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5996发布日期:2022-01-19 19:4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今乘用车要求配备能记录碰撞等特定事件发生时的车辆行驶速度、制动状态等数据信息的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例如需要通过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t)记录纵向delta-v、最大记录纵向delta-v、达到最大记录纵向delta-v时间,行车制动开启或关闭(或制动踏板位置)、车辆速度和车辆识别代号等数据。而在对上述数据的记录效果进行测试时,需要对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t)进行敲击或者快速甩动,从而触发上记数据的记录。但是,如果直接这样触发的话会引爆安全气囊,对测试人员有生命威胁,而现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把整车上的安全气囊都拔除线束的连接,断开安全气囊回路再进行测试,然而这样操作仍有遗漏拆除安全气囊的风险,对测试人员仍然具有生命威胁,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安全性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包括:pcb转接盒、可变贴片电阻以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所述pcb转接盒中设置安全气囊回路,所述可变贴片电阻设置于所述pcb转接盒且连接所述安全气囊回路,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与所述安全气囊回路以及所述可变贴片电阻连接,以形成测试回路。
6.进一步,所述安全气囊回路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通过延长线束连接。
7.进一步,所述pcb转接盒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模块,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与所述安全气囊回路连接且通过所述延长线束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连接。
8.进一步,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模块,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模块与所述延长线束连接。
9.进一步,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还包括第三连接器模块,所述延长线束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器模块连接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10.进一步,所述pcb转接盒设置有第四连接器模块,所述第四连接器模块与汽车的车身侧线束以及所述安全气囊回路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可变贴片电阻包括tmc3k38系列、tmc3k3r系列、tmc2k2系列、tmc3k4j系列或者tmc3kj系列。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包括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pcb转接盒、可变贴片电阻以及安全气囊控制
单元;所述pcb转接盒中设置安全气囊回路,所述可变贴片电阻设置于所述pcb转接盒且连接所述安全气囊回路,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与所述安全气囊回路以及所述可变贴片电阻连接,以形成测试回路;通过可变贴片电阻模拟安全气囊,使得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不报故障,从而不会影响测试,同时通过可变贴片电阻模拟安全气囊,无需拆除各个安全气囊,节省工时提高效率,避免了遗漏拆除安全气囊对测试人员造成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的电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6.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1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包括pcb转接盒、可变贴片电阻、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第二连接器模块、第三连接模块以及延长线束。
19.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cb转接盒中设置安全气囊回路,需要说明的是,安全气囊回路指的是安全气囊与汽车连接的回路,为现有的回路不再赘述,可以通过测试人员通过分析整车回路后放置于pcb转接盒中。可选地,pcb转接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模块和第四连接器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模块设置于pcb转接盒的右侧,与安全气囊回路连接且通过延长线束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连接;第四连接器模块与汽车的车身侧线束以及安全气囊回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侧线束指的是原本就装配在汽车上的线束。可选地,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不再赘述。同样地,第四连接器模块包括两个第四连接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连接器,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气囊回路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通过延长线束连接,具体地,安全气囊回路与第一连接器模块连接,第一连接器模块与第二连接器模块连接延长线束,延长线束连接第三连接器模块,使得延长线束通过第三连接器模块连接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延长线束使得在测试时方便对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进行甩动、敲击等操作,提高了便捷性。
2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模块包括两个第二连接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模块包括两个第三连接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连接器,不再赘述。具体地,延长线束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以及第四连接端,每一第一连接器对应连接一第二连接器,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延长线束的第一连接端,另一个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延长线束的第二连接端;其中一个第三连接器对应连接延长线束的第三连接端以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另外一个第三连接器对应连接延长线束的第四连接端以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
22.可选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三连接器的型号可以为cp 104p 025ml pf/104p(srs),第四连接器的型号可以为cp 43p 025(0.64)f l lif(srs)或者cp 57p 025(0.64)f r lif(srs)。
23.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变贴片电阻设置于pcb转接盒,可变贴片电阻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变贴片电阻连接安全气囊回路,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通过第三连接器、延长线束、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一连接器与安全气囊回路、可变贴片电阻连接,能够形成测试回路,进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的测试。
24.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安全气囊会有不同电阻值的要求,而设定可调节的可变贴片电阻在pcb转接盒上,可以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安全气囊的模拟要求,方便且适用性强。另外,拔掉汽车上的安全气囊的连接器后,例如断开第四连接器的连接后,pcb转接盒上设置可变贴片电阻,通过用电阻值来模拟安全气囊,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以及安全气囊回路连接,形成测试回路,使得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不会报故障,具体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出来的一个回路经过这个可变贴片电阻后,又回到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由于经过了这个可变贴片电阻,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就会认为有和安全气囊相连接,不会报故障,以使得测试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5.可选地,可变贴片电阻可以采用tmc3k38系列、tmc3k3r系列、tmc2k2系列、tmc3k4j系列或者tmc3kj系列。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测试装置,在设置有安全气囊回路的pcb转接盒中设置可变贴片电阻,无需拆除各个安全气囊,节省了大量拆解车辆的工时,同时避免了遗漏拆除安全气囊对测试人员有生命威胁的风险,增加测试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安全隐患;另外无需像现有方案在拔下来的安全气囊连接线束上追加相应阻值的电阻,防止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报故障,避免了追加的电阻在测试期间掉落,影响测试结果的风险,提高了测试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再者,通过设置延长线束使得在测试时方便对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uni t)进行甩动、敲击等操作,提高了便捷性。
27.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