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及方法_3

文档序号:8256865阅读:来源:国知局
4)、型号为MC74HC245的地址寄存器(D12)、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A(DlO)、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B (DlI)、型号为P87C51的微控制单元(D8)、型号为HCPL0600的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型号为XC9536的第一逻辑控制器(D5)、型号为XC9536的第二逻辑控制器(D6)、型号为X5045的EEPROM存储器(D7)、型号为FM1808的断电保护RAM(D13)、GPS脉冲信号、底板插槽(GB)和电源模块(E);所述16个并列光电親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親合器(El)、第二光电親合器(E2)直至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D5)为SOE通道中断逻辑; 所述底板插槽(GB)提供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包括:CAN+、CAN-、16路输入信号线INO到INl5、GPS 时钟 GPSSYN、+5V 系统电源、STO, STl, ST2, ST3, BDO, BDl, BD2 ; 所述16路输入信号线INO到IN15依次分别接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输入引脚,第一光电親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输出引脚依次分别为D1到DI15 ; 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7和引脚6分别连接底板插槽(GB)的CAN+和CAN-,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I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6,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4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3,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3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 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8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 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9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3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3,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2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CAN总线控制器(Dl4)的引脚23到29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3连接引脚43,引脚24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29连接引脚3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4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0 ; 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l)的输出引脚D1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10,引脚17连接引脚DII,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7 ; 数据寄存器B(Dll)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B (Dll)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l)的输出引脚D1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10,引脚17连接引脚DI1,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B (Dll)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3 ; 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弓I脚36,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18连接ST0,引脚17连接ST1,引脚16连接ST2,引脚15连接ST3,引脚14连接BD0,引脚13连接BDl,引脚12连接BD2 ;引脚19连接D6引脚22 ; 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连接GPS脉冲信号线GPSSYN,引脚5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5,引脚6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5 ; 第一逻辑控制器(D5)的引脚I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4,引脚2连接D1,引脚3连接DI1,引脚5连接DI2,引脚6连接DI3,引脚7连接DI4,引脚8连接DI5,引脚12连接DI6,引脚13连接D107,引脚14连接DI8,引脚16连接DI9,引脚18连接DI10,引脚40连接Dill,引脚41连接DI12,引脚42连接DI13,引脚39连接DI14,引脚38连接DI15 ;EEPROM存储器(D7)的S0、S1、SCK、/CS四个引脚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P13、P11、P12、P10四个引脚,EEPROM存储器(D7)的RESET引脚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RESET引脚; 断电保护RAM(Dl3)的引脚11到19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11连接引脚43,引脚12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19连接引脚36,断电保护RAM(D13)的引脚20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1。
2.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的记录模件方法,其特征在于: 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初始启动后,微控制单元(D8)会生成心跳数据帧,通过CAN总线控制器(D14)发送至CAN总线收发器(D15),CAN总线收发器(D15)将心跳数据帧发送到CAN总线,心跳数据帧提供给外部控制器识别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的地址和正常启动并开始工作; CAN总线收发器(D15)会侦听并接收CAN总线上发送给自己的配置数据帧,配置数据帧通过CAN总线收发器(D15)接收后,通过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传送到CAN总线控制器(D14),CAN总线控制器(D14)对数据进行接收完成后,发送中断给微控制单元(D8),微控制单元(D8)收到中断后,读取CAN总线控制器(D14)中的数据,数据读取完成后,对事件序号SEQ清零,并将标志FLAG置I,表示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处于同步状态,能够进行信号测量; 微控制单元(D8)中维护一个事件序号SEQ和标志FLAG,分别记录当前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的测量信号的时间序号、事件顺序记录模件是否被外部同步过; 当第二逻辑控制器(D6)收到秒脉冲信号GPSSYN后,会通过中断信号IINTl向微控制单元(D8)发中断信号,微控制单元(D8)收到中断后,对事件序号SEQ清零,每个秒脉冲信号GPSSYN到来的时刻,微控制单元(D8)都会对SEQ执行清零操作,同时通过CAN总线控制器(D14)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器的同步数据帧,如果收到同步帧,则设置为同步数据帧中的值,否则置O; 提供同时对16个通道的信号状态变化进行记录,当16路输入信号线INO到IN15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别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耦合器(E16)输入端连接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光电親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的输出端D1到DI15输入到数据寄存器A(DlO)和数据寄存器B(Dll),其中输出端D1到DI7接入到数据寄存器A(DlO),输出端DI8到DI15接入到数据寄存器B (Dll),每一路输入信号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向第一逻辑控制器(D5)发送中断信号,第一逻辑控制器(D5)同时向微控制单元(D8)发送中断信号,微控制单元(D8)收到中断信号后,触发第二逻辑控制器(D6)通过片选信号选中相应的数据寄存器,然后微控制单元(D8)启动读逻辑对相应的数据寄存器中断的值进行读取,读入内存后与上一周期的内存值进行比较,当某一位的值发生变化是,微控制单元(D8)会记录当前的事件序号SEQ和标志FLAG,然后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发送到CAN总线控制器(D14),CAN总线控制器(D14)收到数据后,启动CAN总线收发逻辑,将数据发送到外部CAN总线上,完成I个处理周期。 微控制单元(D8)的执行周期为0.4毫秒,每0.4毫秒完成对输入的16路输入信号状态进行对比和处理,每个执行周期执行完成后,微控制单元(D8)对事件序号SEQ自动执行加I操作。
【专利摘要】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及方法,该模件包括16个型号为PS2501L的并列光耦合器、型号为82C250的CAN总线收发器、型号为SJA1000的CAN总线控制器、型号为MC74HC245的地址寄存器、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A、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B、型号为P87C51的微控制单元、型号为HCPL0600的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型号为XC9536的第一逻辑控制器、型号为XC9536的第二逻辑控制器、型号为X5045的EEPROM存储器、型号为FM1808的断保护RAMD、GPS脉冲信号、底板插槽和源模块;本发明还公开该模件的方法;该模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高,该方法测量精确度高,能够准确分辨0.4ms以上的测量信号的发生顺序,工作稳定可靠。
【IPC分类】G05B19-048, G05B19-042
【公开号】CN104570889
【申请号】CN201510079245
【发明人】李晓博, 高海东, 王春利, 胡博, 马乐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