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设备、显示器及数据发送机、接收机和传送方法

文档序号:657100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传送设备、显示器及数据发送机、接收机和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数据传送设备、显示设备、数据发送机、数据接收机以及数据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市售的显示设备中,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不是在模拟系统中而是在数字系统中对表示图像的像素数据进行处理。尤其通过新近改善的性能,增加了待传送的数据量。
当在数字系统中,通过总线传送数据时,为了对增加的数据量进行处理,除非提高频率,否则必须增加构成总线的信号线的数量。因此,总线就会变大。如果将数据传送的频率设置得高,当数据(数字信号“1”高,“0”低)流过信号线时,就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即电磁干扰(以下简称为EMI)等。
如果传送的数据与此前刚传送的数据不同(数据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变化)时,产生EMI,并且由于增加了发生变化的数据,所以EMI的特性变得更加突出。
因此,背景技术提出的方法是,当数据在构成总线的信号线中的预定或更多条数上变化时,将数据倒置。一个例子是平4(1992)-303234号日本专利公开文本披露的一种方法。
根据此方法,如果在构成总线的一半或更多信号线上“待传送的数据”(以下简称“传送数据”)与“此前刚传送的数据”(以下简称“邻近数据”)不同,则将传送数据倒置(数据为高时倒置为低,数据为低时倒置为高)。具体地说,当进行倒置时,其中将数据由低变到高(由高变到低)的数据改变形式变成数据由高变到高(由低变到低)的形式,于是不发生任何变化。倒置之前将数据由高变到高(由低变到低)的数据改变形式变成数据由高变到低(由低变到高)的形式。因此,通过倒置传送数据,对构成总线的所有信号线减少了要改变的数据数量,从而抑制了EMI等。
当以上述方式倒置数据时,传输端同时传送指示进行倒置的信号(以下简称倒置位)。通过对构成总线的某一条信号线进行分配,可以传送此倒置位。例如,在不进行数据倒置时,传送信号“0”,而在进行倒置时,传送信号“1”。在接收端,在收到数据和倒置位时,数据恢复倒置前的状态,然后进行预定的处理。
根据上述传统技术,例如,如果通过总线的传送数据全部被改变,则通过倒置数据,可以大量减少通过构成总线的所有信号线改变的总数据数。
例如,假定通过总线的一半或更多的传送数据被改变,则将数据倒置。然而,倒置前、后的状态差别小,而且通过倒置对EMI进行抑制的优势也有限。因此,在传统技术中,利用数据倒置来抑制EMI不是总有效。
此问题不仅仅对在显示设备中传送像素数据存在,而且对通过总线等传送数据,尤其是当同步传送的数据位数量大时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更有效抑制EMI的数据传送设备、显示设备、数据发送机、数据接收机以及数据传送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设备包括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块;以及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块。发送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将信号线划分为多个组,并针对通过各信号线组中的传送的数据确定对传送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倒置单元,用于对通过确定单元确定进行倒置的信号线组中的传送数据进行倒置;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将数据传送到信号线。接收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传送的数据;以及解码单元,用于将通过倒置单元进行数据倒置的信号线组数据恢复到原始状态。更具体地说,最好确定单元对与各信号线组的邻近数据不同的传送数据数进行计数,并根据计数结果,选择各信号线组的倒置/非倒置组合以将所有信号线组的数据变化总数减少到最少。
因此,通过对于各信号线组确定是否应对传送数据进行倒置,可以减少在传送数据与邻近数据之间数据变化的总数。
此外,发送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倒置信号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一个信号,指出已经针对更被倒置的信号线组与信号线组数据同步地完成了倒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中,控制器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对于传送的数字信号是否应对各信号线组进行倒置;倒置单元,用于对确定进行倒置的信号线组倒置数字信号;以及发送单元。驱动器包括接收单元和解码单元,解码单元将经过数字信号倒置的信号线组的数字信号恢复到原始状态。利用此显示设备,在将数据在用于驱动液晶单元的驱动器与控制器之间进行传送期间,可以减少传送数据与邻近数据之间的数据变化总数。
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数据发送机,数据发送机包括计数电路,用于对于各信号线组对在传送数据与邻近数据之间改变的数据数进行计数;选择电路,用于选择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以及倒置单元,用于对确定进行倒置的信号线组的传送数据进行倒置。
因此,可以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组,并且通过选择对各组进行倒置/非倒置,可以减少数据变化总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组之外,还根据各组待变化的数据计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对各组选择对传送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具体地说,对于每组传送n位数据而言,将范围设置为包括少于n/2个变化的数据,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数据变化的总数。
