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423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计算机,尤指一种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计算机主机和屏幕之间均会设置有枢钮器,如此,当屏幕在作枢转时,因为枢钮器在屏幕和主机壳体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屏幕才可以停止在某一固定的位置,而不致滑落并造成使用者在观看屏幕时的困难。
现今各工业用计算机之主机壳体和屏幕之间为了能提供适切的摩擦力,均使用各式不同的枢钮器,期能获致预期的功效;这些枢钮器的种类是各有千秋,均能达到预期的效能,但是,这些不同的枢钮器同时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枢钮器增加了整个计算机的成本,同时,亦因为各枢钮器之结构益趋复杂,以致于整组计算机的结构为了配合形形色色的枢钮器,在结构上也变得复杂了起来。由于益趋复杂的趋势,在使用以及维护上亦会为使用者带来不少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能够提供屏幕在枢转时所需要的摩擦力,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包括一螺杆,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由头部而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在延伸部的外侧设有螺纹;一第一定位片,为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一勾部;一第二定位片,为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二勾部;多数片簧片,每一片簧片为一叶片弹簧,且至少有一个簧片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延伸部截面形状的穿孔;一螺帽是对应于该延伸部的螺纹;一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是包括一对应于该延伸部,且是设置在主机壳体一侧的延伸孔以及一对应于该第一勾部的固定孔,以及设在该屏幕壳体上,且是对应于第二勾部的第二固定孔以及一对应于该延伸部的圆孔;该螺杆的延伸部穿过主机壳体的延伸孔、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屏幕壳体上的圆孔、该多数片簧片且与该螺帽旋合,该第一定位片的第一勾部嵌入该主机壳体的固定孔,该第二定位片的第二勾部嵌入该屏幕壳体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两侧设有平滑部,该螺纹是由延伸部的一自由端而设置在平滑部的相对面上。
所述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螺纹的长度大于螺帽的厚度加上多数片簧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可以借助设置在屏幕以及主机壳体间之枢钮器,提供屏幕在作枢转时所需要的摩擦力。其结构简单,在组装上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大量支出;再者,由于是分别地利用到主机壳体和屏幕壳体间的结合装置,所以其间之摩擦力可均匀地分配到第一以及第二定位片上。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的主体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配合着主机壳体以及屏幕壳体之外观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在和主机壳体以及屏幕壳体相互结合时的部份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在和主机壳体以及屏幕壳体结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的屏幕相对于主机壳体呈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的屏幕相对于主机壳体呈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主要是用于主机壳体(10)以及屏幕壳体(20)之间,并提供屏幕壳体(20)在相对于主机壳体(10)作枢转时所需要的摩擦力。如此,当屏幕壳体(20)在相对于主机壳体(10)作枢转而呈现开启或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才可提供一固定屏幕壳体(20)的力量。
图2则显示着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其中,可见及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是具有一螺杆(31)、一第一定位片(33)、一第二定位片(37)、多数片簧片(39)以及一螺帽(310)。
该螺杆(31)是具有一头部(311)以及一由头部(311)而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12)。在延伸部(312)的两侧则设有平滑部(313),同时延伸部(312)的相对面上则是设有螺纹(314)。在平滑部(313)处是没有任何螺纹者,同时,该螺纹亦仅由一自由端而延伸至延伸部(312)的一部份。也就是说,该螺纹(314)并未延伸到该头部(311)的一端该第一定位片(33)是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一勾部(331)。
