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3662发布日期:2024-04-18 11:2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干燥窑设备调控,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采伐的原始木材放入木材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处理,这是因为原始木材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需要进行脱水和除湿处理,才能达到加工和使用要求,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人工操作调节温湿步骤繁琐,特别是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窑内温湿度已经超出预设值时,再提醒工作人员去手动调节控制时,以为时已晚,木材可能会因为控制不及时造成其含水率降低或较高的情况发生,对木材生产质量很难把控,从而对于木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用于木材干燥的干燥窑窑内温度缺乏智能化控制,无法根据需要自控窑内温度和湿度而影响木材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度控制装置,以实现对干燥窑内温度、湿度自动且精准的控制,进而保证加工木材的质量。

2、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干燥窑后侧的加热箱和嵌设于所述干燥窑侧壁的第四风机,所述加热箱内设有若干电热棒,且所述加热箱的一侧连通并设有一第一风机,所述加热箱顶端还设有一第二风机,且所述加热箱与所述干燥窑顶端之间通过热风管道相连通;

4、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中储水箱和除湿器,所述储水箱侧壁连通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远离所述储水箱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干燥窑的后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干燥窑内,且连接有风扇,所述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5、所述除湿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干燥窑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上还设有第二控制阀。

6、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窑内顶端一侧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干燥窑内的温湿度数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湿度调节装置通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窑设有第四风机位置的内壁上设有一密封帘,所述密封帘的开合通过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讯控制。

8、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管道远离所述加热箱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干燥窑的顶端并延伸至所述干燥窑内,并连接有一扩风罩。

9、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道设有所述风扇的一端还设有喷洒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申通过智能化控制,自动控制窑内温度和湿度始终保持在合适范围内,无需人工控制,节省了人力,同时有效控制木材含水率,提高了木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也避免出现来不及调节或者调节时已为时已晚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装置(103),包括设置在干燥窑(1)后侧的加热箱(2)和嵌设于所述干燥窑(1)侧壁的第四风机(4),所述加热箱(2)内设有若干电热棒(22),且所述加热箱(2)的一侧连通并设有一第一风机(21),所述加热箱(2)顶端还设有一第二风机(23),且所述加热箱(2)与所述干燥窑顶端之间通过热风管道(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1)内顶端一侧通过伸缩杆(61)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6),所述温湿度传感器(6)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干燥窑(1)内的温湿度数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存储模块(100),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0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分析模块(101),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01)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03)以及所述湿度调节装置(104)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1)设有第四风机(4)位置的内壁上设有一密封帘(41),所述密封帘(41)的开合通过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01)通讯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24)远离所述加热箱(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干燥窑(1)的顶端并延伸至所述干燥窑(1)内,并连接有一扩风罩(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32)设有所述风扇(33)的一端还设有喷洒头(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干燥窑温湿控制装置,属于干燥窑设备调控技术领域,干燥窑内顶端一侧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干燥窑内的温湿度数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向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湿度调节装置通讯连接。通过智能化控制,自动控制窑内温度和湿度始终保持在合适范围内,无需人工控制,节省了人力,同时有效控制木材含水率,提高了木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也避免出现来不及调节或者调节时已为时已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涂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茶陵县强强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