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存储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28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存储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智能卡的信息存储装置、以及诸如安装有该信息存储装置以便与其执行接触通信的蜂窝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卡已作为电子结算卡、月票、具有充值功能的预付费火车票等投入实际使用。预计智能卡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存在两种智能卡的通信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读取器/写入器的接触通信,其中使读取器/写入器与智能卡的电触点开始接触,以便从/向智能卡读取/写入所记录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非接触通信,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交换信息,而无需与读取器/写入器物理接触。
将在下面描述的专利文档1(JP-A-2002-345037)公开了一种配置,其中,在移动通信设备中安装了能够执行接触通信和非接触通信两者的智能卡,使得通过智能卡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非接触通信执行记录信息的读取/写入,而通过智能卡和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接触通信而执行读取/写入。
例如,假定已在智能卡中记录了有关预付费火车票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当使安装有智能卡的移动通信设备与作为外部设备的检票机接近时,通过非接触通信从检票机将用来读取或重新写入信息数据的指令输入到智能卡。根据此指令来更新记录在智能卡上的余额数据。
当用户操作移动通信设备的键以给出显示余额的指令时,通过接触通信将该指令从移动通信设备输入到智能卡。这样,读出智能卡的余额信息,并将其显示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屏幕上,或将其从移动通信设备的扬声器有声地输出。
然而,在此设备中,使用非接触通信的处理和使用接触通信的处理彼此独立。因而,相关技术的设备不能协作执行这些处理、使得例如在该设备通过检票机时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屏幕等上自动地显示所收取的金额。
这是因为智能卡最开始被配置为对命令给出响应(简单地向查询的查询者给出对该查询的响应),并且,不能自发地从智能卡向移动通信设备发出指示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的终止的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和信息处理设备,其可实现与具有非接触通信和接触通信功能两者的信息存储装置的非接触通信处理合作进行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以及用于根据从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中,提供了用于存储要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的信息存储部件、以及用于根据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的信息公开部件,控制部件将指示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的结果的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并且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并在已存储了此公开信息时公开该公开信息。
因此,通过第二通信部件与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可基于公开信息,注意到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处理结果,以便与该处理协作进行另一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包括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件、以及用于根据从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来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中,提供了用于存储要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的信息存储部件、以及用于根据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的信息公开部件,控制部件响应于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的终止而生成公开信息,并将该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并且,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并在已存储了此公开信息时公开该公开信息。
因此,与信息存储装置进行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可基于已生成公开信息的事实,注意到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处理的终止,以便与非接触通信处理协作进行另一处理。
此外,控制部件被设计为进行控制,使得在公开信息中包含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的结果的可公开信息。
因此,与信息存储装置进行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可将此公开信息显示在屏幕等上,以便向用户通知该公开信息。
此外,控制部件被设计为预先与应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对其公开所述公开信息的设备交换加密密钥,利用该加密密钥将公开信息加密,并将加密的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
因此,可以仅向已交换了该密钥的终端应用(application)公开该公开信息。
此外,信息公开部件被设计为在不进行任何验证处理的情况下,对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给出响应。
因此,当信息存储装置正在使用非接触通信进行处理时,使用接触通信的任何查询对非接触通信中的任何内部处理没有影响。
此外,根据本发明,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而与包括第一通信部件和前述第二通信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监控指示第一处理结果的公开信息,由信息存储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前述第一处理。该信息处理设备被设计为在公开信息监控部件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公开信息时进行第二处理。
