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5000发布日期:2022-09-03 13:0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无害化加工过程。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因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方式,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减少污泥带来的负面效应。林地和市政绿化的利用因不易造成食物链的污染而成为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方式。污泥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如矿场土地、森林采伐场、垃圾填埋场、地表严重破坏区等需要复垦的土地)的修复与重建,减少了污泥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威胁,既处置了污泥又恢复了生态环境。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污水池对应污泥处理的效率低下以及准确性不高,不能够在准确时间进行污泥处理;此外,污泥处理效率无法把控,不能够从而根本提高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
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判定当前污水池内的污泥对应污水处理是否存在影响,对污水池的污水处理效率进行保证的同时对污泥风险进行实时把控,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判断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是否合格,对污泥处理效率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污泥处理效率不合格导致污水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避免污水池低效率运行的风险,提高了污水池处理的工作效率;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影响因素判定,对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污泥处理的高效性,分析出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以至于能够直接有效的污泥处理效率。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污泥风险分析单元、处理效率分析单元、影响因素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
8.污泥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在实时监测异常时,生成高风险信号并将高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高风险信号后,生成污泥处理信号并将污泥处理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管理人员接收到污泥处理信号后将对应污水池进行污泥处理;
9.处理效率分析单元,用于将污水池内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效率实时分析获取问题污泥处理,并将问题污泥处理的名称发送至服务器;
10.影响因素判定单元,用于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影响因素判定,获取到问题污泥处
理内有影响参数、无影响参数、合格运行工序以及非合格运行工序,并将其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11.智能控制单元,用于将对应问题污泥处理进行智能分析控制。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污泥风险分析单元的污泥风险分析过程如下:
13.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到运行前污水池底部的污泥高度,并将其标记为初始高度,实时采集到污水池内污泥的高度,并将其与初始高度进行比较获取到实时污泥高度差;当污水池底部污泥高度为初始高度时,获取到当前污水池的最大污水处理量,并将当前污水池的最大污水处理量标记为初始处理量;随后将污水池运行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量进行采集,并将实时采集的污水处理量与初始处理量进行比较获取到实时污水处理差量;
14.在污水池的运行过程中,将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与实时污水处理差量分别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和污水处理差量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处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且实时污水处理差量处于污水处理差量阈值,则判定当前污水池内污泥不存在风险,生成无风险信号并将无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15.若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未处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或者实时污水处理差量未处于污水处理差量阈值,则判定当前污水池内污泥存在风险,生成高风险信号并将高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效率分析单元的处理效率分析过程如下:
17.将污水池进行污泥处理的时间段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时间段标记为分析时间段,采集到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以及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并将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以及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分别与类型数量阈值和处理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18.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超过类型数量阈值,且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超过处理时长阈值,则判定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强度大,生成高强度处理信号并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高强度污泥处理;
19.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未超过类型数量阈值,或者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未超过处理时长阈值,则判定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强度低,生成低强度处理信号并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低强度污泥处理;
20.采集到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以及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并将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以及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分别标记为降低速度阈值和增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21.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超过降低速度阈值,且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超过增加速度阈值,则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高效率处理,若对应高效率处理为高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高强度污泥处理的处理数据作为标准数据;若对应高效率处理为低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低强度污泥处理的处理数据作为待优化数据;
