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8205发布日期:2024-03-13 20:36阅读:9来源:国知局
恒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湿装置。


背景技术:

1、高分子聚合物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综合性能较好,加工成型容易,是现有合成材料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具有质轻、耐化学药品腐蚀性、抗应力开裂性好、强度高等优点,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材料。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指标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准确选用,需要对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而且高分子聚合物的抗静电性能和导电性能等对湿度敏感性高,湿度的高低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通过将高分子聚合物样条暴露在恒定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和测试,使样条与环境之间达到可再现的含湿量平衡的状态,达到同条件准确测试和对比的目的。

2、由于北方空气干燥,冬季室内相对湿度均低于10%rh,夏季相对湿度也低于35%rh。高分子聚合物评价实验室空间大,相对湿度很难控制。在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建设恒温恒湿室进行性能测试。

3、然而,建设恒温恒湿室的周期长且成本高。达到稳定恒湿状态所需时间长,消耗物料及能源大;位置固定,使用不灵活便捷;且设备易出现故障,维修和保养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湿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恒温恒湿室的建设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湿装置,恒湿装置包括: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围成操作腔;湿度调节件,设置在操作腔内;透气膜,罩设在支撑架的外侧,透气膜具有操作口;开闭件,设置在操作口处,开闭件具有打开操作口的打开状态及关闭操作口的关闭状态,开闭件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3、进一步地,透气膜包括聚烯烃薄膜,聚烯烃薄膜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4、进一步地,操作口为操作窗口,开闭件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操作窗口处的开闭膜。

5、进一步地,操作窗口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条,在开闭膜处于打开状态时,开闭膜处于外翻状态并与固定条相连接,在开闭膜处于关闭状态时,开闭膜与固定条相分离。

6、进一步地,操作口为操作缝隙,透气膜的操作缝隙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分离时,操作缝隙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操作者进入操作腔内,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连接时,操作缝隙处于关闭状态。

7、进一步地,支撑架还包括多个连接头,多个支撑杆均与对应的连接头连接,多个支撑杆和多个连接头共同围成长方体结构。

8、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伸缩杆,伸缩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可移动地第二段插设于第二段内。

9、进一步地,湿度调节件包括能够降低操作腔的湿度的除湿器和能够提升操作腔的湿度的加湿器。

10、进一步地,操作腔内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湿度调节件以及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恒湿装置还包括固定夹,透气膜与支撑架通过固定夹连接。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恒湿装置包括支撑架、湿度调节件、透气膜以及开闭件,在需要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测试前,使开闭件处于关闭操作口的关闭状态,利用湿度调节件能够调节操作腔内的空气湿度,使其满足进行高分子聚合物测试的条件。利用开闭件打开操作口使开闭件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可以使操作者进入操作腔内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测试。相比于建设恒温恒湿室的方法,采用该恒湿装置具有建设周期短且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实现快速、准确、便捷恒湿,适用范围宽,实现了恒湿装置的灵活移动,可以在已建好的实验室中根据实验设备的大小规模进行灵活组装;达到稳定恒湿状态所需时间短,物料及能源消耗少,清洁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包括聚烯烃薄膜,所述聚烯烃薄膜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14)为操作窗口,所述开闭件(30)包括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操作窗口处的开闭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窗口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条(40),在所述开闭膜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开闭膜处于外翻状态并与所述固定条(40)相连接,在所述开闭膜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开闭膜与所述固定条(40)相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14)为操作缝隙,所述透气膜的操作缝隙处设置有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相分离时,所述操作缝隙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操作者进入所述操作腔内,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相连接时,所述操作缝隙处于关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还包括多个连接头(12),多个所述支撑杆(11)均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头(12)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11)和多个所述连接头(12)共同围成长方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段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件(20)包括能够降低所述操作腔的湿度的除湿器(21)和能够提升所述操作腔的湿度的加湿器(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内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60)和控制器(70),所述湿度调节件(20)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60)均与所述控制器(70)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装置还包括固定夹,所述透气膜与所述支撑架(10)通过所述固定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湿装置,恒湿装置包括: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围成操作腔;湿度调节件,设置在操作腔内;透气膜,罩设在支撑架的外侧,透气膜具有操作口;开闭件,设置在操作口处,开闭件具有打开操作口的打开状态及关闭操作口的关闭状态,开闭件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准确、便捷恒湿,适用范围宽;可以根据实验设备的大小规模进行灵活组装,搭建时间短,成本低,实现了恒湿装置的灵活移动,可以在已建好的实验室中进行灵活应用;达到稳定恒湿状态所需时间短,物料及能源消耗少,清洁高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恒温恒湿室的建设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美丽,王林,谷宇,王齐,刘大鹏,张宇,宋程鹏,李丽英,郑鹏程,李建伟,王飞,李孟瑶,皮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