更具体地说,当对于所有组而言待变化的数据数在预定范围内时,为了减少所有组的变化总数,选择电路选择对各组进行倒置/非倒置。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始终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设置为最小。例如,总数可以“等于一个预定值或更低”。
当待变化的数据数超出所有组的预定范围时,选择电路选择对待变化的数据数量超过预定范围的组的数据进行倒置,并选择对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预定范围的组的数据进行非倒置。
此外,当至少对于一个组而言待变化的数据数(即,将在一个方向上待变化的数据数与在相反方向上待变化的数据数累加获得的值)超过预定范围时,如果对于超过该范围的组而言待变化的数据数超过预定范围,则选择电路选择对数据进行倒置,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预定范围,则选择电路选择对数据进行非倒置,并且对于具有设置在预定范围内的待变化数据数的其它组,选择电路将数据倒置情况与数据非倒置情况进行比较,并选择具有变化量较少的数据的情况,变化量即一个方向上和相反方向上的待变化数据数相减获得的值。
本发明还适用于数据接收机,该数据接收机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划分为多个组之后传送的数据;倒置位确定单元,用于对于各组对接收的数据确定倒置位附标;以及解码单元,用于对于确定具有倒置位附标的组倒置接收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开始进行数据传送时,针对第一个传送数据对各组的传送数据预置倒置/非倒置。因此,在开始进行数据传送时,可以在第一个数据对EMI进行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数据传输端,将传送数据划分为多个组,为了将所有组的数据的变化总量减少到最少,对传送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并发送传送数据;在数据接收端,对于已经确定进行数据倒置的组对接收数据进行倒置。
在此数据传送方法中,对所有组的数据倒置/非倒置的组合进行检验;并且当组合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多种组合可以将所有组的数据的变化总数减少到最少时,可以选择待变化的数据数最少的组合。
更具体地说,在此数据传送方法中,对于各组,待发送的数据数低而邻近数据高,传送数据高而邻近数据低(CountH2L和CountL2H),传送数据低而邻近数据高,待传送数据高而传送数据数低,在进行倒置情况下对待发送的传送数据(iCountH2L,和iCountL2H)进行计数;对各组的待变化数据的变化(DiffCount=Count2HL-CounteL2H)以及对在对数据进行倒置时各组的待变化数据的变化(iDiffCount=iCountH2L-iCountL2H)进行计算;并且根据各组的待变化的数据变化(DiffCount,和iDiffCount),选择可以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量减少到最少的组合。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势,可以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说明,附图包括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配置图;图2示出数据发送与接收块的结构方框图;图3示出用于确定是否应该对数据进行倒置的电路系统图;图4示出为了确定为数据进行倒置设置的控制范围的示意图;图5示出说明根据在图4所示的控制范围之内/之外存在的待变化的数据数决定的处理过程的表格;图6示出说明划分为两个组的数据的倒置/非倒置组合的表格;图7示出说明各组合的计算方法的表格;图8A和图8B示出作为实施例的特定实例的<情况1>,即图8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8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9A和图9B示出作为特定实例的<情况2>,即图9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9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10A和图10B示出作为特定实例的<情况3>,即图10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10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11A和图11B示出作为特定实例的<情况4>,即图11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11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12A和图12B示出作为特定实例的<情况5>,即图12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12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13A和图13B示出作为特定实例的<情况6>,即图13A示出待变化的数据数的实例,图13B示出对于各组合,数据的变化总数和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图14示出设置倒置位初始值的位置的示意图;以及图15A至图15D示出在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组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即图15A示出各组的待变化的数据数,图15B示出各组的数据变化总量的计算方程,图15C示出所有数据的数据变化总数的计算方程,图15D示出所有数据的待变化数据数的计算方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着,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设备、数据显示设备、数据发送机、数据接收机以及数据传送方法适用于,例如在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器与控制器之间传送的数据。