户入住登记的目标酒店的位置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其中,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包括:基于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距离目标酒店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和/或,解析定位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属于同一预设的区域;当属于同一预设的区域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
2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登记前对用户的位置进行确定,只有当用户距离登记入住的目标酒店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阈值(例如:100km)和/或与目标酒店在同一预设的区域(例如在同一城市内)时才可以进行远程登记,防止用户过早进行登记后出现突发状况,而不能正常入住,保障用户的权益。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入住登记模块4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的入住登记信息之前,还执行如下操作: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向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发送登记信息查询的请求;登记信息查询的请求包括:确定用户是否已进行过入住登记;当用户未进行过入住登记时,接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入住登记的请求;否则,不接受。
2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登记入住前,确定对应的时间用户有无在其他酒店或本酒店入住登记过,当入住登记过不进行重复登记,并且直接跳转至已入住登记的酒店的客房信息页面。其中,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集合所有的酒店的顾客信息,方便入住登记的查询。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入住登记模块4基于位置信息,确定预定用户的运动趋势,包括:计算最近n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与酒店所在位置的距离;对计算出的n个距离进行特征提取,构建第一特征集;距离的特征包括:最短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例如15km)、最短的距离是否为最后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否为倒数第二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最长的距离是否为第一次获取的位置对应的距离、最长的距离是否为第二次获取的位置对应的距离、两次获取的距离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距离差值(以10分钟为例,预设的距离差值阈值为1km)等;基于上述特征依次有序排列构建第一特征集。当最短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内的参数值为1,否则为0;最短的距离为最后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内的参数值为1,否则为0;最短的距离为倒数第二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内的参数值为1,否则为0;最长的距离为第一次获取的位置对应的距离,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内的参数值为1,否则为0;最长的距离为第二次获取的位置对应的距离,对应的第一特征集内的参数值为1,否则为0。现有第一特征集{1 1 0 1 0 1},表示最短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最短的距离为最后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最长的距离为第一次获取的位置对应的距离、两次获取的距离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距离差值。
31.获取预设的运动趋势判断库;运动趋势判定库为事先经过大量的检测数据总结分析构建,具有全面判定运动趋势的功能。
32.将第一特征集与运动趋势判断库中第二特征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特征集对应的运动趋势判断结果。当运动趋势判定结果为朝向酒店时,自动进行入住登记。其中,匹配可通过计算第一特征集和第二特征集的相似度实现,当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相似阈值(0.95)时,可以认为第一特征集与第二特征集匹配。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央控制器1执行如下操作:步骤s11:获取各个客房的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步骤s12:获取各个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安装情况;步骤s13:基于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将酒店的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形成多个控制组;步骤s14:基于控制组,对各个客房内的智能家居进行管控;其中,基于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将酒店的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形成多个控制组,包括:基于各个客房的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构建各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基于分组标识集,计算酒店内各个客房之间的控制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酒店第个客房与第个客房的控制相似度,为第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中第个数据值;为第个客房对应的分组标识集中第个数据值;为分组标识集的数据总数;
基于控制相似度,对各个客房进行分组,同一分组中各个客房之间的控制相似度大于预设的阈值。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基于客房内的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及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安装情况,将客房进行分组控制,实现了准确、便捷的统一控制;客房状态参数包括:面积、床位设置情况、门窗设置情况、客房是否向阳等;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情况等;智能家居的安装情况包括:智能家居的种类、品牌以及安装位置;在构建分组标识集时需采用各自对应的识别模板将客房状态参数、环境参数和安装情况进行量化,已形成量化数据值,例如:对于客房状态参数中客房是否向阳,若向阳经过量化后对应的数据值为1,若不向阳,经过量化后对应的数据值为2;通过计算各个客房之间的分组标识集的相似度,可以确定各个客房对于智能家居控制的条件的相似度,进而实现控制组的合理分组。
