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128发布日期:2021-09-10 23:5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2.485通讯广泛用于工矿、交通运输等企业作为称重计量设备的电子汽车衡在数据处理等功能上的落后现状,对scs系列全电子汽车衡显示仪表(xk3122豪华双显示称重仪)的数据通信接口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机rs232串行通信接口的称重数据采集方法,进一步结合rs422/rs485串行数据通信接口标准与特点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验证,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3.而现有的485通讯网往往没有良好的替换性,现有必要以其他型号的芯片来实现485通讯,为485通讯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通过rts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器件控制adm483e芯片的发送器/接收器使能,更加迅速;通过adm483e芯片为传统的485通讯提供更多可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包括芯片、输入电路、外围电路、输出电路和控制使能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外围电路、输出电路和控制使能电路均与所述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50、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303、三极管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pc3、电容c42、电容c28、电容c217和电容c218,所述r50的一端与所述芯片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所述电容c42,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303,所述电阻r303并联有所述电容c218,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4,所述电阻r54连接有接地线的所述电阻r57,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3,所述电阻r53和电阻r54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2,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有接地的所述电阻r56,所述电阻r56并联有所述电容c217,所述电阻r56连接有所述电阻r55,所述电阻r55连接txd串行口。
6.优选的,所述输出电路连接rxd串行口,所述rxd串行口通过所述输出电路的光耦隔离电路连接到所述芯片的rxd引脚。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通过标准串行口的rxd、txd通过光耦隔离电路连接到adm483e芯片的rxd、txd引脚,控制芯片的rts同样经过光耦隔离电路去控制adm483e芯片、ce

txd引脚;
9.2.通过rts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器件控制adm483e芯片的发送器/接收器使能,更加迅速;
10.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提高了稳定性和新颖性,大大增加
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12.图中:1芯片,2输入电路,3使能电路,4输入电路,5外围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芯片1、输入电路2、外围电路5、输出电路4和控制使能电路3,所述输入电路2、外围电路5、输出电路4和控制使能电路3均与所述芯片1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电路2包括电阻r50、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303、三极管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pc3、电容c42、电容c28、电容c217和电容c218,所述r50的一端与所述芯片1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所述电容c42,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303,所述电阻r303并联有所述电容c218,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4,所述电阻r54连接有接地线的所述电阻r57,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3,所述电阻r53和电阻r54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2,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有接地的所述电阻r56,所述电阻r56并联有所述电容c217,所述电阻r56连接有所述电阻r55,所述电阻r55连接txd串行口,所述输出电路4连接rxd串行口,所述rxd串行口通过所述输出电路4的光耦隔离电路连接到所述芯片1的rxd引脚,标准串行口的rxd、txd通过光耦隔离电路连接到adm483e芯片的rxd、txd引脚,控制芯片的rts同样经过光耦隔离电路去控制adm483e芯片、ce

txd引脚,由控制使能电路3输出的rts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器件控制adm483e芯片的发送器/接收器使能:rts信号为“1”,则adm483e芯片的和ce

txd引脚为“1”,接收器有效,接收器禁止,此时控制使能电路3可以向rs

485外围电路5发送数据字节;rts信号为“0”,则adm483e芯片的和ce

txd引脚为“0”,接送器禁止,接收器有效,此时控制使能电路3可以接收来自rs

485外围电路5的数据字节。
1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包括芯片(1)、输入电路(2)、外围电路(5)、输出电路(4)和控制使能电路(3),所述输入电路(2)、外围电路(5)、输出电路(4)和控制使能电路(3)均与所述芯片(1)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2)包括电阻r50、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303、三极管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pc3、电容c42、电容c28、电容c217和电容c218,所述r50的一端与所述芯片(1)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所述电容c42,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303,所述电阻r303并联有所述电容c218,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4,所述电阻r54连接有接地线的所述电阻r57,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3,所述电阻r53和电阻r54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有所述电阻r52,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有接地的所述电阻r56,所述电阻r56并联有所述电容c217,所述电阻r56连接有所述电阻r55,所述电阻r55连接txd串行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485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4)连接rxd串行口,所述rxd串行口通过所述输出电路(4)的光耦隔离电路连接到所述芯片(1)的rxd引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485通讯电路,涉及通讯领域,包括芯片、输入电路、外围电路、输出电路和控制使能电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303,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54,电阻R54连接有接地线的电阻R57,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53,电阻R53和电阻R54分别与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PC3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连接分别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52,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有接地的电阻R56,电阻R56并联有电容C217,电阻R56连接有电阻R55,电阻R55连接TXD串行口。本实用新型通过RTS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器件控制ADM483E芯片的发送器/接收器使能,更加迅速;通过ADM483E芯片为传统的485通讯提供更多可能。更多可能。更多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锐天科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5
技术公布日:2021/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