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设备的配置示意图。参考编号10表示液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11表示构成液晶显示设备10的显示屏的液晶单元(显示板);12表示多个驱动器,多个驱动器用于驱动液晶单元11并与液晶单元11的电极相连;13表示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多个驱动器12并将数据作为数字信号传送到各驱动器12,以便由液晶单元11显示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数据传送设备的控制器13和各驱动器12通过包括预定条数的信号线14的总线互联。现在假定总线的信号线14的总数为50条,并且在这些信号线中,48条用于数据传送,而剩余的2条用于传送倒置位。根据本实施例,用于进行数据传送的48条信号线14被划分为,例如2组,将24条线设置A组的信号线14DA,其余24条线设置为B组的信号线14DB。分别对应于A组和B组的信号线14DA和14DB,用于传送倒置位的全部2条信号线14被设置为用于传送倒置位的A组信号线14IA和用于传送倒置位的B组信号线14IB。
因此,当通过上述总共48条信号线14将数据从控制器13传送到各驱动器12时,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组,例如2个组(组A和组B)然后进行传送。
图2示出用于在控制器13与其中一个驱动器12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电路系统。在图2中,参考编号21表示发送块(数据发送机),它设置在控制器13内(参考图1)作为数据传输端;22表示接收块(数据接收机),它设置在各驱动器12内(图1所示)作为数据接收端。
如上所述,在发送块21与接收块22之间,将传送数据划分为2个组,即组A和组B,然后进行传送(在该图中,组A的数据被表示为“数据A”,组B的数据被表示为“数据B”)。分别对应于组A和组B,发送块21包括编码单元23和发送驱动器(发送单元)24,而接收块22包括接收机(接收单元)25和解码单元26。此外,在发送块21与接收块22之间,将时钟发生器(未示出)产生的预定频率时钟信号从发送块21的驱动器27传送到接收块22的接收机28,并与此时钟信号同步传送数据。
图3示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发送块21的编码单元23完成的处理过程。
除了用于暂存传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是等效于2个时钟的数据)的数据流水线30之外,编码单元23还包括信号变化检测器(计数电路)31A和31B、构成确定单元的统计分析器32和组合选择器(选择电路)33、以及由倒置单元、倒置信号输出单元和倒置电路构成的数据倒置单元34。
在组A和组B内,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对各信号线14检测传送数据与邻近数据之间的差值(切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用存储在数据流水线30内的数据可以获得邻近数据。
此外,根据对各信号线14检测的传送数据与“此前刚传送的数据”之间的差值,在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对组A和组B计算如下内容`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在附图中为“H2L”)(附图中的“CountH2LA”和“CountH2LB”尾部的A和B表示组名称,下同);`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在附图中为“CountL2HA”和“CountL2HB”);`当传送数据被倒置时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换句话说,除非被倒置否则将由高到高变化的数据)(在附图中为“iCountH2LA”和“iCountH2LB”);以及
`当传送数据被倒置时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换句话说,除非进行倒置否则将由低到低变化的数据)(在附图中为“iCountL2HA”和“iCountL2HB”)。
根据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获得的计数结果,对于组A和组B,统计量分析器32分别以下述方式对确定是否应该对数据进行倒置进行分析。
即如图4所示,在统计分析器32设置控制范围(预定范围)R。对于组A和组B的总数据数n(=信号线14DA或14DB的数量在上述情况下均为24条),分别将此控制范围R设置为(n/2)`m。在此,m是m`n/2的任意数,并可以设置为情形需求。
然后,根据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完成的计数结果,对于组A和组B,可以获得待由高到低变化和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总数(CountA11A=CountH2LA+CountL2HA,或CountA11B=CountHsLB+CountL2HB)。