因此,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自动地与信息存储装置的第一处理协作进行第二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而与包括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以及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前述第二通信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监控公开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第一处理的信息存储装置一终止前述第一处理,就生成所述公开信息。该信息处理设备被设计为在公开信息监控部件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公开信息时,与第一处理协作进行第二处理。
因此,此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自动地与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处理协作进行第二处理。
此外,公开信息监控部件被设计为出于监控公开信息的目的而对正在执行第一处理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轮询(polling)。
因此,可监控公开信息生成时间,即信息存储装置的非接触通信处理终止时间。
此外,作为第二处理,此信息处理设备显示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的公开信息。
因此,可将包含在公开信息中包含的收费金额、消息等显示在信息处理设备的屏幕等上。
此外,此信息处理设备被设计为预先与信息存储装置交换加密密钥,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加密的公开信息,并利用加密密钥将公开信息解密。
因此,只有已交换了密钥的终端应用才可获得公开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存储装置中,控制部件在非接触通信处理终止时间生成公开信息,并且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执行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查询而公开该公开信息。因而,可向此信息处理设备通知非接触通信处理的终止。
此外,当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时,该信息处理设备可注意到此信息存储装置的非接触通信处理的终止,并且自动地与非接触通信处理协作进行另一处理。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和卡的配置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卡和服务终端之间的三方通信的图;图3(a)、3(b)和3(c)分别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卡的信息存储部分的布局的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三方通信的流程图;图5(a)、5(b)、5(c)和5(d)分别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完成消息的格式的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三方通信的流程图;以及图7(a)和7(b)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完成消息的格式的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0用户终端;11终端运算(operating)部分;12卡监控部分;13终端命令通信部分;30卡;31信息公开部分;32卡命令通信部分;33卡运算部分;34信息存储部分;35第二卡命令通信部分;36积存部分;50服务终端;311信息存储部分;331信息存储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将在于诸如蜂窝电话的用户终端中安装和使用具有接触通信和非接触通信功能两者的智能卡(下文中简称为“卡”)的情况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此卡30与用户终端10进行接触通信,并与诸如检票机的服务终端50进行遵循ISO/IEC 1443等的非接触通信。
例如,在卡30和服务终端50之间通过非接触通信执行检票时的支付处理。当此处理终止时,卡30生成包括收费金额等的信息的处理完成消息。为了确认卡30中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的终止,用户终端10通过接触通信对卡30进行轮询,以便检查是否已生成处理完成消息。当卡30已生成处理完成消息时,用户终端10获取该消息,并进行将该消息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显示屏等上的处理。
在此,在用户终端10、卡30和服务终端50之间如此协作执行的非接触通信和接触通信将被称为“三方通信”。
在三方通信中,当用户终端10通过接触通信而向正通过非接触通信执行处理的卡30做出对处理的请求时,存在处理执行顺序被破坏、或出现意想不到的信息泄漏等的可能性。
例如,当来自用户终端10的处理请求命令在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检票处理中间到达卡30时,将出现这样的情形,即检票处理暂停,尽管已对卡30收费,但未将检票结果记录在卡30中,或者,允许用户终端10获得对仅由检票机权限读取/写入的数据的访问权。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在根据此实施例的三方通信中,用户终端10在不改变卡30的内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接触通信而对正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处理的卡30进行轮询,以便检查卡30中的处理完成消息的生成。当已结束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的卡30已经生成处理完成消息时,用户终端10获取该信息并显示该信息。
为了执行这样的三方通信,如图1所示,卡30包括卡运算部分33、信息公开部分31、以及卡命令通信部分32。卡运算部分33执行该卡中的处理。信息公开部分31存储用于从该卡的外部确认卡30的状态的信息(处理完成消息)。卡命令通信部分32从用户终端10接收命令,并根据该命令而向用户终端10发送由卡运算部分33执行的处理的结果。卡30还包括第二卡命令通信部分,用于将运算结果或卡运算部分33的命令传送到服务终端,从服务终端接收命令或处理结果,以及将命令或处理结果传送到卡运算部分33,以便提示卡运算部分33执行处理。另外,卡30包括积存部分36,用于积存处理结果的数据。
