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15790发布日期:2022-06-25 03:1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3.1、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普遍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导致数控设备在不使用时存在误触和意外操控的情况;2、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大多存在操控不便的情况,导致数控设备不能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工作人员;3、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基本存在维护不便的情况,导致数控设备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柜体、板体、系统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柜体上表面通过设置有的竖轴与板体底面外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系统组件,其中所述板体外侧壁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孔、控制板a、控制板b、转轴、线轮、线绳、滑块、连接轴、滑槽、电机、显示器、编程设置键、系统控制键和系统设置键,所述板体外侧壁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均开设有滑槽,而所述滑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控制板a和控制板b,其中所述控制板a和控制板b外侧壁均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滑块左侧内壁,所述通孔内侧壁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轴,而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线轮,其中所述线轮内侧壁设置有线绳的一端,且所述线绳的另一端与滑块右侧外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系统组件包括柜槽、柜门、支撑板、滑轨、侧槽、侧杆和侧孔,所述柜体左侧外壁开设有柜槽,且所述柜槽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均设置有滑轨,而所述滑轨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左侧外壁开设有侧槽。
7.优选的,所述控制板a位于控制板b上方位置,且所述控制板a底面外壁设置有显示
器,而所述控制板b上表面设置有编程设置键、系统控制键和系统设置键,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键位于编程设置键和系统设置键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线轮和线绳的数目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线轮横向并列。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侧杆,且所述侧杆外表面开设有侧孔。
10.优选的,所述侧杆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杆对称分布在支撑板左侧外壁。
11.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通孔右端的高度高于通孔左端。
12.优选的,所述柜槽开口端内壁设置有柜门,且所述滑轨的数目为四个,其中所述滑轨在柜槽内部对称分布。
13.优选的,所述电机、控制板a和控制板b均与外接电源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侧槽内侧壁卡合连接有外接计算机,其中所述控制板a和控制板b与外接计算机数据通信连接。
14.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组装,沿着侧槽放入外接计算机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槽内侧壁进行初步的卡合连接,再沿着侧孔旋转外接紧固件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杆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与此同时也就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之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可拆卸连接固定;步骤二:复位,通过抓住侧杆从而能将支撑板沿着滑轨进行水平滑动,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和支撑板放入柜槽内部,再将外计算机与控制板a、控制板b、电机和外接电源线及数控线进行电性连接,接着转动柜门封闭柜槽开口端;步骤三:调试,通过沿着竖轴转动板体从而可以将板体面向工作人员,再由电机运行驱动转轴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释放,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沿着滑槽在通孔内部倾斜向下滑动至通孔左端;步骤四:开始操控,沿着连接轴转动控制板a和控制板b并使其倾斜适用于工作人员,再通过操控编程设置键、系统控制键和系统设置键完成对设备的操控,且操控过程和结果均能实时显示在显示器外表面;步骤五:结束操控,沿着连接轴转动控制板a和控制板b并使得控制板a底面外壁与控制板b上表面贴合,再通过电机运行驱动转轴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收卷,这样能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倾斜向上滑动并使得控制板a和控制板b完全收缩至通孔内部;步骤六:维护,通过打开柜门并将外接计算机的外接线拔出,再抓住侧杆从而能将支撑板沿着滑轨进行水平滑动至柜槽开口端,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之间拆卸并对其进行维护。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沿着连接轴转动控制板a和控制板b并使得控制板a底面外壁与控制板b上表面贴合,再通过电机运行驱动转轴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收卷,这样能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倾斜向上滑动并使得控制板a和控制板b完全收缩至通孔内部,有效的实现了该数控设备的控制板a和控制板b在不使用可以完全收缩至通孔内部,且避免了控制板b被意外误触的风险,还避免了控制板a被意外损坏的情况,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由于普遍缺乏安全保障措施,从而导致数控设备在不使用时存在误触和意外操控情况的问题,保障了数控设备的安全性。
16.2、本发明通过沿着竖轴转动板体从而可以将板体面向工作人员,再由电机运行驱动转轴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释放,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沿着滑槽在通孔内部倾斜向下滑动至通孔左端,接着沿着连接轴转动控制板a和控制板b并使其倾斜适用于工作人员,再通过操控编程设置键、系统控制键和系统设置键完成对设备的操控,且操控过程和结果均能实时显示在显示器外表面,有效的实现了该数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操控便捷,且适用于多种不同需求的工作人员,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由于大多存在操控不便的情况,从而导致数控设备不能适用于不同需求工作人员的问题,提高了数控设备的适用性。
