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95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脑存储装置的收容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来收容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接存储装置且可降低杂讯干扰令其信号传输更加稳定的收容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各种资料数字化并用电脑进行管理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这些资料通常通过内置的硬驱、软驱及光驱等装置存储于硬盘、软盘及光盘等常见存储体中。随着笔记本电脑轻、薄、小的发展趋势,上述存储装置内置的方式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笔记本电脑的各种外接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等,便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通常,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在收容盒内,在收容盒内设有电路模块,电脑外接存储装置的连接器与电路模块上对接连接器连接后,通过收容盒伸出的线缆组件将电脑外接存储装置与笔记本电脑的主板相连,从而实现相互间资料的传输与交换。然而,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各电子元件相互间易产生杂讯干扰,再加上外界的杂讯干扰,从而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其中以电磁干扰(EMI)影响最大。因此,有效降低上述杂讯干扰的影响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已成为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设计一个安装于收容盒内部的遮蔽体,是解决前述问题的一个方案。而对于遮蔽体的结构设计,良好的接地性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也成为业界技术人员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时所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可有效降低杂讯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遮蔽体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包括由上、下盖体组成的盒体、电路模块、遮蔽体及线缆组件,上、下盖体扣合在一起而在其内形成可收容外接存储装置的收容空间。电路模块位于收容空间一侧,其包括设有接地回路的印刷电路板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可供上述外接存储装置端缘的对接连接器相配接的电连接器。所述遮蔽体呈平板状结构,其位于上述电路模块与上盖体之间,且其与电路模块上的接地回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收容盒内的电路模块与上盖体之间设置遮蔽体,可达成较佳的防电磁干扰(EMI)的效果,有效降低杂讯干扰;同时遮蔽体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回路相接而提供了传输接地信号的并联电路,实现多点且稳固接地,进而保证外接存储装置与电脑间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上盖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下盖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遮蔽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的上盖体、电路模块及遮蔽体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装配图,一并显示了下盖体的铜箔与遮蔽体的弹臂的连接示意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1呈方形体,其主要包括通过上盖体10、下盖体20组装而成的盒体、线缆组件30、电路模块40及遮蔽体50。上、下盖体10、20相互扣合后于其内形成一收容空间60,电路模块40与遮蔽体50安装在收容空间60内,电脑的外接存储装置如移动硬盘、光驱、软驱等(未图示)可收容于收容空间60内与电路模块40相连接,并通过连接在电路模块40上的线缆组件30与电脑上对应接口相连实现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请再参阅图2至图4所示,上盖体10与下盖体20的结构与尺寸相近,其均包括呈平板状的基部12、自基部12侧边处向外呈曲面过渡凸伸的一对侧壁14及自基部12前缘延伸出并与上述两侧壁14相连接的前壁16。自上盖体10的基部12向下凸伸设置有挡止片13,下盖体20邻近前壁16处则贴置有铜箔21。同时,若干个内设螺纹孔的第一固持柱150分别自上、下盖体的基部12上相向凸伸而出,在第一固持柱150外缘向外凸伸有若干凸肋(未标号)。此外,自上盖体10的基部12上向下凸伸有若干个第二固持柱152,其内也设有螺纹孔并与电路模块40的印刷电路板42上与接地回路相通的第二固持孔462对应(容后详述)。上、下盖体10、20的一侧壁14靠近前壁16处设有圆弧状的过渡部140,该过渡部140相对于侧壁14的其余部分朝向基部12中央偏移,从而使基部12在过渡部140外侧位置形成凹陷120,弹性支撑垫18分别贴靠于上、下盖体10、20的凹陷120底面。前壁16邻近前述凹陷120处开设有半圆形开口160。
上、下盖体10、20的每一侧壁14上向内凹设有沟槽142,若干个圆弧状肋板144均匀凸伸在沟槽142内。自上、下盖体10、20的基部12相对延伸有与其侧壁14大致平行的挡持片22,挡持片22前端向侧壁14方向倾斜形成一导引部220。上盖体10向下延伸有若干个锁扣片24,其将挡持片22两端与相邻的侧壁14相连接,如图3所示,其中锁扣片24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挡持片22。下盖体20对应上述锁扣片24的位置处设有相应的锁扣孔26,如图4所示。
电路模块40包括印刷电路板42及组装在印刷电路板42上的电连接器44,电连接器44外包覆有金属外壳440,印刷电路板42向前延伸形成凸缘420。线缆组件30包括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42一侧对应导电片(未图示)上且伸出盒体前壁16的线缆31以及设在线缆31末端的线缆连接器34。线缆31与电路板42相接的一端设有固持部32。印刷电路板42两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固持孔460及与印刷电路板42上的接地回路相通的第二固持孔462,其中第一固持孔460与上、下盖体10、20上相应的第一固持柱150配合,第二固持孔462则与上盖体10上的第二固持柱152相对齐。