另一方面,用户终端10包括终端运算部分11、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以及卡监控部分12。终端运算部分11执行用户终端10中的处理。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根据终端运算部分11的指令而将命令传送到卡30,并向终端运算部分11发送从卡30接收的处理结果。卡监控部分12监控卡30的信息公开部分31,并向终端运算部分11通知监控结果。
用户终端10的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将由终端运算部分11发出的命令传送到卡30的卡命令通信部分32。此命令是这样的命令,该命令按照与由执行接触通信的传统终端发送到卡的命令相同的方式,向卡30给出开始非接触通信的指令,或者向卡30给出读取或重新写入在卡30的积存部分中积存的数据的指令。也就是说,该命令是对卡30的内部处理具有影响的命令。
卡命令通信部分32接收此命令,并将此命令传送到卡运算部分33。卡运算部分33执行该命令所请求的处理。
当卡运算部分33利用非接触通信、通过第二卡命令通信部分而从服务终端接收命令时,卡运算部分33根据该命令对积存部分的数据执行读取、重新写入等,以便执行该命令所请求的处理。当卡运算部分33在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此处理的中间从用户终端10接收到命令时,卡运算部分33根据预定的保护过程拒绝用户终端10的请求。
当已通过非接触通信执行了处理的卡运算部分33通过第二卡命令通信部分从服务终端接收到指示处理终止的命令、并确认该终止时,卡运算部分33生成包括收费金额等的信息的处理完成消息,并将该处理完成消息传送到信息公开部分31。
如图3(a)所示,信息公开部分31具有作为内部存储器的信息存储部分311。将从卡运算部分33传送的处理完成消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311中。可以仅通过卡运算部分33来更新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311中的信息。允许信息公开部分31查阅信息存储部分311中的信息,但不允许其更新信息存储部分311中的信息。
信息公开部分31在不验证的情况下接受来自用户终端10的卡监控部分12的访问,查阅信息存储部分311中的信息,并向卡监控部分12通知该信息。可以通过允许在不验证的情况下访问的卡上的寄存器或文件,来实现信息公开部分31。以此方式,信息公开部分31不会向获得对其访问权的卡监控部分12做出对诸如验证处理的处理的请求。因此,即使在卡30的非接触通信中间执行访问,此访问对卡30的内部处理也不具有影响。
卡监控部分12进行轮询,以重复地监控信息公开部分31中的处理完成消息的存储。当存储了处理完成消息时,卡监控部分12从信息公开部分31接收处理完成消息,并将其传送到终端运算部分11。终端运算部分11进行将此信息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等上的处理。因此,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等上产生指示“检票处理已终止。收费金额为200日元”的显示。
卡30的卡运算部分33根据预定规则(即,用于定义卡运算的卡应用)而生成处理完成消息的内容。
图4示出了此三方通信的处理流程。
通过作为触发器的用户的输入操作,用户终端10的终端运算部分11将命令从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传送到卡30,并向卡30给出开始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的指令(1)。在卡运算部分33初始化了信息公开部分31中的信息(2)之后,卡运算部分33将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发送到用户终端10(3),并开始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4)。
通过卡监控部分12,用户终端10启动轮询,以检查卡30的信息公开部分31(5)。在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继续进行的同时,信息公开部分31保持被初始化,并且,用户终端10从信息公开部分31接收指示信息公开部分31正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处理的信息(6)。用户终端10重复地监控信息公开部分31(5′)(6′)。
另一方面,在继续进行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的同时,卡30的卡运算部分33根据来自服务终端50的命令对积存部分中的数据进行读取、重新写入等,以便执行该命令所请求的处理。当卡运算部分33断定已终止了一系列处理时,卡运算部分33生成处理完成消息,并将其存储在信息公开部分31中(7)。
当用户终端10随后检查信息公开部分31(8)时,将记录在信息公开部分31中的处理完成消息连同其附带的完成标志一起传送到用户终端10(9)。此处理完成消息被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等上。
图5示出了从卡30的卡运算部分33传送到信息公开部分31的处理完成消息的每个格式。还以此格式将处理完成消息传送到用户终端10。如图5(a)所示,可直接传送处理完成消息的信息内容,或者,如图5(b)所示,可在将已通过非接触通信而执行了处理的卡应用的ID附加到处理完成消息上之后传送处理完成消息。当用户终端10向卡30给出开始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的指令(图4的(1))时,用户终端10可向卡30通知给出该指令的终端应用的ID,并且,如图5(c)或5(d)所示,卡运算部分33可将终端应用ID附加到处理完成消息上。当如此将终端应用ID附加到处理完成消息时,即使在多个应用正在用户终端10上操作的情况下,也可将处理完成消息正确地发送到已向卡30给出开始非接触通信的指令的终端应用。
顺便提及,尽管已经作为示例而在附加应用ID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可将用于激活终端应用的参数(argument)以所述参数与前述应用ID相关联的格式一起传送到信息公开部分31。
另外,可根据处理完成消息的信息内容的类别来选择要激活的终端应用。具体地说,已接收到处理完成消息的处理结果的终端一侧的终端运算部分11分析处理结果的数据,以便确定该消息属于哪个类别,例如,属于图像数据还是文本数据。随后,终端运算部分11基于所确定的类别而选择要激活的终端应用。以此方式,可根据处理完成消息的类别来选择要激活的终端应用。
如图3(b)所示,可将由卡运算部分33生成的处理完成消息存储在作为在卡运算部分33和信息公开部分31之间共享的存储器的信息存储部分34中。在此情况下,允许卡运算部分33更新和查阅(或仅更新)信息存储部分34中的信息,而仅允许信息公开部分31查阅信息存储部分34中的信息。可替换地,可将处理完成消息存储在作为卡运算部分33的内部存储器的信息存储部分331中,并且,仅允许信息公开部分31查阅信息存储部分331中的信息,如图3(c)所示。
尽管到此为止已作为示例而在将使用非接触通信的检票处理的结果显示在用户终端10上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在用户终端10、与其附接的卡30、以及充当服务终端50的销售点(POS)终端之间进行三方通信。也就是说,通过卡30和POS终端之间的非接触通信来执行用于向卡30中积存的值收取购买金额的结算处理。当终止结算处理时,可将从POS终端传送的结算结果或广告信息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上。