然后,分别确定组A和组B待变化的数据数是否在控制范围R内。根据确定结果,如图5所示,进行如下描述的处理运算[I]、[II]以及[III]。[I]当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时,根据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获得的计数结果,统计分析器32对如下图6中的表格所示的4种情况的组合进行检验1.组A和组B的数据均不被倒置;2.对组B的数据进行倒置,而不对组A的数据进行倒置;3.对组A的数据进行倒置而不对组B的数据进行倒置;4.组A的数据和组B的数据均被倒置。在图6中,“正常”表示未进行数据倒置,而“倒置”表示对数据进行倒置。
在上述检验过程中,如果对组A和组B进行数据倒置和非倒置,则根据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与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之间的差值获得数据变化(DiffCount)。
以下是不对组A的数据进行倒置时获得的数据变化DiffCountA=CountH2LA-CountL2HA……(1)以下是对组A的数据进行倒置时获得的数据变化iDiffCountA=iCountH2LA-iCountL2HA…(2)同样,以下是不对组B的数据进行倒置时获得的数据变化DiffCountB=CountH2LB-CountL2HB……(3)以下是对组B的数据进行倒置时获得的数据变化iDiffCountB=iCountH2LB-iCountL2HB…(4)在上述各种情况下,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和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的数目相同,对于各组会互相消除EMI,因此对未被消除的剩余数据数进行计算。
根据上述说明,如图7所示,对于上述1至4的各种组合,对在全部组A和组B中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和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的变化总数进行计算,即对同步传送的所有数据进行计算(在此实施例中总数为48位的数据)(在图7中为“TotalDiffCount”)。
此外,对于上述1至4的各种组合,对在全部组A和组B中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和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的总数(在图7中为“TotalCountAll”)进行计算。在此,不考虑由高到低的变化或由低到高的变化,对于上述1至4的各种组合,对组A和组B中同步传送的所有数据中待变化的总数据数进行计算。
对于上述1至4的各种组合,将在统计分析器32获得的计算结果,即“TotalDiffCount”和“TotalCountAll”输出到组合选择器33。收到计算结果后,组合选择器33在1至4的组合中选择最佳组合。
为了进行此选择,首先,从1至4的各组合中选择“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的组合。因此,所选择的组合成为传送数据与邻近数据之间数据变化总数最小的组合。
在上述1至4的各组合中,如果有多个组合的“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则选择具有最小“TotalCountAll”的组合。因此,选择了组A和组B中待变化的总数据数更小的组合。[II]当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分别是CountAllA和CountAllB)均超出控制范围R时,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大于控制范围R(图4中的“正范围”),则组A和组B的数据均被倒置([II]-1),并且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控制范围R(图4中的“负范围”)时,则组A和组B的数据均不被倒置,并保持原样([II]-2)。[III]当组A和组B中待变化的数据数(CountAllA和CountAllB)之一超出控制范围R,而另一个在控制范围R内时,则组合选择器33利用下述方法确定对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
对于其待变化的数据数超出控制范围R的组(组A和组B之一),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大于控制范围R(图4中的“正范围”),则对数据进行倒置([III]-1)。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控制范围R(图4中的“负范围”),则不对数据进行倒置([III]-2)。
对于其待变化的数据数在控制范围R内的组(组A和组B之一),例如如果组A的待变化数据数在控制范围R内,则分别利用上述等式(1)和等式(2)获得DiffCountA和iDiffCountA,并选择其中数值较小的一个。如果选择iDiffCountA,则对组A的数据进行倒置。如果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在控制范围R内,同样分别利用等式(3)和等式(4)获得DiffCountB和iDiffCountB,并选择其中数值较小的一个。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iDiffCountB,则对组B的数据进行倒置。
如图3所示,数据倒置单元34从数据流水线30中提取传送数据。然后,根据组合选择器33的判定结果(选择),如果需要对组A和组B之一或两者的数据进行倒置,则在此数据倒置单元34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倒置。
需要时,通过图2所示的信号线14DA和信号线14DB,将倒置的组A和组B的数据传送到发送驱动器2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组A和组B的数据已被倒置,则数据倒置单元34分别通过信号线14IA和信号线14IB将倒置位(图2和图3中的倒置位A和倒置位B)作为指出进行倒置的信号同步传送。
发送驱动器24输出组A和组B的数据和倒置位,它们通过信号线14DA、14DB、14IA和14IB从数据倒置单元34传送到驱动器12的接收块22。
因此,为了减少全部数据的待变化数据总数,将数据划分为两个组A和B,在需要时进行倒置,并从控制器13(发送块21)端发送。
各驱动器12(接收块22)端的接收机25接收以上述方式从控制器13发送的数据。
