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64139发布日期:2022-08-31 15:1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煤矿开采中,智能化矿用设备被广泛应用,矿用设备基于设定的工艺逻辑控制自身的各个功能部件实现特定动作,从而实现矿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例如液压支架基于设定的工艺逻辑执行孤立动作、由多个孤立动作组成的组合动作以及基于采煤机的位置触发的跟机动作等。
3.相关技术中,对矿用设备的控制基于既定的工艺逻辑实现,通常通过代码开发的形式得到矿用设备工艺逻辑的可执行程序,以此控制矿用设备执行特定动作、实现特定功能。但是,相关技术难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工艺逻辑的开发,开发成本较高,开发效率和可拓展性较低,使得矿用设备的控制策略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工艺逻辑的开发,开发成本较高,开发效率和可拓展性较低,使得矿用设备的控制策略较为单一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对所述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将所述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矿用设备,以使所述矿用设备通过对所述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所述配置数据,并基于所述配置数据执行所述工艺逻辑。
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包括:确定配置事项,所述配置事项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或根据所述矿用设备上传的待更新配置文件的配置数据确定;根据所述配置事项,显示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对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事项,显示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的逻辑关系将所述配置事项划分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分别显示所述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配置界面和表单化配置界面;所述图形化配置界面与所述表单化配置界面具有相互映射的关系,所述图形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与所述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相
同。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包括: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根据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内的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和/或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根据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内的参数信息,获取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形化标识的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图形化标识的名称、所述图形化标识的类型、所述图形化标识的颜色和所述图形化标识尺寸;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图形化标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由所述图形化标识与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图形化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包括: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将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至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基于全部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生成所述层级配置文件。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基于预设校验规则对所述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在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内显示提示信息。
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对所述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矿用设备,以使所述矿用设备通过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所述配置数据,并基于所述配置数据执行所述工艺逻辑。
16.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配置事项,所述配置事项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或根据所述矿用设备上传的待更新配置文件的配置数据确定;根据所述配置事项,显示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对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的逻辑关系将所述配置事项划分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分别显示所述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视化配置界面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配置界面和表单化配置界面;所述图形化配置界面与所述表单化配置界面具有相互映射的关系,所述图形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与所述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相同。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根据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内的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和/或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根据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内的参数信息,获取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形化标识的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图形化标识的名称、所述图形化标识的类型、所述图形化标识的颜色和所述图形化标识尺寸;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图形化标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由所述图形化标识与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图形化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配置层级,将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至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基于全部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生成所述层级配置文件。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校验模块,所述校验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校验规则对所述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在所述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内显示提示信息。
2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可视化配置界面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将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该方法通过组态交互实现无代码开发,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矿用设备工艺逻辑的配置,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可拓展性较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矿用设备的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组合动作配置对应的配置层级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跟机工艺配置对应的配置层级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组合动作配置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组合动作配置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组合动作配置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示意图。
