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5995发布日期:2022-07-13 01:3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2.随着5g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5g基站的数量持续上涨,并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顶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5g基站数量已达到115.9万个,占全球的70%以上。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无线信号的频段越高,能够传输的数据带宽也越高,但是信号衰减也大,穿透能力也就越低。要实现4g基站同样的覆盖范围,需要数倍的5g基站,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可以预见的是5g基站特别在城市居民密集区的管理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3.现有通信基站的监控一般仅限于主设备运行情况监控、机柜或机房内温湿度监控、电池情况监控、告警监控,但是,对于站点位置信息、配重信息、配置信息、调度信息、告警信息、防盗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可视化管理,管理效率较低,管理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6.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包括通信柜体、设置于通信柜体底部的配重式底座、固接于配重式底座顶部的通信抱杆,所述通信柜体通过安装底座与配重式底座连接,所述通信柜体内固接有gps定位器、通信基站设备、柜体信息采集模块、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所述配重式底座的底部固接有重力传感采集模块,所述重力传感采集模块、gps定位器、通信基站设备的设备信息采集模块、柜体信息采集模块分别通过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信息传递连接。
7.优选的,所述通信柜体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立体结构,所述柜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与柜体的开口处铰接,所述柜门的另一侧通过柜门锁与柜体的开口处固接,所述柜门的侧面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8.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管理通信设备,能够给通信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9.优选的,所述通信抱杆通过定位拉绳与配重式底座紧固连接,所述定位拉绳为钢丝拉绳。
10.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通信抱杆与配重式底座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通信抱杆与配重式底座之间出现断裂现象。
11.优选的,所述重力传感采集模块为4-20ma转rs485modbus模拟量采集模块。
12.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4-20ma转rs485modbus模拟量采集模块的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13.优选的,所述gps定位器为dtu模块gps北斗定位器。
14.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dtu模块gps北斗定位器的定位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15.优选的,所述柜体信息采集模块由烟雾信息采集模块、温度信息采集模块、湿度信息采集模块组成。
16.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有效采集柜体内的环境储存信息,能够有效提高通信基站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17.优选的,所述烟雾信息采集模块为消防烟雾报警器。
18.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消防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19.优选的,所述温度信息采集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探头。
20.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21.优选的,所述湿度信息采集模块为湿度传感器探头。
22.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湿度传感器探头的湿度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23.优选的,所述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为无线数据透传485/232采集模块。
24.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无线数据透传485/232采集模块能够稳定的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信息传递连接,工作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6.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柜体搭载了重力传感采集模块、gps定位器、通信基站设备、柜体信息采集模块,重力传感采集模块、gps定位器、通信基站设备、柜体信息采集模块并通过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连接,从而实现无需人工上站,对站点位置信息、配重信息、配置信息、调度信息、告警信息、防盗信息实现了实时可视化管理,以及调度实施的可视、可控、可管,大大提高通信基站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通信基站维护成本,能够有效做到降本增效,有效提升品牌市场价值。
27.本实用新型的重力传感采集模块内置于配重式底座上,通过重力传感采集模块可实时监控站点配重情况。建站阶段,可通过手机连接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数据,查看站点完成后配重情况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减少二次上站调整工作,提升建站规范性、可靠性、安全性;日常情况,出现配重异常,启动提示告警,实现防盗信息等模块的可视化,相对于设置摄像头,其具有高隐蔽、高灵敏、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配重式底座的仰视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信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信柜体的侧视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连接示意图;
33.图中标记:
34.通信柜体1、安装底座2、配重式底座3、通信抱杆4、定位拉绳5、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gps定位器7、通信基站设备8、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11、柜体101、柜门102、散热孔103、柜门锁104、烟雾信息采集模块901、温度信息采集模块902、湿度信息采集模块903。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6.实施例1:
37.如附图1至附图2和附图4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包括通信柜体1、设置于通信柜体1底部的配重式底座3、固接于配重式底座3顶部的通信抱杆4,通信柜体1通过安装底座2与配重式底座3连接,通信柜体1内固接有gps定位器7、通信基站设备8、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配重式底座3的底部固接有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gps定位器7、通信基站设备8的设备信息采集模块、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分别通过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11信息传递连接。
38.实施例2:
39.如附图3所示,在实施例1中通信柜体1包括柜体101,柜体101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立体结构,柜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柜门102,柜门102的一侧与柜体101的开口处铰接,柜门102的另一侧通过柜门锁104与柜体101的开口处固接,柜门102的侧面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3。这种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管理通信设备,能够给通信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40.实施例3:
41.如附图1至附图2和附图4至附图5所示,一种智能式的通信基站,包括通信柜体1、设置于通信柜体1底部的配重式底座3、固接于配重式底座3顶部的通信抱杆4,通信柜体1通过安装底座2与配重式底座3连接,通信柜体1内固接有gps定位器7、通信基站设备8、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配重式底座3的底部固接有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gps定位器7、通信基站设备8的设备信息采集模块、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分别通过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11信息传递连接。
42.通信抱杆4通过定位拉绳5与配重式底座3紧固连接,定位拉绳5为钢丝拉绳。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通信抱杆4与配重式底座3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通信抱杆4与配重式底座3之间出现断裂现象。
43.重力传感采集模块6为4-20ma转rs485modbus模拟量采集模块。4-20ma转rs485modbus模拟量采集模块的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44.gps定位器7为dtu模块gps北斗定位器。dtu模块gps北斗定位器的定位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45.柜体信息采集模块9由烟雾信息采集模块901、温度信息采集模块902、湿度信息采集模块903组成。这种设置能够有效采集柜体内的环境储存信息,能够有效提高通信基站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46.烟雾信息采集模块901为消防烟雾报警器。消防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47.温度信息采集模块902为温度传感器探头。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48.湿度信息采集模块903为湿度传感器探头。湿度传感器探头的湿度感应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49.物联网控制管理模块10为无线数据透传485/232采集模块。无线数据透传485/232采集模块能够稳定的与ai智能物联网运维系统管理平台11信息传递连接,工作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