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7383发布日期:2022-07-09 08: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


背景技术:

2.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目前,车联网表现出以下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但是现有的车联网设备在使用时,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力,会带动车内的车联网控制主机一起震动,难以稳固放置,且容易造成车联网设备仪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解决了车联网设备使用时因车辆行驶带来的震动力问题,避免因震动力使得车联网控制主机难以放置,甚至造成控制主机损坏等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包括:
6.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用于容纳并固定连接控制主机;
7.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固定框的外部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8.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于车体上,所述固定壳具有开口;
9.缓冲箱,所述缓冲箱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底壁,所述缓冲箱与所述固定壳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横向缓冲件,所述缓冲箱具有开口;
10.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缓冲箱的内周壁,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缓冲箱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件;以及
11.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另一端穿过所述缓冲箱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三缓冲件包括:
13.两个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呈八字型,所述缓冲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缓冲板;
14.两个缓冲滑块,所述缓冲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另一端,所述缓冲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底壁;以及
15.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缓冲杆。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底壁设置有缓冲滑槽,所述
缓冲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滑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多个滚珠槽,多个万向滚珠转动连接于所述滚珠槽。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缓冲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缓冲箱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滑槽。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缓冲箱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滑槽。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横向缓冲件为多个缓冲弹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缓冲件为多个橡胶圈。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缓冲件为多个缓冲弹簧。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外底壁,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连接车体。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在缓冲组件与固定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缓冲板的上表面与缓冲箱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缓冲板的下表面与缓冲箱的内部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件,缓冲箱与固定壳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横向缓冲件;车体行驶时,车体带动控制主机震动,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和第三缓冲件通过回弹力为控制主机提供竖向的三级缓冲减震;横向缓冲件通过回弹力为控制主机提供横向缓冲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多重减震,较好地避免震动力造成的控制主机稳固放置及损坏的问题,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
28.1、安装板;2、固定壳;3、横向缓冲件;4、缓冲箱;5、万向滚珠;6、缓冲板;7、支撑块;8、固定框;9、控制主机;10、第二缓冲件;11、第一缓冲件;12、缓冲杆;13、复位弹簧;14、缓冲滑块;15、缓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包括固定框8和缓冲组件。固定框8用于容纳并固定连接控制主机9;优选地,固定框8的周壁与控制主机9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螺孔,紧固螺栓通过螺孔固定连接固定框8和控制主机9,通过固定框8能对控制主机9提供更好的防护。缓冲组件与固定框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1;在车体行驶时,车体带动控制主机9震动,竖向震动力带动固定框8挤压第一缓冲件11,第一缓冲件11的回弹力为控制主机9提供一级缓冲减震。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壳2、缓冲箱4、缓冲板6和支撑块7。固定壳2固定连接于车体上,固定壳2具有开口;缓冲箱4滑动连接于固定壳2的内部底壁,缓冲箱4与固定壳2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横向缓冲件3,缓冲箱4具有开口;缓冲板6滑动连接于缓冲箱4的内周壁,缓冲板6的上表面与缓冲箱4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10,缓冲板6的下表面与缓冲箱4的内部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件;支撑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6,另一端穿过缓冲箱4的开口固定连接固定框8。通过支撑块7,实现固定框8与缓冲板6的连接,在车体行驶时,固定框8通过支撑块7挤压缓冲板6,缓冲板6下拉第二缓冲件10,通过第二缓冲件10的回弹力为控制主机9提供竖向的二级缓冲减震;缓冲板6同时挤压第三缓冲件,通过第三缓冲件的回弹力为控制主机9提供竖向的三级缓冲减震;通过三级叠加的缓冲减震能够对控制主机9承受的竖直方向震动力进行较好地缓冲减震。通过缓冲箱4在固定壳2内部底壁的滑动,横向缓冲件3利用回弹力对控制主机9受到的横向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实现对控制主机9进行竖向和横向的全方位多重减震,较好地避免了震动力造成的控制主机9稳固放置及损坏的问题,结构安全可靠。
34.进一步地,第三缓冲件包括两个缓冲杆12、两个缓冲滑块14和复位弹簧13。两个缓冲杆12呈八字型,缓冲杆12的一端铰接缓冲板6;缓冲滑块14转动连接缓冲杆12的另一端,缓冲滑块14滑动连接缓冲箱4的内部底壁;复位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缓冲杆12。当控制主机9通过缓冲板6挤压第三缓冲件时,两根缓冲杆12利用缓冲滑块14的滑动做相互背离的运动,复位弹簧13回拉两根缓冲杆12,利用复位弹簧13形变产生的回弹力对控制主机9提供第三级缓冲减震力。第三缓冲件减震缓冲能力强,且通过两个缓冲杆12与复位弹簧13的三角形结构,能对缓冲板6提供稳定支撑。
35.进一步地,缓冲箱4的内部底壁设置有缓冲滑槽15,缓冲滑块14滑动连接缓冲滑槽15。缓冲滑槽15对缓冲滑块14的滑动进行限位。
36.进一步地,固定壳2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多个滚珠槽,多个万向滚珠5转动连接于滚珠槽。优选地,多个滚珠槽间隔均匀设置于固定壳2的内部底壁,通过万向滚珠5的滚动,既能实现对缓冲箱4的承托,又能使缓冲箱4在车体行驶过程中顺畅滑动,从而利于横向缓冲件3通过缓冲箱4对控制主机9进行横向减震缓冲。
37.进一步地,缓冲板6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滑块,缓冲箱4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第一限位滑块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槽。通过第一限位滑块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槽,能对缓冲板6的运动进行限位。
38.进一步地,支撑块7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滑块,缓冲箱4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第二限位滑块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滑槽,如此,避免缓冲箱4对支撑块7产生运动干涉,影响缓冲组件通过支撑块7向控制主机9传递减震缓冲。
39.进一步地,横向缓冲件3为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为行业内的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及参数在此不再赘述,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的使用工况进行缓冲弹簧的选型设计。
40.进一步地,第一缓冲件11为橡胶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2上端开口,多个橡胶圈设置于缓冲箱4与固定框8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缓冲件11设置于固定壳2与固定框8之间,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41.进一步地,第二缓冲件10为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6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缓冲箱4的内部顶壁。
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还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固定连接于固定壳2的外底壁,安装板1用于固定连接车体。通过安装板1便于将本实施例的车载车联网智能控制主机与车体进行固定连接,拆装方便。
4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