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41193发布日期:2023-10-25 14: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安全控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生产线上的安全控制通常是指产线的急停控制,是指在发生人身或设备安全隐患时,通过操作台的急停按钮、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内部的逻辑判断,使产线的变频器或电机停止,同时切断各比例阀和电磁阀的供电,来保证人身和产线上设备的安全。

2、目前动力锂电池模组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工艺,用到各种设备。生产动力锂电池模组产品的产线通过划分许多子区域的方式,以完成电池产品在各工艺段的生产。因此,如何对各子区域之间、各工艺段之间和各设备之间进行安全控制,以保障产线人员安全,以及实现产线快速、安全生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产线的安全快速生产,也能保障产线内的人员设备安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电池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安全区域,所述安全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安全区域内的安全控制单元、生产设备和与生产设备对应的安全继电器,所述生产设备至少包括机器人,其中,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安全触发事件,生成安全控制信号;所述安全继电器,与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安全控制信号,向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与所述安全继电器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器人处于安全状态。

3、上述实施例中,对电池产线进行分区,并对每个安全区域上的安全触发事件进行检测,响应于安全区域上发生安全触发事件,对安全区域内的机器人进行安全控制,将机器人与安全区域内的设备和人员之间进行安全隔离,保障了产线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个电池产线的可靠性,为产线上的机器人和机械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控制保护机制。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安全检测单元;所述安全检测单元,与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安全区域的入口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检测对象从所述安全区域的入口进入所述安全区域,生成所述安全触发事件,并将所述安全触发事件发送至所述安全控制单元。

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器对安全区域的入口进行检测,当检测对象通过入口进入安全区域时,生成安全触发事件,安全控制单元响应于安全触发事件,对安全区域内的机器人进行控制,保障了产线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还用于响应于运输小车发送的进站指令,生成所述安全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运输小车用于运输所述电池产线的物料。

7、上述实施例中,响应于运输小车的进站指令,对安全区域内的生产设备和机器人进行安全控制,避免生产设备和机器人对移动的运输小车上的物料造成损伤,保障了产线的安全生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器人处于停止状态或移动至安全位置。

9、上述实施例中,对安全区域内的机器人进行安全控制,将机器人与安全区域内的设备和人员之间进行安全隔离,保障了产线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区域内包括至少两个生产设备,所述机器人设置有机器人控制单元;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机器人控制单元的控制操作,生成机器人控制信号;所述安全继电器,还用于响应于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的机器人控制信号,对所述安全区域内的除所述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生产设备发送所述关闭控制信号。

1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机器人控制单元,安全控制单元基于机器人本体的控制信号对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产线的安全生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独立的安全区域包括相邻的第一安全区域和第二安全区域;所述第一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安全区域的安全触发事件,生成所述第一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单元发送的安全控制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第二安全区域的安全控制信号。

13、上述实施例中,在上一个安全区域中发生安全触发事件时,下一个安全区域也会基于该安全触发事件进行安全控制,避免上一安全区域输出的物料进入下一安全区域时,与安全区域内移动的机器人发生碰撞,造成物料损伤,无法进行后续工艺的问题,提升了产线生产的可靠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气缸和电机;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所述气缸的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的控制器分别与不同的安全继电器连接;与所述气缸的控制器连接的安全继电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安全控制信号,向所述气缸的控制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与所述电机的控制器连接的安全继电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安全控制信号,向所述电机的控制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1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安全控制系统的联锁控制方案对产线上的至少两个生产设备分别进行安全控制,提高了控制效率,保障了产线的安全生产。

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电池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安全区域,所述安全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安全区域内的安全控制单元、生产设备和与生产设备对应的安全继电器,所述生产设备至少包括机器人,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响应于安全触发事件,生成安全控制信号;所述安全继电器响应于所述安全控制信号,向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关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器人处于安全状态。

17、上述实施例中,对电池产线进行分区,并对每个安全区域上的安全触发事件进行检测,响应于安全区域上发生安全触发事件,对安全区域内的机器人进行安全控制,将机器人与安全区域内的设备和人员之间进行安全隔离,保障了产线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个电池产线的可靠性,为产线上的机器人和机械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控制保护机制。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全区域内的安全检测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安全检测单元对所述安全区域的入口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检测对象从所述安全区域的入口进入所述安全区域,生成所述安全触发事件,并将所述安全触发事件发送至所述安全控制单元。

19、通过传感器对安全区域的入口进行检测,当检测对象通过入口进入安全区域时,生成安全触发事件,安全控制单元响应于安全触发事件,对安全区域内的机器人进行控制,保障了产线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区域内包括至少两个生产设备,所述机器人设置有机器人控制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器响应于针对所述机器人控制单元的控制操作,生成机器人控制信号;所述安全继电器响应于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的机器人控制信号,对所述安全区域内的除所述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生产设备发送所述关闭控制信号。

2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机器人控制单元,安全控制单元基于机器人本体的控制信号对安全区域内的其他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产线的安全生产。

2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