22.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未超过降低速度阈值,或者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未超过增加速度阈值,则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低效率处理,若对应低效率处理为高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污水池进行二次污泥处理,同时将当
前污水池的污泥监测周期进行缩短;
23.若对应低效率处理为低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低强度污泥处理标记为问题污泥处理,并将问题污泥处理发送至服务器。
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影响因素判定单元的影响因素判定过程如下:
25.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分析,并将问题污泥处理内的处理工序标记为待分析工序,将待分析工序控制污泥的性能参数标记为待分析参数;
26.在待分析工序运行时,若待分析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对应数值存在浮动,则判定待分析工序运行合格,并将对应待分析工序标记为合格运行工序;若待分析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对应数值不存在浮动,则判定待分析工序运行不合格,并将对应待分析工序标记为非合格运行工序;在对应合格运行工序完成运行后,若当前合格运行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数值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待分析参数标记为无影响参数;若当前合格运行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待分析参数标记为有影响参数;将有影响参数、无影响参数、合格运行工序以及非合格运行工序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智能控制单元的智能控制过程如下:
28.将问题污泥处理的合格运行工序进行分析,若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有影响参数,在对应合格运行工序完成后,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判定对应合格运行工序的运行效率合格;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判定对应合格运行工序无法满足当前污泥处理需求,即根据当前有影响参数去选取对应合格运行工序的替换工序;若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无影响参数,则不作任何处理;
29.将问题污泥处理的非合格运行工序进行分析,若非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有影响参数,在问题污泥处理完成后,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非合格运行工序标记为优先整改工序;若非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无影响参数,则将对应非合格运行工序标记为延时整改工序。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本发明中,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判定当前污水池内的污泥对应污水处理是否存在影响,对污水池的污水处理效率进行保证的同时对污泥风险进行实时把控,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判断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是否合格,对污泥处理效率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污泥处理效率不合格导致污水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避免污水池低效率运行的风险,提高了污水池处理的工作效率;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影响因素判定,对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污泥处理的高效性,分析出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以至于能够直接有效的污泥处理效率;将污泥处理进行智能分析优化,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防止污泥处理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污水池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3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污泥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污泥风险分析单元、处理效率分析单元、影响因素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其中服务器与污泥风险分析单元、处理效率分析单元、影响因素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均为双向通讯连接;
36.可以理解的是,污泥风险分析单元、处理效率分析单元、影响因素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均以当前顺序进行智能化控制,能够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污水处理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环保处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处理效果和速度。目前,一代二代的沉淀池都是静态沉淀,速度慢,除污率不高。这种沉淀池占地面积很大”,且沉淀池随着污水厂的规模扩大而越做越大,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是十分不经济的。智能化高效澄清池可为污水处理运行紧凑、高效快捷的新工艺产业化创造条件,可有效降低占地面积和使用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发展水处理生产服务,提高水处理生产与应用的高效节约化水平,利于推行环境治理,为保护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37.在污水厂进行污水处理时,服务器对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同时生成污泥风险分析信号并将污泥分析信号发送至污泥风险分析单元,污泥风险分析单元接收到污泥风险分析信号后,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判定当前污水池内的污泥对应污水处理是否存在影响,对污水池的污水处理效率进行保证的同时对污泥风险进行实时把控,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具体污泥风险分析过程如下:
38.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到运行前污水池底部的污泥高度,并将其标记为初始高度,实时采集到污水池内污泥的高度,并将其与初始高度进行比较获取到实时污泥高度差;当污水池底部污泥高度为初始高度时,获取到当前污水池的最大污水处理量,并将当前污水池的最大污水处理量标记为初始处理量;随后将污水池运行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量进行采集,并将实时采集的污水处理量与初始处理量进行比较获取到实时污水处理差量;
39.在污水池的运行过程中,将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与实时污水处理差量分别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和污水处理差量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40.若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处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且实时污水处理差量处于污水处理差量阈值,则判定当前污水池内污泥不存在风险,生成无风险信号并将无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污水池的实时污泥高度差未处于污泥高度差阈值范围,或者实时污水处理差量未处于污水处理差量阈值,则判定当前污水池内污泥存在风险,生成高风险信号并将高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41.服务器接收到高风险信号后,生成污泥处理信号并将污泥处理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管理人员接收到污泥处理信号后将对应污水池进行污泥处理,同时服务器生成处理效率分析信号并将处理效率分析信号发送至处理效率分析单元;