32.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跟机动作配置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34.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数据校验后的表单化配置界面示意图。
35.图10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
公开,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39.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s101,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可视化配置界面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
42.本技术实施例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该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为具有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硬件设备和/或驱动该硬件设备工作所需必要的软件。可选的,执行主体可包括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用户终端及其他设备。其中,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和电脑等交互设备。
43.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设备上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用户可以基于可视化配置界面进行操作,完成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的配置。
44.其中,用户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点选、拖动和输入等操作,上述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矿用设备组合动作工艺逻辑和矿用设备跟机动作工艺逻辑。
45.例如,综采过程中,液压支架需要配合采煤机做一系列动作以行进到目标位置并以特定姿态进行支护。每个支架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认为是各个单一动作的集合,在工艺逻辑组态中我们称其为“组合动作”。工作面的支架与采煤机的配合往往需要多个支架协同动作,这些协同动作可以称其为“跟机动作”在不同跟机阶段配合煤机的集群协同作业我们称其为“跟机工艺”。
46.s102,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通过可视化配置界面完成工艺逻辑的配置操作后,终端设备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该界面中由用户通过输入、点选或拖动等操作添加的信息,以此获取上述工艺逻辑对应的配置数据。
48.s103,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从可视化配置界面中获取到的配置数据,生成上述工艺逻辑的层级配置文件,其中在该层级配置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文件模块,不同的文件模块可用于存储工艺逻辑中不同粒度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50.s104,将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将生成的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例如发送至矿用设备的控制器,以便该控制器对该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配置数据,该控制器基于这些配置数据控制矿用设备执行上述工艺逻辑,例如执行跟机动作等。此外还可以将生成的层级配置文件存储在数据库、文件系统或云端等存储设备中,以便矿用设备进行文件下载。
52.此外,在发送层级配置文件至矿用设备之前,还可以在终端使用虚拟设备对生成的层级配置文件进行模拟测试。
53.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提供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实现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配置,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再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以此得到新的工艺逻辑的层级配置文件,将该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
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从而实现对矿用设备的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矿用设备工艺逻辑的无代码开发,无需修改矿用设备的程序,通过可视化配置界面,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工艺逻辑的开发,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矿用设备的控制策略,更加灵活高效地控制矿用设备的工作状态,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且具有较高地可拓展性。
5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上述步骤s101中“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配置事项,配置事项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或根据矿用设备上传的待更新配置文件的配置数据确定。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新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之前可以先确定配置事项,该配置事项可以根据用户在交互界面的操作确定,例如用户在配置之前的交互界面新建“组合动作配置”事项,并显示“组合动作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用户基于该界面完成对组合动作的配置。
56.再例如,可以通过对矿用设备上传的待更新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配置数据,根据这些配置数据确定该待更新配置文件对应的配置事项,如“跟机动作配置”事项,并显示“跟机动作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并且根据从待更新配置文件中解析出的配置数据在该可视化配置界面中进行工艺逻辑的显示,例如通过显示不同的图形化标识来表征跟机动作及跟机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用户对待更新的工艺逻辑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工艺逻辑的层级配置文件。
57.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的逻辑关系将配置事项划分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分别显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
58.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细粒度划分得到不同粒度下的配置层级。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工艺逻辑中参与执行的动作及动作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划分,例如对于组合动作而言,组合动作可以理解为由多个孤立动作(单一动作)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动作。对组合动作进行配置时需要对每一个孤立动作进行配置、对孤立动作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配置,此外还包括对组合动作整体参数的配置(如该组合动作的开始执行时间、结束执行时间、是否在矿用设备的显示组件上显示该组合动作等),因此可以将组合动作配置划分为三个配置层级,其中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配置为第一配置层级,孤立动作的参数配置为第二配置层级,孤立动作间的关联关系配置为第三配置层级。其中,配置层级可根据需要划分为多层,配置层级的具体个数本技术不做限定。
59.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将组合动作配置划分为4个配置层级,组合动作配置首先配置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确定该组合动作中包含的孤立动作,然后配置每一个孤立动作的参数,每一个孤立动作下可以挂载多种类型的动作事件,然后对动作事件进行参数配置(如该动作事件的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其中部分动作事件(如该孤立动作执行的相关控制条件或者该动作执行结果的反馈等)可以作为关联事件,这些关联事件可作为其他孤立动作触发的条件,这样就通过关联事件把两个孤立动作连接起来,变成关联动作组合(例如孤立动作1开始执行时触发孤立动作3开始执行,孤立动作1执行结束时触发孤立动作2开始执行)。此外动作事件下可以挂载子事件,子事件负责执行对应配置的功能和逻辑,例如通过功能部件(如执行器)进行孤立动作的相关参数传递。
60.此外,跟机动作可以理解为随采煤机的移动而触发的动作,如图3所示,对跟机工