然后,在解码单元26对接收机25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单元26起倒置位确定单元的作用以对组A和组B之一或两者确定倒置位附标。如果倒置位有附标,则对于其具有倒置位附标的组,对接收数据进行倒置以恢复其初始状态。随后,输出组A和组B的数据。
与从发送块21的驱动器27传送到接收块22的接收机28的时钟信号同步进行此数据传送。
图8A至图13B示出由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31B、统计分析器32以及组合选择器33判定对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的特定例子。
在以下作为特定例子描述的<情况1至情况4>中,组A和组B的总数据数设置为n=24,并且分别对于组A和组B,待变化的数据数(CountAllA和CountAllB设置为如下(n/2)+m>CountAllA(=CountH2LA+CountL2HA)>(n/2)(n/2)+m>CountAllB(=CountH2LB+CountL2HB)>(n/2)即设置上述情况[I],其中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情况1>中,如图8A所示,对于组A,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的计数结果为CountH2LA=7、CountL2HA=6、iCountH2LA=3以及iCountL2HA=8。对于组B,计数结果为CountH2LB=1、CountL2HB=12、iCountH2LB=10以及iCountL2HB=1。
在上述情况下,在统计分析器32,由于待变化的数据数为CountAllA=CountH2LA+CountL2HA=7+6=13,并且CountAllB=CountH2LB+CountL2HB=1+12=13,组A和组B的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均被确定在控制范围R内(上述[I])。
然后,在统计分析器32对上述1至4的各组合进行检验(参考图6)。
图8B示出此检验的结果。在图中,虚线(a)和虚线(b)所示的各部分分别是利用上述等式(1)至等式(4)获得的组A和组B中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与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之间的差值(DiffCount)。
虚线(c)所示的部分是组A和组B总计的数据变化总数(TotalDiffCount),即同步传送的所有数据。
虚线(d)和虚线(e)所示的部分分别是计算的CountH2LA+CountH2LB和CountL2HA+CountL2HB的值。(d)和(e)的数值的和成为组A和组B总计的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和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的总数,即同步传送的所有数据。
结果,在组合选择器33,在<情况1>中,选择“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的组合4(图8B中的双点划线所包围)。
现在,将对<情况1>应用背景技术方法,即不将数据划分为组A和组B且一半数据或更多数据发生变化,而对所有数据进行倒置的方法的情况进行检验。利用背景技术方法,结果是不对数据进行倒置的一种情况(与实施例的组合1等效)和对所有数据进行倒置的另一种情况(与实施例的组合4等效)之一。在<情况1>下,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为8,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为18,由高到高变化(当倒置时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为13,待由低到低变化(当倒置时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为9(参考图8A所示的“AB总数”部分)。因此,在上述情况下,用于待变化的数据数为8+18=26,它大于数据的一半,所以进行数据倒置。如果对数据进行倒置,倒置后变化的总数成为当倒置时待由高到低变化的数据数(13)与当倒置时待由低到高变化的数据数(9)之间的差值(13-9=4)。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此实施例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利用背景技术方法获得的结果相同。
在<情况2>中,在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计数的结果与图9A所示的计数结果相同。在上述情况下,如果进行与<情况1>类似的检验,如图9B所示,选择“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的组合2。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利用背景技术的方法进行检验,由于在<情况2>中有一半或者更多的数据发生变化,所以对数据进行倒置。因此,这种情况与组合4等效,并且在倒置之后数据的变化总数为“-4”。另一方面,利用实施例方法,如上所述选择组合2,与利用背景技术的方法比较,可以获得较好平衡结果。
在<情况3>中,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的计数结果与图10A所示的计数结果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与<情况1>类似的检验,如图10B所示,在组合2和组合3中,“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
