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6012发布日期:2022-10-19 02:5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输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厂输煤系统设备一般包括燃料运输、卸煤机械、受煤装置、煤场设施、输煤设备、煤量计量装置和筛分破碎装置、集中控制和自动化以及其它辅助设备与附属建筑。电厂的输煤系统是从卸煤装置起直至把煤运到锅炉房原煤斗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输煤系统是较为庞大的一个公用系统,现阶段,其输送过程是通过皮带输送机来完成,整个输煤系统由多台输送距离较长的皮带输送机组成。输煤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由料斗和皮带的传递将煤由贮煤场输送到配煤场,由给煤机给煤,再经由皮带机传送到锅炉。
3.传统的发电厂输煤系统是一种基于继电接触器和人工手动方式的半自动化系统,由于输煤系统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极大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输煤系统范围大,经常有皮带跑偏、皮带撕裂及落煤管堵塞等等麻烦,大大降低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率,随着发电厂规模的扩大,对煤量的需求大大提高,传统的输煤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下发电厂输煤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包括转运站plc系统和输煤主控dcs系统,所述转运站plc系统包括若干个不同的被管对象,以及不同被管对象上的传感器件,所述主控dcs系统包括若干个不同的执行器件,以及不同执行器件上的传感器件;
7.其中所述转运站plc系统内部控制单元通过输入单元连接若干不同被管对象上的传感器件,并通过内部输出单元发送指令信号给对应不同被管对象上;
8.其中所述输煤主控dcs系统内部现场控制单元接收被管对象对应的执行器件,并通过内部输出单元发送衔接指令信号,配合协调所述转运plc系统进行自控输煤。
9.优选地,所述被管对象包括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该若干不同被管对象上均设置有控制器和传感器件,所述控制器内部通过通信接口与编程器、写入器、打印机、人机界面、上位计算机通讯连接;
10.所述传感组件内部包括信号收发单元,通过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并传递信息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同时对应控制器内部控制单元将处理后信息传递至上位计算机、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输煤转运站的可视化控制操作。
11.优选地,所述执行器件包括堆取料机、取料机、碎煤机以及犁煤器,分别对应所述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该若干不同执行器件上均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
通过通信接口与编程器、写入器、打印机、人机界面、上位计算机通讯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转运站plc系统组合输煤主控dcs系统包括信息管理网和过程控制网,通过信息管理网处理各被管对象以及对应执行器件的运行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打印,并传递信息至过程控制网,通过所述过程控制网协调不同上被管对象上执行器件的控制操作;
13.优选地,所述转运站plc系统组合输煤主控dcs系统为自动控制方式,根据实际输煤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编程器、写入器写入设定运行程序,在上位计算机crt界面设定运行方式,直接选择启动。
14.优选地,所述信息管理网和过程控制网可进行自动配煤控制操作,储煤站在程序控制时通过煤仓间的远程站过程控制网实现自动加仓配煤,给煤机给煤量的调节由plc ao模块输出信号至变频器,再由变频器控制叶轮给煤机。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输煤系统的作用和运行可靠性基础上,设计了一条两路多段互为备用的输煤系统,转运站plc系统组合输煤主控dcs系统结构,从结构上保证了输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根据输煤系统范围大、运行方式多,提出了基于plc和工业控制网网络的输煤控制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不仅降低了开发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也以后的升级提供了条件。
17.2、本实用新型系统由程序控制为主要控制方式,实现了系统控制的自动化,同时为了避免系统发生紧急事故增设了现场和集中室手动控制,使系统运行更安全可靠,采用自动化程序控制不仅能够减轻人力负担,同时避免避免工人受到粉尘污染,对输煤系统上的设备集中控制,当有故障时系统自动报警,能够做到及时处理,较传统现场手动分散操作设备的生产方式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转运站plc控制系统与输煤主控dcs系统的组合控制流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输煤主控dcs系统的控制流程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信息管理与过程控制网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转运站plc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转运站plc控制原理简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中输煤主控dcs控制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6,一种智慧输煤控制系统,包括转运站plc系统和输煤主控dcs系统,所述转运站plc系统包括若干个不同的被管对象,以及不同被管对象上的传感器件,所述主控dcs系统包括若干个不同的执行器件,以及不同执行器件上的传感器件;
26.进一步的是,其中所述转运站plc系统内部控制单元通过输入单元连接若干不同被管对象上的传感器件,并通过内部输出单元发送指令信号给对应不同被管对象上,所述被管对象包括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该若干不同被管对象上均设置有控制器和传感器件,所述控制器内部通过通信接口与编程器、写入器、打印机、人机界面、上位计算机通讯连接;
27.所述传感组件内部包括信号收发单元,通过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并传递信息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同时对应控制器内部控制单元将处理后信息传递至上位计算机、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输煤转运站的可视化控制操作;
28.更进一步的是,其中所述输煤主控dcs系统内部现场控制单元接收被管对象对应的执行器件,并通过内部输出单元发送衔接指令信号,配合协调所述转运plc系统进行自控输煤,所述执行器件包括堆取料机、取料机、碎煤机以及犁煤器,分别对应所述储煤站、煤场、转运站以及煤仓间,该若干不同执行器件上均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通过通信接口与编程器、写入器、打印机、人机界面、上位计算机通讯连接;
29.不同所述被管对象上的传感器件同时与其上对应的执行器件通讯连接,所述转运站plc系统将处理的信号传递给所述输煤主控dcs系统上位计算机,通过所述上位计算机上设置有人机接口及人机界面,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显示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可视化自控操作
30.更进一步的是,所述转运站plc系统组合输煤主控dcs系统包括信息管理网和过程控制网,通过信息管理网处理各被管对象以及对应执行器件的运行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打印,并传递信息至过程控制网,通过所述过程控制网协调不同上被管对象上执行器件的控制操作,转运站plc系统组合输煤主控dcs系统为自动控制方式,根据实际输煤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编程器、写入器写入设定运行程序,在上位计算机crt界面设定运行方式,直接选择启动,所述信息管理网和过程控制网可进行自动配煤控制操作,储煤站在程序控制时通过煤仓间的远程站过程控制网实现自动加仓配煤,给煤机给煤量的调节由plc ao模块输出信号至变频器,再由变频器控制叶轮给煤机;
31.其中所述过信息管理网包括若干组管理计算机、打印机和管理层数据服务器,其中管理计算机用于过程控制数据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同时记录并打印控制管理日志;过程控制网包括若干组操作站、多功能计算站、工程师站、现场控制站和若干组通信接口卡,所述现场控制站包括数采站、控制站、逻辑站以及端子站,所述通信接口通讯连接智能设备或智能仪表;
32.更进一步的是,为改善煤场烟尘环境,在本输煤系统种接入自动气力清扫设备,利用真空泵产生的一定的负压,经过与之相连的管道通过吸尘软管来抽吸洒落在地面的煤粉;
33.空间中煤粉在垂直方向上受到三个力,重力f1,浮力f2和介质阻力f3。对于球形微粒,
34.f1=m
p
g=3.14
×
ρ
p
g/6;
35.[0036][0037]
其中ρ
p
、d
p
分别表示微粒的密度和直径(mm):ρa表示空气密度(kg/m3),ψ表示阻力系数,v表示微粒的相对速度,在水平管道中气流速度vs》30m/s时,物料才能被送走,风速较小达不到吸尘效果,风速过度,根据空气阻力公司其产生的阻力呈平方关系增大,真空度衰减太快,吸尘车作用半径减小,通过本公式可计算空气管道内风力大小能否达到吸尘的目的。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