此外,在接收到处理完成消息时,用户终端10可将命令传送到终止了非接触通信的卡30,以便进行除显示之外的另一处理。
以此方式,在根据该实施例的三方通信中,可以协作进行在具有非接触通信和接触通信功能两者的卡中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和通过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将针对三方通信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所述三方通信中,只有已向卡给出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指令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应用才能注意到卡的处理完成消息。
在三方通信中,要向卡给出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指令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应用进行与卡交换公共加密密钥的过程,并且,卡利用此加密密钥来将处理完成消息加密。因而,不具有公共加密密钥的任何其它终端应用不能将处理完成消息解密。
图6示出了此三方通信的处理流程。顺便提及,用户终端、卡、以及服务终端之间的配置和关系与图1中的配置和关系相同。
用户终端10的终端运算部分11根据正在执行的终端应用的规则、通过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将命令传送到卡30,以便与卡30执行授权和密钥交换处理(1)。在此处理中,用户终端10的终端运算部分11和卡30的卡运算部分33共享作为临时加密密钥的会话密钥,并且卡运算部分33获取终端应用的ID。用户终端10的终端运算部分11根据正在执行的终端应用的规则而将命令从终端命令通信部分13传送到卡30,以便向卡30给出开始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的指令(2)。在卡运算部分33初始化了信息公开部分31中的信息(3)之后,卡运算部分33将肯定应答发送到用户终端10(4),并开始与服务终端50的非接触通信(5)。
用户终端10通过卡监控部分12启动轮询,以检查卡30的信息公开部分31(6)。在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继续进行的同时,用户终端10接收指示卡30正在进行处理的信息(7)。用户终端10重复地监控信息公开部分31(6′)(7′)。
另一方面,卡30的卡运算部分33通过第二卡命令通信部分35来与服务终端50执行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的处理。当卡运算部分33基于通过第二卡命令传输部分35从服务终端50接收的命令而断定已终止了一系列处理时,卡运算部分33生成处理完成消息,利用会话密钥将其加密(8),并将其存储在信息公开部分31中(9)。
当用户终端10随后检查信息公开部分31(10)时,将记录在信息公开部分31中的加密的处理完成消息连同其附带的完成标志一起传送到用户终端10(11)。
例如,如图7(a)所示,在处理完成消息中,只有指示处理结果的信息被加密,并且向其附加明文终端应用ID。在此情况下,将处理完成消息发送到由该ID指明的终端应用,将其解密并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等上。
可替换地,如图7(b)所示,可以将处理完成消息中的处理结果和终端应用ID整体加密。在此情况下,将处理完成消息发送到正由终端运算部分11执行的每个终端应用。只有持有会话密钥的终端应用才可以成功地将包括其自己的终端应用ID的消息解密,并将该消息显示在用户终端10的屏幕等上。
以此方式,在根据此实施例的三方通信中,对于每个终端应用执行与卡的授权和密钥交换。因而,即使在多个终端应用正在用户终端上运行时,也可以仅向终端应用中特定的一个发送有意义的信息。
尽管在上面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并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
本发明基于2003年7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第2003-278344号),其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合并于此。
工业应用性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存储装置可应用于智能卡、各种安全装置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各种信息处理终端,例如蜂窝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DA(个人数字助理)、包括通信功能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其每一个都安装有此信息存储装置。这些终端可被设计为自动地与信息存储装置的非接触通信处理协作执行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以及用于根据从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该信息存储装置包括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要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以及信息公开部件,用于根据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来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其中,控制部件将指示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的结果的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并且其中,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并在已存储了所述公开信息时公开该公开信息。
2.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用于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件、以及用于根据从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而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该信息存储装置包括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要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以及信息公开部件,用于根据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其中,在已终止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时,控制部件生成公开信息,并将该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并且其中,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并在已存储了所述公开信息时公开该公开信息。