42.处理效率分析单元接收到处理效率分析信号后,将污水池内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
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是否合格,对污泥处理效率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污泥处理效率不合格导致污水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避免污水池低效率运行的风险,提高了污水池处理的工作效率,具体处理效率分析过程如下:
43.将污水池进行污泥处理的时间段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时间段标记为分析时间段,采集到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以及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并将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以及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分别与类型数量阈值和处理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44.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超过类型数量阈值,且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超过处理时长阈值,则判定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强度大,生成高强度处理信号并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高强度污泥处理;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工序的类型数量未超过类型数量阈值,或者对应污泥处理工序的平均处理时长未超过处理时长阈值,则判定分析时间段内污泥处理强度低,生成低强度处理信号并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低强度污泥处理;
45.采集到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以及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并将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以及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分别标记为降低速度阈值和增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46.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超过降低速度阈值,且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超过增加速度阈值,则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高效率处理,若对应高效率处理为高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高强度污泥处理的处理数据作为标准数据;若对应高效率处理为低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低强度污泥处理的处理数据作为待优化数据;处理数据表示为污泥处理工序的工序类型,工序顺序以及工序时间等相关处理数据;
47.若分析时间段内污泥高度的降低速度未超过降低速度阈值,或者污水池对应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未超过增加速度阈值,则将对应分析时间段内的污泥处理标记为低效率处理,若对应低效率处理为高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污水池进行二次污泥处理,同时将当前污水池的污泥监测周期进行缩短;若对应低效率处理为低强度污泥处理,则将对应低强度污泥处理标记为问题污泥处理,并将问题污泥处理发送至服务器;
48.服务器接收到问题污泥处理后,生成影响因素判定信号并将影响因素判定信号发送至影响因素判定单元,影响因素判定单元接收到影响因素判定信号后,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影响因素判定,对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污泥处理的高效性,分析出不合格污泥处理的影响因素,以至于能够直接有效的污泥处理效率,具体影响因素判定过程如下:
49.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分析,并将问题污泥处理内的处理工序标记为待分析工序,将待分析工序控制污泥的性能参数标记为待分析参数,污泥的性能参数包括污泥的含水量以及污泥碱度等污泥相关性能参数;
50.在待分析工序运行时,若待分析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对应数值存在浮动,则判定待分析工序运行合格,并将对应待分析工序标记为合格运行工序;若待分析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对应数值不存在浮动,则判定待分析工序运行不合格,并将对应待分析工序标记为非合格运行工序;在对应合格运行工序完成运行后,若当前合格运行工序对应的待分
析参数数值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待分析参数标记为无影响参数;若当前合格运行工序对应的待分析参数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待分析参数标记为有影响参数;
51.将有影响参数、无影响参数、合格运行工序以及非合格运行工序一同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有影响参数、无影响参数、合格运行工序以及非合格运行工序后,生成智能控制信号并将智能控制信号发送至智能控制单元;
52.智能控制单元接收到智能控制信号后,将对应问题污泥处理进行智能分析控制,将污泥处理进行智能分析优化,提高了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防止污泥处理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污水池的工作效率,具体智能控制过程如下:
53.将问题污泥处理的合格运行工序进行分析,若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有影响参数,在对应合格运行工序完成后,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判定对应合格运行工序的运行效率合格;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判定对应合格运行工序无法满足当前污泥处理需求,即根据当前有影响参数去选取对应合格运行工序的替换工序;若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无影响参数,则不作任何处理;
54.将问题污泥处理的非合格运行工序进行分析,若非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有影响参数,在问题污泥处理完成后,如有影响参数的数值未处于对应阈值范围内,则将对应非合格运行工序标记为优先整改工序;若非合格运行工序控制的污泥性能参数为无影响参数,则将对应非合格运行工序标记为延时整改工序。
55.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56.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污泥风险分析单元将污水池内的污泥进行实时监测,在实时监测异常时,生成高风险信号并将高风险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高风险信号后,生成污泥处理信号并将污泥处理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管理人员接收到污泥处理信号后将对应污水池进行污泥处理;通过处理效率分析单元将污水池内污泥处理的工作效率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效率实时分析获取问题污泥处理,并将问题污泥处理的名称发送至服务器;通过影响因素判定单元将问题污泥处理进行影响因素判定,获取到问题污泥处理内有影响参数、无影响参数、合格运行工序以及非合格运行工序,并将其一同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智能控制单元将对应问题污泥处理进行智能分析控制。
57.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