17.3、本发明通过沿着侧槽放入外接计算机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槽内侧壁进行初步的卡合连接,再沿着侧孔旋转外接紧固件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杆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与此同时也就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之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可拆卸连接固定,接着通过抓住侧杆从而能将支撑板沿着滑轨进行水平滑动,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和支撑板放入柜槽内部,再将外计算机与控制板a、控制板b、电机和外接电源线及数控线进行电性连接,接着转动柜门封闭柜槽开口端,有效的实现了该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维护和维修便捷,且缩减了设备的维护时间以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用数控设备由于基本存在维护不便的情况,从而导致数控设备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问题,提高了数控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通孔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电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柜槽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控制板a和控制板b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柜体;201、柜槽;202、柜门;203、支撑板;204、滑轨;205、侧槽;206、侧杆;207、侧孔;3、板体;401、通孔;402、控制板a;403、控制板b;404、转轴;405、线轮;406、线绳;407、滑块;408、连接轴;409、滑槽;410、电机;411、显示器;412、编程设置键;413、系统控制键;414、系统设置键;5、竖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1.如图1-6所示,一种数控机床用专用数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柜体1、板体3、系统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柜体1上表面通过设置有的竖轴5与板体3底面外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系统组件,其中所述板体3外侧壁设置有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孔401、控制板a402、控制板b403、转轴404、线轮405、线绳406、滑块407、连接轴408、滑槽409、电机410、显示器411、编程设置键412、系统控制键413和系统设置键414,所述板体3外侧壁开设有通孔401,且所述通孔401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均开设有滑槽409,而所述滑槽409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其中所述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外侧壁均设置有连接轴408,且所述连接轴408转动连接在滑块407左侧内壁,所述通孔401内侧壁设置有电机410,且所述电机410的输出轴安装有转轴404,而所述转轴404外表面设置有线轮405,其中所述线轮405内侧壁设置有线绳406的一端,且所述线绳406的另一端与滑块407右侧外壁固定连接,通过电机410运行驱动转轴404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405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406收卷,这样能带动滑块407沿着滑槽409倾斜向上滑动并使得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完全收缩至通孔401内部。
22.具体地,所述系统组件包括柜槽201、柜门202、支撑板203、滑轨204、侧槽205、侧杆206和侧孔207,所述柜体1左侧外壁开设有柜槽201,且所述柜槽201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均设置有滑轨204,而所述滑轨204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03,其中所述支撑板203左侧外壁开设有侧槽205,通过抓住侧杆206从而能将支撑板203沿着滑轨204进行水平滑动,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和支撑板203放入柜槽201内部。
23.具体地,所述控制板a402位于控制板b403上方位置,且所述控制板a402底面外壁设置有显示器411,而所述控制板b403上表面设置有编程设置键412、系统控制键413和系统设置键414,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键413位于编程设置键412和系统设置键414中间位置,通过沿着连接轴408转动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并使其倾斜适用于工作人员,再通过操控编程设置键412、系统控制键413和系统设置键414完成对设备的操控,且操控过程和结果均能实时显示在显示器411外表面。
24.具体地,所述线轮405和线绳406的数目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线轮405横向并列,通过线轮405和线绳406的数目均为两个使得滑块407的竖直滑动更加稳定。
25.具体地,所述支撑板203外侧壁设置有侧杆206,且所述侧杆206外表面开设有侧孔207,通过打开柜门202并将外接计算机的外接线拔出,再抓住侧杆206从而能将支撑板203沿着滑轨204进行水平滑动至柜槽201开口端,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203之间拆卸并对其进行维护。
26.具体地,所述侧杆206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杆206对称分布在支撑板203左侧外壁,通过抓住侧杆206从而能将支撑板203沿着滑轨204进行水平滑动至柜槽201开口端,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203之间拆卸并对其进行维护。
27.具体地,所述通孔401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通孔401右端的高度高于通孔401左端,通过通孔401右端的高度高于通孔401左端使得滑块407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向下移动。
28.具体地,所述柜槽201开口端内壁设置有柜门202,且所述滑轨204的数目为四个,其中所述滑轨204在柜槽201内部对称分布,通过转动柜门202能封闭柜槽201开口端。
29.具体地,所述电机410、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均与外接电源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侧槽205内侧壁卡合连接有外接计算机,其中所述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与外接计算机数据通信连接,通过操控外接电源从而能操控电机410、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电路的断通和运行,操控便捷且安全性优异。
30.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组装,沿着侧槽205放入外接计算机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槽205内侧壁进行初步的卡合连接,再沿着侧孔207旋转外接紧固件从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侧杆206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与此同时也就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203之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可拆卸连接固定,即使得外接计算机的拆卸与安装便捷;步骤二:复位,通过抓住侧杆206从而能将支撑板203沿着滑轨204进行水平滑动,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和支撑板203放入柜槽201内部,再将外计算机与控制板a402、控制板b403、电机410和外接电源线及数控线进行电性连接,接着转动柜门202封闭柜槽201开口端,即使得外接计算机的放入和移出便捷;步骤三:调试,通过沿着竖轴5转动板体3从而可以将板体3面向工作人员,再由电机410运行驱动转轴404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405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406释放,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407沿着滑槽409在通孔401内部倾斜向下滑动至通孔401左端,即使得滑块407在通孔401内部竖直滑动便捷;步骤四:开始操控,沿着连接轴408转动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并使其倾斜适用于工作人员,再通过操控编程设置键412、系统控制键413和系统设置键414完成对设备的操控,且操控过程和结果均能实时显示在显示器411外表面,即使得数控设备的操控和使用便捷;步骤五:结束操控,沿着连接轴408转动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并使得控制板a402底面外壁与控制板b403上表面贴合,再通过电机410运行驱动转轴404转动从而能带动线轮405竖直转动,进而能带动线绳406收卷,这样能带动滑块407沿着滑槽409倾斜向上滑动并使得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完全收缩至通孔401内部,即使得控制板a402和控制板b403在不使用时能被安全防护;步骤六:维护,通过打开柜门202并将外接计算机的外接线拔出,再抓住侧杆206从而能将支撑板203沿着滑轨204进行水平滑动至柜槽201开口端,进而能将外接计算机与支撑板203之间拆卸并对其进行维护,即使得该数控设备的维护便捷。
31.本发明所使用的电子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