该第二定位片(37)是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二勾部(371)。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勾部(331)的延伸方向是相反于第二勾部(371)的延伸方向。
该多数片簧片(39)是为一叶片弹簧,且每一个簧片(39)系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延伸部(312)的穿孔(391),且在各个穿孔(391)中至少有一个穿孔(391)的形状是恰好对应于该延伸部(312)的形状,如此,在延伸部(312)穿过上述的穿孔(391)后,该延伸部(312)和该至少一片的簧片(39)之间是没有相对旋转。
该螺帽(310)是对应于该延伸部(312)的螺纹(314),如此,在该延伸部(312)穿过第一定位片(33)、第二定位片(37)以及簧片(39)后,则可和该螺帽(310)而相螺合,并将上述的第一定位片(33)、第二定位片(37)以及簧片(39)结合在一起。
图3中显示着该主机壳体(10)以及该屏幕壳体(20)上是设置有一可和该枢钮器相结合的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是包括一对应于该延伸部(312),且是设置在主机壳体(10)一侧的延伸孔(11)以及一对应于该第一勾部(331)的固定孔(12)。
结合装置尚包括设在该屏幕壳体(20)上的第二固定孔(21)以及一对应于该延伸部(312)的圆孔(22)。
上述的结构于结合时,请参看图4所示,该螺杆(31)的延伸部(312)是直接地穿过在主机壳体(10)上的延伸孔(11),并再穿过第一定位片(33),此时,该第一定位片(33)的第一勾部(331)是直接的嵌入第一固定孔(12)之内,从而固定第一定位片(33)和主机壳体(10)间的相对位置。在此之后,则如图5般的,该延伸部(312)是直接地再穿过第二定位片(37)、在屏幕壳体(20)上的圆孔(22),以及多数片簧片(39),并和螺帽(310)相结合。该第二定位片(37)的第二勾部(371)是直接的嵌入第二固定孔(21)之内,从而固定第二定位片(37)和屏幕壳体(20)间的相对位置。
由图中可知,该螺纹(314)的长度是大于螺帽(310)的厚度加上多数片簧片(39)的厚度,如此,在利用该螺帽(310)来锁合该螺纹(314)时,则可压迫簧片(39)之间的相互结合力量。同时,由于在簧片(39)间具有至少一个对应于该延伸部(312)截面形状的穿孔(391),所以,至少有一片簧片(39)不随着该延伸部(312)而枢转。
图6和图7中显示着当屏幕壳体(20)相对于该主机壳体(10)作枢转时,由于不论是第一固定片(33)或是第二固定片(37)不是固定在主机壳体(10)上就是固定在屏幕壳体(20)上,所以屏幕壳体(20)相对于该主机壳体(10)作枢转时,第一定位片(33)和第二定位片(37)之间会产生相互的摩擦,而可维持计算机屏幕(未显示)于所预定的位置上。
由上述的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当的简单,故而在组装上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大量支出;再者,由于是分别地利用到主机壳体(10)和屏幕壳体(20)间的结合装置,所以其间之摩擦力可均匀地分配到第一以及第二定位片(33,37)上。
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包括一螺杆,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由头部而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在延伸部的外侧设有螺纹;一第一定位片,为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一勾部;一第二定位片,为一圆环,且在圆环的外侧环面上延伸出一第二勾部;多数片簧片,每一片簧片为一叶片弹簧,且至少有一个簧片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延伸部截面形状的穿孔;一螺帽是对应于该延伸部的螺纹;一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是包括一对应于该延伸部,且是设置在主机壳体一侧的延伸孔以及一对应于该第一勾部的固定孔,以及设在该屏幕壳体上,且是对应于第二勾部的第二固定孔以及一对应于该延伸部的圆孔;该螺杆的延伸部穿过主机壳体的延伸孔、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屏幕壳体上的圆孔、该多数片簧片且与该螺帽旋合,该第一定位片的第一勾部嵌入该主机壳体的固定孔,该第二定位片的第二勾部嵌入该屏幕壳体的第二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两侧设有平滑部,该螺纹是由延伸部的一自由端而设置在平滑部的相对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螺纹的长度大于螺帽的厚度加上多数片簧片的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工业用计算机主机枢钮器,包括一螺杆、一第一定位片、一第二定位片、多数片簧片,且至少有一个簧片具有一个对应于该螺杆延伸部截面形状的穿孔;一结合装置,包括一设置在主机壳体一侧的延伸孔以及一固定孔,在该屏幕壳体上设第二固定孔以及一对应于该延伸部的圆孔;该螺杆穿过主机壳体的延伸孔、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屏幕壳体上的圆孔、该多数片簧片且与该螺帽旋合,该第一定位片的第一勾部嵌入该主机壳体的固定孔,该第二定位片的第二勾部嵌入该屏幕壳体的第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枢钮器所产生的摩擦力是直接由第一以及第二定位片之间所产生,而不会对主机壳体或是屏幕壳体产生任何的摩擦。
文档编号G06F1/16GK2625957SQ03257540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绍诚 申请人:李绍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