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3470发布日期:2022-11-12 03: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池生产已频繁而常态,而锂离子电池生产牵涉到一套很长、复杂的生产链,从整个生产链来看锂离子电池生产是典型的流程式生产,即工艺过程基本上是持续进行的,生产顺序几乎不变。根据标准化成熟度及工序的相关度,电芯生产段即动力锂电池生产的前段已发展了十多年,基本上工艺、设备标准化成熟度比较高,适用于离散式流程生产方式。而后段动力锂电池组装段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产业,行业标准还处于探索阶段,则其精细化生产方式至关重要。
3.现有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一旦电池发生故障,储能系统将整体停机等待维修,大大降低了电池系统的利用率,缺乏相应的安全管控模块,实用性较差,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一旦电池发生故障,储能系统将整体停机等待维修,大大降低了电池系统的利用率,缺乏相应的安全管控模块,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芯处理段单元,所述电芯处理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模组组装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组组装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汇流排焊接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汇流排焊接段单元的输出端与pack装配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ack装配段单元的输出端与云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端的输出端与电池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单元包括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自适应单元、焊接单元、测试单元、检测单元、物料传输单元、扫码单元、机器人单元以及plc单元,所述电池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终端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终端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上传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6.优选的,所述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包括安全管控模块、计划排程管理模块、生产调度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工具工装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项目看板管理模块、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模块以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块。
7.优选的,所述安全管控模块包括数据实时采集,所述数据实时采集的输出端与故障诊断的输入端连接。
8.优选的,所述故障诊断的输出端与上传云端的输入端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传云端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的输入端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的输出端与安全修复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安全修复的输出端与修复测试的输入端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修复测试的输出端与控制终端以及数据分析的输入端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故障诊断包括充电保护诊断、过电流保护诊断以及过热保护诊断。
13.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在电芯处理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模组组装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模组组装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的输出端与汇流排焊接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汇流排焊接段单元的输出端与pack装配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pack装配段单元的输出端与云端的输入端连接,云端的输出端与电池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控制单元包括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自适应单元、焊接单元、测试单元、检测单元、物料传输单元、扫码单元、机器人单元以及plc单元,电池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终端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终端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上传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安全管控模块的设置增加了安全管控性能,电池发生故障,能及时自行诊断修复,无需整体停机等待维修,提高电池系统的利用率。
16.(2)、该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在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包括安全管控模块、计划排程管理模块、生产调度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工具工装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项目看板管理模块、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模块以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块,安全管控模块包括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采集的输出端与故障诊断的输入端连接,故障诊断的输出端与上传云端的输入端连接,上传云端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的输入端连接,上传云端的设置能将诊断到的数据上传云端,记录到数据库中,便于之后分析总结,实用性较强。
17.(3)、该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在数据分析的输出端与安全修复的输入端连接,安全修复的输出端与修复测试的输入端连接,修复测试的输出端与控制终端以及数据分析的输入端连接,故障诊断包括充电保护诊断、过电流保护诊断以及过热保护诊断,修复测试的设置能进一步检测修复的是否符合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原理框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电池控制原理框图;
20.图3为本发明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的原理框图;
21.图4为本发明安全管控模块的原理框图;
22.图5为本发明故障诊断的原理框图。
23.图中:1、电芯处理段单元;2、模组组装段单元;3、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4、汇流排焊接段单元;5、pack装配段单元;6、云端;7、电池控制单元;8、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81、安全管控模块;8101、数据实时采集;8102、故障诊断;81021、充电保护诊断;81022、过电流保护诊断;81023、过热保护诊断;8103、上传云端;8104、数据分析;8105、安全修复;8106、修复
测试;8107、控制终端;82、计划排程管理模块;83、生产调度管理模块;84、库存管理模块;85、质量管理模块;86、人力资源管理模块;87、设备管理模块;88、工具工装管理模块;89、采购管理模块;810、成本管理模块;811、项目看板管理模块;812、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模块;813、制造数据管理模块;9、自适应单元;10、焊接单元;11、测试单元;12、检测单元;13、物料传输单元;14、扫码单元;15、机器人单元;16、plc单元;17、终端检测单元;18、数据上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本发明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26.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芯处理段单元1,电芯处理段单元1的输出端与模组组装段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模组组装段单元2的输出端与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模组框架焊接段单元3的输出端与汇流排焊接段单元4的输入端连接,汇流排焊接段单元4的输出端与pack装配段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pack装配段单元5的输出端与云端6的输入端连接,云端6的输出端与电池控制单元7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控制单元7包括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8、自适应单元9、焊接单元10、测试单元11、检测单元12、物料传输单元13、扫码单元14、机器人单元15以及plc单元16,电池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与终端检测单元17的输入端连接,终端检测单元17的输出端与数据上传单元18的输入端连接。
27.安全管控模块81的设置增加了安全管控性能,电池发生故障,能及时自行诊断修复,无需整体停机等待维修,提高电池系统的利用率。
28.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种具有安全管控性能的多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生产精细化管控单元8包括安全管控模块81、计划排程管理模块82、生产调度管理模块83、库存管理模块84、质量管理模块85、人力资源管理模块86、设备管理模块87、工具工装管理模块88、采购管理模块89、成本管理模块810、项目看板管理模块811、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模块812以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块813,安全管控模块81包括数据实时采集8101,数据实时采集8101的输出端与故障诊断8102的输入端连接,故障诊断8102的输出端与上传云端8103的输入端连接,上传云端8103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8104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分析8104的输出端与安全修复8105的输入端连接,安全修复8105的输出端与修复测试8106的输入端连接,修复测试8106的输出端与控制终端8107以及数据分析8104的输入端连接,故障诊断8102包括充电保护诊断81021、过电流保护诊断81022以及过热保护诊断81023。
29.上传云端8103的设置能将诊断到的数据上传云端,记录到数据库中,便于之后分析总结,实用性较强,修复测试8106的设置能进一步检测修复的是否符合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30.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使用时,通过云端6控制电池控制单元7,电池控制单元7将控制的数据传输给终端检测单元17,终端检测单元17将检测的结果传给数据上传单元18,数据上传单元18将数据上传并保存,过程中安全管控模块81工作,数据实时采集8101将安全相关的数据采集起来,传输给故障诊断8102阶段,故障诊断8102将诊断的结果上传云端8103,接着进行数据分析8104,分析具体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将分析到的安全隐患位置输入给安全修复8105阶段,安全修复8105针对性进行修复操作,修复好后进行修复测试8106,测试结果符合标准就进入控制终端8107阶段,结束运行,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就重新进入数据分析8104阶段,直至测试结果符合标准。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