35.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器1执行如下操作:通过设置在各个客房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各个客房内是否存在人员;当客房内存在人员时,获取客房对应的在入住登记模块4进行入住登记时同步获取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蓝牙识别码,并将蓝牙识别码发送至客房的终端控制器2;终端控制器2基于蓝牙识别码与第一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第一移动终端为入住登记对应的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一级控制器;当通过蓝牙识别码未能与客房内的可蓝牙连接的设备建立通讯连接时,获取客房内可蓝牙连接的设备的蓝牙标识信息;基于获取的客房内的可蓝牙连接的设备的蓝牙标识信息和预设的蓝牙标识信息登记表,确定设备是否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蓝牙标识信息登记表上登记有所有的工作人员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蓝牙标识信息;当设备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时,判断客房内的智能家居是否存在一级控制器;当存在时,将第二移动终端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二级控制器;当不存在时,将第二移动终端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一级控制器;当设备不为工作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时,接收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申请并将设备作为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二级控制器;当客房内的智能家居存在一级控制器或二级控制器时,将该客房从控制组中暂时移除。
36.优选的,当客房内的智能家居存在一级控制器和二级控制器时,中央控制器1执行如下操作:当终端控制器2通过二级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同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一级控制器并接收一级控制器对控制指令的反馈信息;当接收到反馈信息时基于反馈信息,生成调整指令;将调整指令发送至终端控制器2。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用户采用二维码打开客房的门时,设置在客房内的人体探测模块工作,通知中央控制器1,中央控制器1将在登记时获取的蓝牙识别码下发至终端控制器2,终端控制器2具有第二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模块。终端控制器2基于蓝牙识别码与第一移
动终端建立通讯连接;这样用户直接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直接控制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工作。人体探测模块的工作的触发为客房的门打开,因此不一定是用户打开,也有可能为工作人员打开,当工作人员打开时,中央控制器1通过终端控制器2的第二通讯模块获取客房内可蓝牙连接的设备的蓝牙标识信息;其中,蓝牙标识信息包括:蓝牙设备名称和蓝牙设备的id。通过工作人员登记存储的蓝牙标识信息登记表进行识别,确定是否为工作人员的第二移动终端。当为工作人员的第二移动终端时,将第二移动终端置为二级控制器;便于工作人员在用户离开客房时对客房内的智能家居的控制,例如:需要对窗户擦拭时,控制智能窗帘打开;或预先存储有打扫模式的智能家居控制集,直接采用控制集控制智能家居工作,使其位于便于打扫的模式,例如:窗帘拉开,露出窗户便于擦拭;智能空调设置为除尘抽湿模式;智能灯开启为灭菌模式等。如果,客房为已经有人入住时,需要同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客房入住的用户的第一移动终端,以达到通知用户,方便用户知晓客房已经进行过打扫及打扫的时间;此外,调整指令为用户在工作人员打扫完成后,对智能家居的控制,例如:可以预设在一个小时候将拉开的窗帘关闭等。当用户入住后,第一移动终端始终为一级控制器,不会因为用户离开客房而改变。只有工作人员进入没有用户入住的客房时,第二移动终端才可作为一级控制器使用;当客房内来客人时,客人可以通过扫描设置在客房内的二维码,请求连接到终端控制器2进行智能家居的控制。其中,人体探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门廊内的红外光栅、红外人体探测仪、摄像头等。基于人体探测模块,实现了用户或工作人员进入客房的自动连接,方便用户对于客房内智能家居的控制。用户在客房内采用蓝牙连接到终端控制器2,进而接入中央控制器1;当用户离开客房时,第一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3接入中央控制器1;实现了无论用户在何地,都可对客房内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
38.在一个实施例中,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还包括:拓展模块,用于接收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1的从属控制请求,并将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1作为从属控制器进行控制。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1需要检修时,通过拓展模块,实现其他酒店的中央控制器1的挂靠,实现了托管控制,此外,还可进一步提高了酒店的智能家居的控制的集成化。
40.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器1还执行如下操作:获取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获取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其中入住人员数量可以由用户在登记时输入;入住人员生理参数中的温度可以在酒店大厅设置红外测温设备进行测温获得;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可以在酒店大厅设置摄像头拍摄图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获得;入住人员生理参数中的年龄可以由图像识别技术从大厅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获得;基于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构建调取标识集;基于调取标识集从预设的控制库中调取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其中,控制库可以存储在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其中,客房状态参数包括:面向方位、有无窗户、通风情况、面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
合;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情况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包括体温和年龄;基于调取标识集从预设的控制库中调取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包括:计算调取标识集与控制库中每个控制参数集对应关联的参数标识集的相似度;调取相似度最大的参数标识集对应的控制参数集;将控制参数集下发至终端控制器2。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用户进入酒店大厅后,通过对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智能调取适合当前入住情况的智能家居控制方式。分析时采用预设的控制库;预设的控制库中参数标识集与控制参数集一一对应关联;相似度的计算可以采用余弦相似度计算法,在构建调取标识集时,通过对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进行标准量化及归一化处理,构建对应的参数值;例如对客房状态参数中的面向方位进行量化,面向南为0.2,面向东为0.4,面向北为0.6,面向西为0.8;在智能配置时,考虑的参数都有客房的面向方位、有无窗户、通风情况、面积等;环境参数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情况等;入住人员的人数、体温及年龄等;入住人员的着装;以人员的着装情况为例,通过着装情况可以判断出顾客的对于温度的体感情况,例如当绝大多数人都是短袖短裤时,顾客穿长袖和长裤,说明顾客相较于大多数人的空调的设置温度要高;体温的获取可以在酒店的大厅设置红外体温测试设备来是实现检测。综合客房状态参数、客房所在位置的环境参数、入住人员数量、入住人员生理参数及入住人员的着装情况实现控制参数集的准确智能配置。
4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网络,包括以太网;以太网接入上述任一酒店智能家居主控系统,以太网用于连接第一通讯模块3与酒店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各个客房内设置的终端控制器2通过以太网与中央控制器1通讯连接。
4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