请参阅图5所示,遮蔽体50通常由金属片材冲压制成,其形状及尺寸恰可使其贴置在上盖体10的基部12上。遮蔽体50具有呈平板状的主体部51及自主体部51前端向上延伸的前壁52,前壁52上开设有水平的沟槽520。主体部51邻近前壁52处向上冲压出一对弹片510,在主体部51前、后两端的侧缘处向上凸设有若干个固持片512及提供定位作用的支撑脚54,其中固持片512呈倒“L”形且其上端向外弯折而形成抵靠部513,抵靠部513中心设有通孔514,其恰与上盖体10的第二固持柱152抵靠并可供螺钉17(如图6所示)穿过。邻近弹片510的位置处向上冲压出弹臂56,该弹臂56向上凸伸的长度与收容空间60的高度相近且其上顶端朝向前壁52弯折形成有抵接部560,主体部51邻近弹臂56位置设有沟槽516。
组装时,先将遮蔽体50贴置在上盖体10的基部12上,请配合参阅图2、图3及图6所示,遮蔽体50的前壁52与上盖体10的前壁16相抵靠,上盖体10的挡止片13穿过遮蔽体50的主体部51上对应的沟槽516以定位遮蔽体50,同时,第二固持柱152与遮蔽体50的固持片512配合使其内的螺纹孔与固持片512的通孔514对齐。其后,电路模块40组置在邻近盒体的前端处,其上的电连接器44的金属外壳440与遮蔽体50前端的弹片510搭接形成接地通路,印刷电路板42的凸缘420收容在遮蔽体50的前壁52上开设的沟槽520内,固持片512的抵靠部513上开设的通孔514与印刷电路板42的第二固持孔462对齐并在相应螺钉17穿过后提供接地通路,并通过依次穿过电路板42的第二固持孔462、遮蔽体50的通孔514后锁入上盖体10的第二固持柱152的螺纹孔的若干个螺钉17将电路模块40及遮蔽体50固持在由上、下盖体10、20扣合而形成的收容空间60内。
最后,上盖体10两侧的锁扣片24插入下盖体20上相应的锁扣孔26内,上、下盖体10、20扣合为一体。此时,下盖体20的挡持片22上缘与上盖体10的挡持片22的下缘抵接,由于遮蔽体50的弹臂56向上凸伸的高度与收容空间60高度相近,因此弹臂56延伸绕过电路模块40后其抵接部560恰与贴置在邻近下盖体20的基部12前缘处的铜箔21相接而形成接地通路。此外,上、下盖体10、20的半圆形开口160吻合形成圆形通孔,线缆31的固持部32穿过此通孔。上、下盖体10、20两侧壁14上的沟槽142相配合连通形成收容槽126,所述两侧壁14上邻近前壁16处的凹陷120相对形成与收容槽126相通的容置空间128,线缆组件30的线缆31伸出后可卡持在收容槽126内,前端的线缆连接器34则稳固定位在容置空间128内。
当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于收容空间60内时,其端缘设置的连接器与电路模块40上相应的电连接器44对接,通过电路模块40及与笔记本电脑相连的线缆组件30形成信号传输通路,从而实现彼此间的数据交换。遮蔽体50的邻近前端的弹片510与电连接器44的金属外壳440相抵接而形成接地通路;固持片512的抵靠部513与印刷电路板42上与接地回路相通的第二固持孔462对齐并通过螺钉17连接而形成接地通路;由于遮蔽体50的弹片510及固持片512与电连接器44的遮蔽外壳440及印刷电路板42的接地回路同时相接而提供了多个并联接地通路,从而实现了多点接地,等效于印刷电路板42的接地回路与遮蔽体50之间同时提供了多个传输接地信号的并联电路,可有效降低杂讯干扰,实现快速接地;同时,遮蔽体50的固持片512与电路板42的第二固持孔462是通过螺钉锁固连接,接地性能较传统的抵接方式更为稳定可靠。此外,下盖体20上的铜箔21与遮蔽体50的弹臂56的抵接部560接触而接地,因此,电路模块40的上、下方均屏蔽有具有良好接地性能的遮蔽装置(遮蔽体50与铜箔21),可达成较佳的防电磁干扰(EMI)的效果,进而确保电脑外接存储装置与电脑之间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包括盒体及电路模块,其中盒体由上、下盖体扣合而成,在盒体内形成有用来收容相应电脑外接存储装置的收容空间;电路模块位于上述收容空间一侧,其包括形成有接地回路的印刷电路板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可供上述存储装置端缘的对接连接器配接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盒还包括有遮蔽体,该遮蔽体呈平板状结构,其位于上述存储装置与盒体的一盖体之间,并与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设有向上凸伸并可抵接于所述电路模块的电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上的弹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前端侧缘凸伸而设有固持片,这些固持片弯折形成有抵靠部,在上述抵靠部中央开设有固持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与接地回路相通的固持孔,这些固持孔与上述遮蔽体的抵靠部上开设的固持孔相对齐,且通过贯穿上述两孔的螺钉锁固而紧密贴靠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一盖体上凸伸有内设螺纹孔的固持柱,穿过上述电路模块的固持孔及遮蔽体的固持孔的螺钉锁固收容于该固持柱的螺纹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一盖体上对应电路模块位置贴置有与遮蔽体相对的一层铜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向外凸伸有弹臂,该弹臂弯折形成的抵接部与上述铜箔抵接而形成接地通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前缘向外延伸而设有与盒体的前壁相抵靠的前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的前壁上开设有沟槽,电路模块的印刷电路板向前凸伸有可收容于该沟槽内的凸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侧壁下缘延伸出若干个锁扣片,所述下盖体侧壁上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个锁扣孔以收容上述锁扣片,上述锁扣片与锁扣孔相配合而可将上、下盖体组装于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脑外接存储装置收容盒,其主要用来收容通过线缆与电脑进行数据交换的外接存储装置。该收容盒包括由上、下盖体组成的盒体、电路模块、遮蔽体及线缆组件,上、下盖体扣合在一起时于其内形成可收容外接存储装置的收容空间。电路模块位于收容空间一侧,其包括上设有接地回路的印刷电路板及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并可供上述外接存储装置端缘的对接连接器配接的电连接器。遮蔽体位于上述电路模块与上盖体之间,且其与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相连接。通过上述遮蔽体结构,可有效降低杂讯干扰,进而保证外接存储装置与电脑间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G06F1/00GK2600851SQ02287570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林义胜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