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电器盒、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3733发布日期:2023-09-13 20: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电器盒、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电器盒、车辆。


背景技术:

1、对于驾驶员而言,正确的驾驶座椅调节不仅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加强事故当中对自身的保护,并提高驾驶的舒适度,然而手动调节驾驶座椅体验感差、费时费力,相比之下电动座椅的驾驶员和乘客体验感好、调节方式轻松快捷,电动座椅中配备有座椅控制电器盒,是实现电动座椅多方位调节的装置,然而,现有汽车座椅控制电器盒扩展性不佳,不能实现在原有的调节方位和硬件基础上增加新的调节方位,同时也不便于维修,因此亟需一种座椅控制电器盒,增强座椅控制电器盒的扩展性和维修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电器盒、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控制电器盒扩展性不佳和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2、本文提供了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接口及电连接至供电接口的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的输入端,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外界发送的控制指令后,触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电机模块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工作。

3、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均通过输出接地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模块运行,以分别驱动所述电机模块的正转工作和反转工作。

4、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组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包括两组触点,每组触点均包括一个中间触点、一个常闭触点以及一个常开触点;

5、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线圈的第一公共点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二线圈的第一公共点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6、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中间触点与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同时所述第一中间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常开触点导通;

7、在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二中间触点与第二常闭触点断开,同时所述第一中间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二常开触点导通。

8、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线圈的第二公共点、第二线圈的第二公共点、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均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均连接电源负极。

9、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10、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中间触点和所述电机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二中间触点和所述电机模块的负极相连;

11、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线圈并联;

12、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二线圈并联。

13、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接口,用于依次通过调节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向所述电机模块供电。

14、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控制电器盒,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

15、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座椅电器盒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和衬套;

16、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多个卡接结构和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盖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内部均镶嵌衬套。

17、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的车辆,包括座椅、与所述座椅连接的电机模块、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

18、利用本文实施例,调节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机模块,控制模块接收来自于操作人员或车辆控制器的汽车座椅调节控制指令后,触发驱动模块向电机模块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使电机模块根据驱动信号工作,电机模块包括正转和反转两种工作状态,控制模块通过触发驱动模块中的不同引脚以分别导通不同回路,实现电机模块的正转或反转,此外,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供电接口,一个调节单元可以通过连接一个供电接口实现供电,并且在已有的供电接口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实际座椅调节方向的需要设置多个并联的调节单元,或者根据改装需要在不同的供电接口上增加多个并联的调节单元,此外不同调节单元之间也可以共用一个供电接口,即使用一个供电接口并采用并联的方式实现连接不同调节单元,以增强座椅控制电器盒的扩展性和维修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接口及电连接至供电接口的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的输入端,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外界发送的控制指令后,触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电机模块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均通过输出接地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模块运行,以分别驱动所述电机模块的正转工作和反转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组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包括两组触点,每组触点均包括一个中间触点、一个常闭触点以及一个常开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中间触点与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同时所述第一中间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常开触点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线圈的第二公共点、第二线圈的第二公共点、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均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组件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均连接电源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接口,用于依次通过调节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向所述电机模块供电。

8.一种座椅控制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控制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和衬套;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与所述座椅连接的电机模块、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电器盒控制电路及相应的电器盒、车辆,包括:供电接口及电连接至供电接口的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的输入端,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外界发送的控制指令后,触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电机模块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工作。通过本技术,可提高座椅控制电器盒的扩展性和维修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