因此,由于有多个组合的“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在组合2和组合3中),所以对“TotalCountAll”(在图10A和图10B中,(d)和(e)所示的部分的数值总数)最小的组合进行检验。然而,在组合2和组合3中,“TotalCountAll”的值也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组合选择器33选择组合2和组合3中之任一。然而,在实施例中,选择组合数较小的组合2。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与利用背景技术方法获得的结果比较,可以获得较好平衡结果。
在图11A和图11B所示的<情况4>中,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的计数结果与图11A所示的计数结果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与<情况1>类似的检验,则如图11B所示,在组合选择器33选择“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的组合1。在组合1中,获得TotalDiffCount=0,它比背景技术情况的结果平衡好得多。
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情况5>中,举例进行说明,其中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上述[I]),并且如下为其数目(CountAllA和CountAllB)(n/2)>CountAllA>(n/2)-m(n/2)>CountAllB>(n/2)-m假定如利用背景技术的情况那样不进行数据划分(保持总数48位),并且当待变化的数据数为总数据数的一半(24位)或更多时,对数据进行倒置,则在下述<情况5>中不进行倒置。另一方面,根据此实施例,通过设置控制范围R,控制范围R包括待变化的数据数小于各组的总数据数一半的范围,同样在此<情况5>中,对倒置/非倒置进行检验。
在<情况5>中,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的计数结果与图12A所示的计数结果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在统计分析器32,如下为待变化的总数据数CountAllA=CountH2LA+CountL2HA=7+3=10,以及CountAllB=CountH2LB+CountL2HB=7+3=10。可以确定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上述[I])。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与<情况1>类似的检验,则如图12B所示,因为组合4的“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所以在组合选择器33选择组合4。
在<情况5>中,即使对于(n/2)>CountAllA和(n/2)>CountAllB,通过进行倒置同样可以获得良好平衡结果。显然,可以获得比利用背景技术获得的结果具有更好平衡的结果,因为背景技术没有考虑对倒置/非倒置进行检验。
在<情况6>中,举例进行说明,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上述[I]),如下为其数目(n/2)>CountAllA>(n/2)-m(n/2)+m>CountAllB>(n/2)在<情况6>中,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的计数结果与图13A所示的计数结果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是待变化的数据数CountAllA=CountH2LA+CountL2HA=7+7=14,以及CountAllB=CountH2LB+CountL2HB=7+3=10。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与<情况1>类似的检验,如图13B所示,因为组合4的“TotalDiffCount”绝对值最小,所以在组合选择器33选择此组合4。
在此<情况6>中,即使在组A内(n/2)>CountAllA,通过进行倒置仍可以获得良好平衡结果。
如上所述,将传送数据划分为两个组A和B,分别对组A和组B执行倒置/非倒置进行检验,因此选择其具有最好平衡的组合。此外,为了进行检验,设置控制范围R,并对倒置数据进行检验。特别是,甚至通过对如下范围进行倒置,也可以选择比背景技术的组合具有更好平衡的组合(n/2)>CountAllA>(n/2)-m,和(n/2)>CountAllB>(n/2)-m这样,在数据传送期间,可以大大降低通过所有信号线14的数据变化总数。因此,可以有效抑制EMI。
此外,如果组A和组B的变化总数相同的组合有多个,则通过选择一个组合可以抑制EMI,在此组A和组B的待变化的总数据数小。
如上所述,通过将数据从控制器13传送到各驱动器12,可以在液晶显示设备10上进行屏幕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所示,根据从控制器13传送到各驱动器12的数据,在箭头(X)所指的水平方向进行扫描以在待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100上进行显示,然后在下降一行后,再进行水平扫描以执行显示。重复此处理过程。在此处理过程中,通过对各行的划分来传送数据。
根据此实施例,在对箭头(X)所指的各行传送数据时,设置倒置位的初始值。由上述说明可以明白,根据传送数据和“此前刚传送的数据”设置倒置位。换句话说,在第二时钟之时或之后将倒置位附加到传送数据。因此,根据此实施例,对于各行,在为了显示扫描的起始点开始进行数据传送时(在图14中,虚线(Y)所包围的部分),预置组A和组B的倒置位的初始值。这样,即使对在开始进行数据传送时的第一时钟上的传送数据,也可以进行数据倒置。
具体地说,当在第一时钟时从控制器13端传送组A和组B的数据时,根据预置的倒置位的初始值,可以倒置并传送组A和组B之一或两者的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在作为各行扫描起始点的、显示区域100的端部(图14的左端),频繁显示墙纸、应用软件的显示帧等,因此数据总是相同的这种可能性很高。对倒置位的初始值进行预置非常有效。
