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7181发布日期:2022-02-08 12:1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一部手机(平板电脑)可控制家中所有家电设备,替代所有遥控器,操作简单,轻松掌控全宅电器,目前市场现红外家电控制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单个遥控器,即一个遥控器控制一个家电;第二种是万能遥控器,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几个同类产品,但是需要来回切换遥控器模式;以上两种遥控器操作麻烦、码库不全、无法自动控制温湿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而传统的家电控制器其温湿度检测器大多都是在控制器的内部,由于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造成控制器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不一,进而造成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存在增加数值偏差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具备在检测温湿度时降低检测偏差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家电控制器其温湿度检测器大多都是在控制器的内部,由于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造成控制器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不一,进而造成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存在增加数值偏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顶部贯穿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外壳且延伸至定位筒的内腔,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左侧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度感应器,右侧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定位筒且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外壳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外壳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
5.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腔的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
6.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定位筒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顶部和底部的靠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开设有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控制
按钮。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柄、螺纹杆和螺纹套筒,可以带动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向上移动,将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移动到外壳的外侧进行温湿度检测,通过设置plc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对控制按钮进行控制,进而对家电进行控制,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适宜,通过设置支撑杆和盖板,可以对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的顶部进行防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在检测温湿度时降低检测偏差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家电控制器其温湿度检测器大多都是在控制器的内部,由于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造成控制器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不一,进而造成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存在增加数值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中:1、外壳;2、定位筒;3、螺纹杆;4、螺纹套筒;5、湿度感应器;6、温度感应器;7、支撑杆;8、盖板;9、转柄;10、plc控制器;11、主板;12、通风管;13、电动马达;14、风扇;15、滑块;16、滑槽;17、安装块;18、安装孔;19、防护垫;20、控制面板;21、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
19.由图1-4给出,一种自动控制温湿度的家电控制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筒2,定位筒2的顶部贯穿外壳1,外壳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顶部贯穿外壳1且延伸至定位筒2的内腔,螺纹杆3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4,左侧螺纹套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度感应器5,右侧螺纹套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6,湿度感应器5和温度感应器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贯穿定位筒2且固定连接有盖板8,螺纹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柄9,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0,外壳1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11,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转柄9、螺纹杆3和螺纹套筒4,可以带动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向上移动,将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移动到外壳1的外侧进行温湿度检测,通过设置plc控制器10,可以根据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的检测结果对控制按钮21进行控制,进而对家电进行控制,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适宜,通过设置支撑杆7和盖板8,可以对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的顶部进行
防护。
20.请参阅图2,外壳1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通风管12,通风管12内腔的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13,电动马达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4,通过设置通风管12、电动马达13和风扇14,可以将外壳1内的热量抽出,然后排放到外壳1的外部,对外壳1的内部进行散热。
21.请参阅图2和4,螺纹套筒4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定位筒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15使用的滑槽16,滑块15的外表面与滑槽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15和滑槽16,可以对螺纹套筒4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螺纹套筒4的移动进行限位。
22.请参阅图1和2,外壳1左右两侧顶部和底部的靠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7,安装块17的正面开设有安装孔18,通过设置安装块17和安装孔18,可以方便将外壳1安装在墙体上进行使用。
23.请参阅图1-3,盖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9,防护垫19的底部与外壳1的顶部紧密贴合,通过设置防护垫19,可以对盖板8的顶部进行防护。
24.请参阅图1,外壳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21,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0和控制按钮21,可以对家电进行控制。
25.工作原理:
26.第一步:将外壳1通过安装块17和安装孔18安装在指定位置;
27.第二步:当家电工作时,转动转柄9,转柄9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通过滑块15和滑槽16的导向带动螺纹套筒4向上移动,螺纹套筒4带动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向上移动,将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移动到外壳1的外侧,对空气中的温湿度进行检测;
28.第三步:当检测到的温湿度与设定的温湿度不符时,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将检测数据输送给plc控制器10,通过plc控制器10开启控制按钮21,通过控制按钮21对家电进行控制,进而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适宜。
29.申请文件中,温度感应器6和湿度感应器5将检测数据输送给plc控制器10,通过plc控制器10开启控制按钮21,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开常识。
30.通过以上结构,具备在检测温湿度时降低检测偏差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家电控制器其温湿度检测器大多都是在控制器的内部,由于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造成控制器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不一,进而造成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存在增加数值偏差的问题。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