3.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用于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件、以及用于根据从第一通信部件和第二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而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该信息存储装置包括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要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以及信息公开部件,用于根据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其中,在已终止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时,控制部件生成公开信息,并将该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并且其中,信息公开部件响应于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并在已存储了所述公开信息时公开该公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存储装置,其中,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使得在公开信息中包含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的处理的结果的可公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存储装置,其中,控制部件预先与应通过第二通信部件对其公开所述公开信息的设备交换加密密钥,利用该加密密钥将所述公开信息加密,并将加密的公开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存储装置,其中,信息公开部件在不进行任何验证处理的情况下,对来自第二通信部件的查询给出响应。
7.一种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而与包括第一通信部件和该第二通信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监控指示第一处理结果的公开信息,由信息存储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件来进行所述第一处理,其中,在公开信息监控部件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了公开信息时,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第二处理。
8.一种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而与包括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以及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监控公开信息,在终止第一处理时由信息存储装置生成所述公开信息,由信息存储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所述第一处理,其中,在公开信息监控部件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了公开信息时,信息处理设备与第一处理协作进行第二处理。
9.一种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而与包括以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件、以及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件的信息存储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公开信息监控部件,用于通过第二通信部件监控公开信息,在终止第一处理时由信息存储装置生成所述公开信息,由信息存储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件进行所述第一处理,其中,在公开信息监控部件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了公开信息时,信息处理设备与第一处理协作进行第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公开信息监控部件对正在执行第一处理的信息存储装置重复地进行轮询,以便监控公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作为第二处理,信息处理设备显示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的公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信息处理设备预先与信息存储装置交换加密密钥,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加密的公开信息,并利用加密密钥将加密的公开信息解密。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作为第二处理,信息处理设备激活从标识符指明的终端功能,其中在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的公开信息中明确地指定所述标识符。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作为第二处理,信息处理设备识别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取的公开信息的类别,并激活与该信息相符的终端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公开信息中包含将用于激活终端功能的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公开信息中包含将用于激活终端功能的参数。
全文摘要
一种卡和用户终端,其允许在向其提供了卡的用户终端中执行与基于非接触卡通信的处理相关的处理。卡(30)具有非接触通信部件、接触通信部件、以及用于基于从这些非接触和接触通信部件接收的命令而进行处理的控制部件(33)。另外,卡(30)包括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通过接触通信部件公开的公开信息;以及信息公开部件(31),用于响应于来自用户终端(10)的卡监控部分(12)的查询而查阅信息存储部件。在完成了基于与服务终端(50)的基于非接触通信的处理时,控制部件(33)产生公开信息,并将其存储到信息存储部件中。当从用户终端(10)的卡监控部分(12)接收到查询时,信息公开部件(31)查阅信息存储部件,以便如果在其中存储了公开信息则公开该公开信息。用户终端(10)可根据该公开信息检测卡(30)的非接触通信处理的完成,并执行与那些非接触通信处理相关联的处理。
文档编号G06F12/14GK1809835SQ200480017478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中西良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