此外,假定可以有效降低EMI,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组A和组B的倒置位的初始值,即对组A和组B之一进行倒置而不对另一个进行倒置。此设置过程也有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控制范围R。然而,可根据事先进行的检验适当设置控制范围R。即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控制范围,以致包括组的所有数据数。这时,换句话说,在所有情况下,组A和组B的待变化数据数均在控制范围R内,并对上述[I]的数据倒置进行检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数据划分为两个组A和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组数并不局限于2个,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将数据划分为3个组或更多组的情况。此外,可以将数据被划分的组数设置为与信号线14的数目相同。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对所有组数据的倒置/非倒置组合进行检验。
图15A至图15D示出进行检验使用的数值和计算等式。具体地说,图15A示出在信号变化检测器31A和信号变化检测器31B获得的各组的计数结果,其中z表示组数,j表示等于z或更低的任选值;图15B示出用于计算第j组的DiffCount(j)和iDiffCount(j)的等式。图15C和图15D示出用于计算各组合的“TotalDiffCount”和“TotalCountAll”的等式。各组具有倒置和非倒置的两种状态,所以z个组的所有组合数为2z。在图15C和图15D所示的各等式中,“?”部分只在进行倒置时表示“i”。
然后,在组合选择器33选择“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的组合。如果有多个组合的“TotalDiffCount”的绝对值最小,则从中选择“TotalCountAll”最小的一个组合。
诸如此实施例情况那样,可以设置控制范围R,并且可以在[I]、[II]和[III]情况下判定进行倒置/非倒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根据各组的倒置/非倒置对组合1至组合4进行检验时,选择“TotalDiffCount”,即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最小的组合。然而,选择并不总是局限于总数最小的组合。只要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小于不进行数据倒置情况的数据变化总数就有效。例如,可以选择其“TotalDiffCount”被设置为等于预定数值或更小数值的组合。
通过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液晶显示设备10的控制IC(控制器13)与驱动IC(驱动器12)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为例对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并且可以有利地应用于在其它类型的显示设备、数据传送设备、数据发送机、数据接收机等传送规定位数的数据。
正如由上述说明所明白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在数据传送期间可以有效抑制EMI。
尽管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实质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替换或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送设备,该数据传送设备包括一个发送块,一个接收块,以及多条信号线;其中通过所述多条信号线将数据从所述发送块传送到所述接收块,所述发送块包括一个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线划分为多个组并相对通过各组的所述信号线传送的数据确定对待传送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一个倒置单元,用于对由确定单元确定进行数据倒置的组的待传送数据进行倒置;以及一个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号线发送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块包括一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过所述信号线传送的数据;以及一个解码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中的、利用倒置单元进行数据倒置的组的数据恢复为原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设备,其中所述发送块进一步包括一个倒置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就已经经过由倒置单元进行的倒置的组,与该组的数据同步地输出一个表示完成了倒置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设备,其中确定单元对待传送的数据数进行计数,待传送数据与各组之前刚传送的数据不同,并且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单元选择各组的倒置/非倒置组合,以便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降低到最小。
4.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多个驱动器,用于驱动显示板;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以及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预定数目的信号线,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一个确定单元,用于相对于待通过被划分为多个组的所述信号线传送的数字信号确定是否应对各组进行倒置;一个倒置单元,用于对确定单元确定进行倒置的组的待传送数字信号进行倒置;以及一个发送单元,用于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线,并且各所述驱动器包括一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过所述信号线传送的数字信号;以及一个解码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的数字信号中的、利用倒置单元进行数字信号倒置的组的数据恢复为原始信号。
