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7508发布日期:2021-08-17 13:4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在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大部分对机电设备操作都是在设备附近进行实地操作,少部分远程操控只能控制电路电源,这样造成了对机电设备极大不便,且需要配备专用人员进行机电设备操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包括:

机电设备,所述机电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主控箱,所述主控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主控电板,所述主控电板的顶端中心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电板的顶端位于主控芯片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控制元件,所述主控箱的内部另一侧的一端设置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的一边侧设置有散热风扇盒,所述主控电板、备用电源和散热风扇盒相互电性连接,所述主控箱的外部靠近散热风扇盒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

总控制模块,所述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信号交互模块、电位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安全模块以及设备主控模块,所述设备主控模块与主控电板电性连接,所述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一ip网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交互模块电性连接有一双向信号收发器,所述双向信号收发器的型号为jf24d,所述双向信号收发器与ip网络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位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有万能表,所述万能表与机电设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机电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定位器,所述微型定位器的型号为p6,所述定位模块与微型定位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用电安全单元和温湿度监测单元,所述用电安全单元与电位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性连接有警报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ht100,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机电设备内部,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均与警报单元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有电路控制单元和设备运行控制单元,所述电路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总电路开关和独立电路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远程设备通过ip网络接收机电设备运行时传输的信号,电位检测模块检测机电设备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定位模块定位设备的位置,安全模块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最后设备主控模块控制电路和设备进行相应操作,这样即可完成对机电设备的监控,操作,定位等多模式控制,解决了机电远程操控只能控制电路电源,这样造成了对机电设备极大不便的缺陷,和在机电设备操控必须配备专用人员进行机电设备操控的问题,提高了机电设备控制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总体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安全模块的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的设备主控模块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主控箱;2、主控电板;3、主控芯片;4、备用电源;5、散热风扇盒;6、散热网;7、总控制模块;8、信号交互模块;801、双向信号收发器;9、电位检测模块;901、万能表;10、定位模块;1001、微型定位器;11、安全模块;1101、用电安全单元;1102、温湿度监测单元;1103、警报单元;12、设备主控模块;1201、电路控制单元;1202、设备运行控制单元;13、ip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模式的远程控制模块,包括:

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主控箱1,主控箱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主控电板2,主控电板2的顶端中心设置有主控芯片3,主控电板2的顶端位于主控芯片3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控制元件,主控箱1的内部另一侧的一端设置有备用电源4,备用电源4的一边侧设置有散热风扇盒5,主控电板2、备用电源4和散热风扇盒5相互电性连接,主控箱1的外部靠近散热风扇盒5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6;

总控制模块7,总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有信号交互模块8、电位检测模块9、定位模块10、安全模块11以及设备主控模块12,设备主控模块12与主控电板2电性连接,总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有一ip网络13。

其中,信号交互模块8电性连接有一双向信号收发器801,双向信号收发器801的型号为jf24d,双向信号收发器801与ip网络1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双向信号收发器801,便于将机电设备的内部运行信号通过双向信号收发器801传输到ip网络13中,然后远程设备通过ip网络13接收传输信号,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的远程检测,同时可通过ip网络13使用远程设备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其中,电位检测模块9电性连接有万能表901,万能表901与机电设备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万能表901,便于检测机电设备运行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从而便于判定机电设备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其中,机电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定位器1001,微型定位器1001的型号为p6,定位模块10与微型定位器1001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模块10,定位模块10与微型定位器1001电性连接,便于精确定位每一个需要远程控制的设备的位置,当机电设备出现问题时,便于根据远程监测情况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其中,安全模块11包括用电安全单元1101和温湿度监测单元1102,用电安全单元1101与电位检测模块9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有警报单元1103,通过设置用电安全单元1101,当电位检测模块9检测的电位值异常时,便于通过警报单元1103发出警报,从而远程控制机电设备停止运行,避免对机电设备造成损坏。

其中,温湿度监测单元1102电性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ht100,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机电设备内部,温湿度监测单元1102均与警报单元110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便于检测机电设备内部的环境温湿度,当湿度过大,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当温度过大时,容易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造成火灾事故,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设置警报单元1103,便于及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排除。

其中,设备主控模块12电性连接有电路控制单元1201和设备运行控制单元1202,电路控制单元1201电性连接有总电路开关和独立电路开关,通过设置电路控制单元1201,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需求,使用总电路开关和独立电路开关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电路,实现对应机电设备的运行。

工作时,当机电设备运行时,主控芯片3和控制元件将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到ip网络13,然后远程设备通过ip网络13接收传输信号,这样即可通过远程设备观察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通过ip网络13,可以实现远程设备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在远程设备对机电设备的控制中,电位检测模块9通过万能表901检测机电设备运行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定位模块10通过微型定位器1001精确定位每一个需要远程控制的设备的位置,当电位检测模块9检测的电位值异常时,安全模块11中的用电安全单元1101通过警报单元1103进行警报,此时远程设备可以控制机电设备停止运行,然后温湿度监测单元1102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机电设备内部的环境温湿度,最后根据反应的数据情况,设备主控模块12中的电路控制单元1201通过总电路开关和独立电路开关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电路,实现对应机电设备的运行,设备运行控制单元1202可以具体实施机电设备的对应操作,这样即可完成对机电设备的监控,操作,定位等多模式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