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1563发布日期:2022-07-09 19: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装置,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不能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无法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单一检测,从而无法单一的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或者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具备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不能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检测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5.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处理器,所述检测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电机温度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检测处理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温度储存模块,所述检测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
6.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处理器,所述温控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区间对比模块,所述区间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区间数据储存模块,所述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风冷控制器和空调制冷模块,所述风冷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制热系统包括制热控制器和空调制热模块,所述制热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温度储存模块为固态硬盘,所述区间数据储存模块为机械硬盘。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机温度检测模块为红外线温度检测器,所述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均为温度检测表。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均为散热风扇,所述空调制冷模块为制冷空调。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均为电动加热片,所述空调制热模块为制热空调。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报警系统,所述报警系统包括语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检测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不能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具备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单一检测,从而可以单一的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或者加热。
16.2、本发明通过设置制冷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电池和发动机出现过热的现象。
17.3、本发明通过设置制热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加热,防止电机、电池和发动机出现分离的现象。
18.4、本发明通过设置温度储存模块为固态硬盘,可以储存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温度数据进行储存,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区间数据储存模块为机械硬盘,可以储存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温度区间。
19.5、本发明通过电机温度检测模块为红外线温度检测器,可以对电机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均为温度检测表,可以对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检测。
20.6、本发明通过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均为散热风扇,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吹风,通过吹风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通过空调制冷模块为制冷空调,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散热。
21.7、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均为电动加热片,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加热,从而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影响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空调制热模块为制热空调,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加热。
22.8、本发明通过设置报警系统,可以发出报警声音和报警灯光,提示使用者温度异常。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系统图;
24.图2为本发明图1中制冷系统的系统图;
25.图3为本发明图1中制热系统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检测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28.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处理器,检测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电机温度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处理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对比模块,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温度储存模块,检测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
29.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处理器,温控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区间对比模块,区间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区间数据储存模块,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
30.参考图2,制冷系统包括风冷控制器和空调制冷模块,风冷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制冷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电池和发动机出现过热的现象。
32.参考图3,制热系统包括制热控制器和空调制热模块,制热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
3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制热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加热,防止电机、电池和发动机出现分离的现象。
34.参考图1,温度储存模块为固态硬盘,区间数据储存模块为机械硬盘。
3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温度储存模块为固态硬盘,可以储存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温度数据进行储存,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区间数据储存模块为机械硬盘,可以储存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温度区间。
36.参考图1,电机温度检测模块为红外线温度检测器,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均为温度检测表。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电机温度检测模块为红外线温度检测器,可以对电机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均为温度检测表,可以对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检测。
38.参考图2,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均为散热风扇,空调制冷模块为制冷空调。
3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均为散热风扇,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吹风,通过吹风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散热,通过空调制冷模块为制冷空调,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散热。
40.参考图3,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均为电动加热片,空调制热模块为制热空调。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均为电动加热片,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加热,从而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影响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空调制热模块为制热空调,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加热。
42.参考图1,温控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语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报警系统,可以发出报警声音和报警
灯光,提示使用者温度异常。
4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电机温度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检测,再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入检测处理器的内部,检测处理器通过对比模块与温度储存模块内部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若是温度异常,检测处理器将数据传入数据传输模块的内部,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入数据接收模块的内部,数据接收模块将数据传入温控处理器的内部,温控处理器通过区间对比模块将数据与区间数据储存模块内部正常温度数据进行二次对比,若是温度过高,温控处理器驱动制冷系统中的风冷控制器和空调制冷模块,通过风冷控制器开启电机风冷模块、电池风冷模块和发动机风冷模块对温度过高的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单独加温,再通过空调制冷模块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散热,提高散热效率,若是温度过低,温控处理器驱动制热系统中的制热控制器和空调制热模块,通过制热控制器开启电机制热模块、电池制热模块和发动机制热模块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单独加热,再通过空调制热模块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效果。
45.综上所述: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检测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对电机、电池和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不能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
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