5.一种用于发送预定位数的数据的数据发送机,该数据发送机包括一个计数电路,用于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组,并对各组中要在从待发送数据到此前刚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变化的数据数进行计数;一个选择电路,用于对各组待发送的数据选择倒置/非倒置;以及一个倒置电路,用于倒置组中的待发送数据,其中数据被所述选择电路确定进行倒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机,其中根据利用计数电路对各组计数的待变化数据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所述选择电路选择对各组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倒置/非倒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机,其中在所述选择电路中,相对于各组要发送的n位数据,设置范围为包括小于n/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机,其中当所有组的待变化的数据数在预定范围内时,所述选择电路选择对各组进行倒置/非倒置,以便减小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机,其中当所有组的待变化的数据数超出预定范围时,所述选择电路选择对其待变化的数据数大于预定范围的组的数据进行倒置,而选择对其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预定范围的组的数据进行非倒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机,其中当至少一个组的待变化数据数,即通过将在一个方向上的待变化数据数与相反方向上的待变化数据数累加获得的数值,超出预定范围时,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大于预定范围,则相对于超出范围的组,所述选择电路选择对数据进行倒置,并且如果待变化的数据数低于预定范围,则选择对数据进行非倒置,然后相对于其待变化的数据数在预定范围内的其它组,所述选择电路将数据倒置情况与数据非倒置情况进行比较并选择数据变化量较小的情况,此变化量是通过将在一个方向和相反方向上待变化的数据数相减获得的。
11.一种数据接收机,此数据接收机包括一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划分为多个组后传送的预定位数的数据;一个倒置位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各组的数据的倒置位附标;以及一个解码单元,用于倒置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通过倒置位确定单元确定具有倒置位附标的组中的数据。
12.一种数据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待发送的具有预定位数的数据划分为多个组;对各组判定进行倒置/非倒置以减小电磁干扰;对确定进行倒置的组的待传送数据进行倒置;传送数据;以及在开始进行数据传送之前针对待传送的第一数据,预先设定各组的待传送数据的倒置/非倒置。
13.一种数据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待传送的预定位数的数据划分为多个组,并在对其进行倒置/非倒置之后,发送各组的待传送数据,以便在数据发送端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降低到最小;以及在数据接收端对已经进行数据倒置的组的接收数据进行倒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对各组的数据倒置和数据非倒置的两种状态的组合进行检验;以及当所述检验步骤的结果显示有多个组合可以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降低到最小时,选择待变化数据数最小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对各组中从之前刚发送数据变化到待发送数据是由高到低(CountH2L)变化的数据数进行计数,对在从之前刚发送数据变化到待发送数据是由低到高变化(CountL2H)的数据数进行计数,对在从之前刚发送数据变化到待发送数据是由高到低(iCountH2L)变化的、被倒置的数据数进行计数,以及对在从之前刚发送数据变化到待发送数据是由低到高(iCountL2H)变化的、被倒置的数据数进行计数;计算各组的数据变化(DiffCount=CountH2L-CountL2H)并对进行倒置情况下的各组的数据变化(iDiffCount=iCountH2L-iCountL2H)进行计算;以及根据所述各组的数据变化(DiffCount)和数据变化(iDiffCount),选择可以将所有组的数据变化总数降低到最小的组合。
全文摘要
当通过预定数目的信号线将数据从液晶显示设备的控制器传送到各驱动器时,通过事先将信号线划分为信号线组,将传送数据划分为多个组。对于各组,对待发送的数据的倒置/非倒置的组合进行检验,可以选择良好平衡的组合以减小EMI。此外,对各组设置控制范围,根据与“之前刚发送数据”不同的“发送数据”的数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选择对数据进行倒置。
文档编号G06F13/00GK1347042SQ01140888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6日
发明者神崎英介, 山下浩史, 藤尾升平 申请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