艺进行配置时,可以采用由下到上的配置策略:先对跟机动作进行配置,从配置完成的跟机动作中选择所需要的跟机动作添加至跟机阶段,并进行跟机阶段配置,从配置完成的跟机阶段选择所需的跟机阶段添加至跟机工艺,并进行跟机工艺的整体参数配置,由此跟机工艺配置可以从上到下划分为三个配置层级:跟机工艺整体参数配置并选择所需要的跟机阶段,跟机阶段整体参数配置并选择所需要的跟机动作和每个跟机动作的参数配置。其中跟机动作可以由孤立动作和/或组合动作构成,跟机动作可以预先配置好,在跟机工艺配置是直接调用即可。
61.其中,可视化配置界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配置界面和表单化配置界面,其中图形化配置界面与表单化配置界面具有相互映射的关系,图形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与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相同。
62.在图形化配置界面中包括但不限于图形化标识,如平面几何图形、箭头和连接线等,例如在图形化配置界面中用长方形的动作块表示孤立动作、组合动作或跟机动作,当对该动作块进行操作时,在表单化配置界面中该动作块代表的动作的参数也会同步改变。
63.图形化配置和表单化配置作为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均可以进行工艺逻辑的配置,如配置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孤立动作的参数和孤立动作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跟机工艺整体参数、跟机阶段的整体参数、跟机动作的参数等,此外还可以实现经典动作的保存、快速引用等。
64.在进行组合动作配置时,显示组合动作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图4为对孤立动作和孤立动作间关联关系配置后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可以看做一个组合动作的配置界面,其中包括孤立动作对应的动作块(如孤立动作1、孤立动作2和孤立动作3)、动作事件对应的图形化标识(如孤立动作1的动作块下的4个圆形标识),其中动作事件对应的图形化标识上的数字编号代表该动作事件下子事件的个数(如圆形标识上的1和3等数字编号)。孤立动作的动作块上方带有加号的圆形标识用于增加该动作下的动作事件,带有减号的圆形标识用于减少该动作下的动作事件,不同动作下动作事件的圆形标识之间的带有箭头的连接线用于表示动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如触发关系),其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的触发类型,如“或”类型的触发(多个动作中的任一个动作均可触发,如图4中孤立动作2下左边第一个圆形标识表示的动作事件)或者“与”类型的触发(由多个动作同时触发,如孤立动作3下左边第一个圆形标识表示的动作事件)。图4中在左侧选择区内的“动作a”、“动作b”、“1”、“2”和“3”表示不同的孤立动作,右侧编辑区域为组合动作配置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其中显示的配置内容为一个组合动作下的孤立动作和孤立动作间的关联关系。
65.此外,如图5所示,响应于选中图形化配置界面中的动作块(如图5中选中孤立动作1),显示该孤立动作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如图5右侧所示的表单,可以在表单内输入或点选需要配置的参数(如图5中在表单化配置界面中的动作组合编辑栏显示选中的孤立动作的名称和该动作的参数,以及在条件栏显示该孤立动作下挂在的动作事件的参数),在进行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配置时可以基于该配置层级表单化配置界面(如图6所示)进行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配置,包括组合动作名称、动作类型、主动作码和序列参数组等,其中序列参数组中的“1000”、“1001”和“1002”等为组合动作对应的待配置内容的数字标识,例如“1000”表示是否显示该组合动作,“1001”表示该组合动作的开始执行时间等,可根据需要设置待配置内容的数字标识,本技术不做限定。
66.图7为跟机动作配置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具体为跟机工艺1下跟机阶段1中的跟机动作配置,其中包括动作总体范围展示区和跟机展示区,这两个区域用于配置第一类跟机动作(如动作7、动作9和动作14),在跟机展示区下方为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域和动作池。其中,第一类跟机动作为与采煤机保持设定间距、在一定区间内被执行的跟机动作,第二类跟机动作为在采煤机到达指定位置时,被触发执行的跟机动作(如动作4和动作2)。
67.用户可以通过选中动作池中的跟机动作,并拖动动作至动作总体范围展示区或跟机展示区,形成动作块,通过拖动动作块改变该动作块的长度和位置。如图7所示,动作总体范围展示区边界的刻度尺用于标识位置点,刻度表示位置点的编号,动作块的长度表示该动作的执行区间,在跟机展示区内动作块距离采煤机的距离表示该动作被触发时与采煤机的相对位置。在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域内页卡显示的位置表示第二类跟机动作的触发点位信息(如固定域:200表示采煤机行走到固定域200时触发动作4和动作2)。动作拖动到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域,可以根据拖动距离形成连接线,表征触发关系,不同触发点的动作拖动到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域,会创建新的页卡。此外还可以通过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域内动作块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表示第二类跟机动作的执行顺序,如图7中动作4和动作2在同一高度则表示动作4代表的跟机动作与动作2代表的跟机动作同时执行。
68.此外,图7中右侧的表单化配置界面用于显示跟机工艺1下包含的跟机阶段、每个跟机阶段包括的跟机动作(如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关联煤机执行动作”栏),同时还可以响应于用户选中跟机展示区或第二类跟机动作配置区内的动作块(如选中跟机展示区内的动作7)显示对应的跟机动作的参数(如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动作属性配置”栏),用户可以通过点选操作配置跟机动作的调试顺序、触发模式和参数组等,还可以通过输入操作配置跟机动作的执行有效区间。其中根据跟机动作的类型,将不属于该类型跟机动作的属性设置在不可编辑模式,如“触发煤机位置”。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表单化配置界面进行表单配置时,可以通过参数块的底色来表示该参数的配置是否触发配置规则限制,或者根据参数的重要程度对重要配置的参数块进行高亮显示,以增强工艺逻辑配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7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71.方式一: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根据配置层级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内的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7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图形化标识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位置信息和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标识的名称、图形化标识的类型、图形化标识的颜色和图形化标识尺寸;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形化标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相对位置信息由图形化标识与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图形化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
73.例如,获取图4中的动作块、动作块的名称(如动作块中添加的“孤立动作1”)、动作块对应的圆形标识、圆形标识对应的编号、圆形标识之间的带有箭头的连接线以及连接线的颜色等,基于这些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孤立动作的名称、孤立动作下的动作事件以及孤立动作间的关联关系等,从而得到对应配置层级的配置数据。还可以获取图7中各个区域包含的动作块、动作块的名称、动作块的尺寸、动作块与采煤机标识之间的距离、动作块与
采煤机标识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基于这些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跟机动作的名称、跟机动作被触发的条件、跟机动作间的执行顺序以及跟机动作的执行区间等信息,从而得到对应的配置层级的配置数据。
74.根据图形化配置界面中每一个图像化标识的类型确定该图形化标识代表的含义(如长方形表示动作、圆形表示动作事件,以及带有箭头的连接线表示孤立动作间的触发关系),根据图形化标识的名称确定该图形化标识对应的动作的名称或动作事件的触发时刻等(如动作块中添加的“孤立动作1”或动作块中添加的“动作7”)。
75.方式二: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根据配置层级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内的参数信息,获取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76.根据表单化配置界面中被用户输入、点选以及由图形化配置界面映射过来的参数信息,获取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7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103中“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进一步可包括以下步骤:
78.s801,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将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至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一个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作为一个结构体存储至对应的文件模块,例如将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作为一个结构体,将孤立动作的参数作为一个结构体,将表征孤立动作间关联关系的动作事件的参数作为一个结构体,将动作事件下子事件的参数作为一个结构体,分别存储至对应的文件模块。
80.s802,基于全部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生成层级配置文件。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配置事项的全部配置层级分别对应的文件模块组合成层级配置文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配置数据的校验过程:基于预设校验规则对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在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内显示提示信息。其中具体的预设校验规则可基于配置数据确定,例如若该配置数据为组合动作的整体参数,则可以根据组合动作执行时所需的必要参数设置校验规则,在配置结束后对必要参数进行校验。
82.再例如,对配置数据进行业务合规性校验,同时对配置或修改的数据进行安全性验证,此外,还可以对数据是否有源数据、是否存在源数据被多次引用、数据范围是否符合业务规范等进行校验。同时还可具备引用数据保护功能,保护被引数据不可删除、不可重复引用、有条件修改。
83.例如若经过校验得出配置数据存在异常,如图9所示将数据异常的动作进行着色标记。再例如,若配置数据被多次引用则调整该数据对应的可操作事项,将该数据对应的“删除”项隐藏等。可根据在可视化配置界面设置。
84.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工艺逻辑的逻辑关系,将工艺逻辑的配置划分成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分别显示不同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以便对该配置层级内待配置的内容进行配置,根据配置完成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全部配置层级分别对应的配置数据,再根据这些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以此得到新的工艺逻辑的层级配置文件,将该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从而实现对矿用设备的控
制。该方法实现了矿用设备工艺逻辑的无代码开发,无需修改矿用设备的程序,通过可视化配置界面,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工艺逻辑的开发,从而更加灵活高效地控制矿用设备的工作状态,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且具有较高地可拓展性。
85.图10是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6.如图10所示,该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1000,包括:显示模块1001、获取模块1002、生成模块1003和发送模块1004。其中,
87.显示模块1001,用于显示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可视化配置界面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
88.获取模块1002,用于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
89.生成模块1003,用于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
90.发送模块1004,用于将层级配置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
9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模块1001,进一步用于:确定配置事项,配置事项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或根据矿用设备上传的待更新配置文件的配置数据确定;根据配置事项,显示配置事项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以基于可视化配置界面对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进行配置。
9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模块1001,进一步用于:根据配置事项对应的工艺逻辑的逻辑关系将配置事项划分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分别显示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
9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视化配置界面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配置界面和表单化配置界面;图形化配置界面与表单化配置界面具有相互映射的关系,图形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与表单化配置界面中包括的配置数据相同。
9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获取模块1002,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根据配置层级对应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内的图形化标识的信息,获取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和/或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根据配置层级对应的表单化配置界面内的参数信息,获取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
9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形化标识的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形化标识的名称、图形化标识的类型、图形化标识的颜色和图形化标识尺寸;位置信息包括:图形化标识自身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相对位置信息由图形化标识与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图形化标识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
9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生成模块1003,进一步用于:针对每一个配置层级,将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至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基于全部配置层级对应的文件模块生成层级配置文件。
9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校验模块,校验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校验规则对不同粒度的配置层级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在配置层级对应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内显示提示信息。
98.综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用设备的控制装置,通过提供的可视化配置界面,实现对矿用设备的工艺逻辑配置,根据配置后的可视化配置界面获取配置数据,再根据配置数据,生成层级配置文件,以此得到新的工艺逻辑的层级配置文件,将该层级配置
文件发送至矿用设备,以使矿用设备通过对层级配置文件进行解析,获取配置数据,并基于配置数据执行工艺逻辑,从而实现对矿用设备的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矿用设备工艺逻辑的无代码开发,无需修改矿用设备的程序,通过可视化配置界面,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实现工艺逻辑的开发,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矿用设备的控制策略,更加灵活高效地控制矿用设备的工作状态,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且具有较高地可拓展性。
99.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1100,如图11所示,包括存储器1101、处理器1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103上并可在处理器11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前述的矿用设备的控制方法。
10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0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0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0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0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0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