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6843发布日期:2023-06-08 17:2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


背景技术:

1、时间的精确和统一,是轨道交通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系统的最基本要素。自动化系统中各个级联设备的数据在时间上的微小误差,会造成数据处理的不准确和相应的控制延迟,从而造成生产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事件、事故等处理需要统一的标准时间,以准确分析和处理,自动化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随着北斗卫星授时的推广和应用,国产化授时系统逐渐普及,广泛应用于广电、金融、通信、石油、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irig-b码对时方式是一种精度高且含有绝对的精确时间信息的对时方式。

2、当前比较常见的irig-b码编码产生方式基于fpga或cpld来实现,对一般企业设计有一定门槛和开发成本,随着相关芯片的采购、供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授时设备的设计、生产变得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给了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包括

3、北斗授时模组,用于输出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

4、单片机,其输入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北斗授时模组的输出端;

5、晶体震荡电路,其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

6、逻辑电路,其输入端同时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块和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通信连接对外接口将信号输出。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晶体震荡电路的作用下,使逻辑电路的上升沿最大传播延迟3.5ns,通过晶体震荡电路提供了时间基准,通过组合100pps信号触发输出b码的每个码元,利用从100pps中恢复的1pps信号提供b码的时间参考点,保证了时间数据流的预进位功能从而使时间精确度不高于20ns。

8、优选的,所述晶体震荡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x1、电容c3、电容c4和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6,另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7,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1同时电连接电阻r1和电容c3,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3同时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4,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2和引脚3分别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地。

9、优选的,所述逻辑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芯片u2和芯片u4,其中电容c1的正极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23,电容c1的负极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24,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1的负极并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1的正极并接电源,芯片u2的引脚1同时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3和单片机的引脚41,芯片u2的引脚2电连接于单片的引脚34,芯片u2的引脚4电连接于芯片u4的引脚1,芯片u2的引脚3接地,芯片u2的引脚5接电源,芯片u4的引脚2电连接于单片的引脚33,芯片u4的引脚3接地,芯片u4的引脚5接电源。

10、优选的,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芯片u5、双向击穿二极管v1、双向击穿二极管v2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3,芯片u5的引脚7同时电连接于双向击穿二极管v1的一端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2的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v1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u5的引脚6同时电连接于双向击穿二极管v2的另一端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3的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v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引脚5接地,芯片u5的引脚8接电源,芯片u5的引脚2和引脚3同时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25,芯片u5的引脚4电连接于芯片u4的引脚4。

11、优选的,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对外接口porta和对外接口portb,所述对外接口porta电连接于芯片u5的引脚7,所述对外接口portb电连接于芯片u5的引脚6。

12、优选的,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天线ant,天线ant的引脚5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11,天线ant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同时接地。

13、有益效果:通过晶体震荡电路提供时间基准,保证了时间数据流的预进位功能,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精准对时,滞后时间稳定,实现数据的严格同步,符合系统的实时要求,同时采用国产芯片,生产、制造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震荡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x1、电容c3、电容c4和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6,另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7,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1同时电连接电阻r1和电容c3,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3同时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4,晶体振荡器x1的引脚2和引脚3分别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芯片u2和芯片u4,其中,电容c1的正极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23,电容c1的负极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24,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1的负极并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1的正极并接电源,芯片u2的引脚1同时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3和单片机的引脚41,芯片u2的引脚2电连接于单片的引脚34,芯片u2的引脚4电连接于芯片u4的引脚1,芯片u2的引脚3接地,芯片u2的引脚5接电源,芯片u4的引脚2电连接于单片的引脚33,芯片u4的引脚3接地,芯片u4的引脚5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芯片u5、双向击穿二极管v1、双向击穿二极管v2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3,芯片u5的引脚7同时电连接于双向击穿二极管v1的一端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2的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v1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u5的引脚6同时电连接于双向击穿二极管v2的另一端和双向击穿二极管v3的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v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引脚5接地,芯片u5的引脚8接电源,芯片u5的引脚2和引脚3同时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25,芯片u5的引脚4电连接于芯片u4的引脚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对外接口porta和对外接口portb,所述对外接口porta电连接于芯片u5的引脚7,所述对外接口portb电连接于芯片u5的引脚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还包括天线ant,天线ant的引脚5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组的引脚11,天线ant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同时接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IRIG‑B编码器,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北斗授时模组,其输入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北斗授时模组的输出端的单片机,其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的晶体震荡电路,其输入端同时电连接于北斗授时模块和单片机的输出端的逻辑电路;所述北斗授时模组用于输出时间信息和定位信息,所述逻辑电路通信连接对外接口将信号输出。本技术采用国产芯片,生产、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良,李寿阳,王会生,牛治明,景砚桥,张鹏,朱肖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恒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